<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下闲谈惊现状,经典门前冷意长。课下与孩子们交流,本想和他们分享《水浒传》里英雄好汉的豪情壮志,《西游记》的奇幻冒险还有里面蕴藏的玄机,唐僧为什么去西天取经,死战不退谁能与张飞大战100个回合?三国中,只有4个人能做到!他们是谁,秦孝公的变法智慧是什么,长坂坡之战赵云怎能以一敌百扭转乾坤,孔子的遗憾是什么,大秦怎么崩盘的等等,孩子们却大多一脸茫然,兴趣寥寥。这让我内心满是忧虑,曾经滋养无数人心灵的经典名著,为何在当下孩子这里遇了冷?看着孩子们对经典名著兴致缺缺的模样,我的内心满是忧虑与不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信息狂潮速食享,经典深味难寻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却又稍纵即逝的虚拟世界。短视频里几十秒的搞笑段子、游戏中刺激的即时反馈,让他们习惯了快速获取乐趣和满足感。而经典名著,就像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回味的香茗,其深刻的内涵、细腻的情感,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沉浸其中,方能领略其中的美妙。可孩子们早已被速食文化“宠坏”,面对经典名著,他们觉得太过“沉重”和“漫长”,远不如刷几个短视频来得轻松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时他们被各种作业、辅导班填得满满当当。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繁星点点,他们不是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就是在前往辅导班的路上奔波。课余时间本就所剩无几,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他们看来,经典名著似乎与提高成绩没有直接关联,是“无用之书”,自然就不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去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引导缺失家校间,经典魅力难展现。家庭和学校在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部分家长自身就缺乏阅读经典的习惯,回到家不是沉迷于手机,就是忙于各种琐事,很少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学校里,虽然有语文课程涉及经典名著,但多是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孩子们没有从家庭和学校中感受到经典名著的魅力,也就难以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静心共读传薪火,经典润心照前路。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不能只感叹孩子不愿读经典,更要主动搭建桥梁。可以从短篇经典入手,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聊;也可以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找到经典与现实的连接点。当孩子们在经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自然会愿意静下心来。让经典不再是书架上的摆设,而是融入生活的养分,这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更是为了给孩子的心灵找一处可以停靠的港湾,让他们在浮躁的世界里,拥有一份从容与坚定。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经典名著定能在孩子们心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滋养他们茁壮成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