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是古人排出的最好的四种香:沉香、檀香、龙脑香/龙涎香、麝香。<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最早接触的是龙脑香,是通过龙脑精油而认识的,所以我就一直认为是“龙脑香”,直到前不久听到有人说指的是“龙涎香”,</span>那么这其中这个“龙”到底是“龙脑香”还是“龙涎香”呢?</p> <p class="ql-block">一、概念</p><p class="ql-block">(1)龙脑香,又名:天然冰片、冰片、瑞脑、苍龙脑等。是龙脑香科、龙脑香属的树木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白色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p><p class="ql-block">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可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心绞痛等 。</p><p class="ql-block">其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曰∶苦、辛,温,无毒。元素曰∶热。阳中之阳。”</p><p class="ql-block">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唐本》)。内外障眼,镇心秘精,治 三虫五痔(李 )。散心盛有热(好古)。入骨,治骨痛(李杲)。治大肠脱(元素)。疗喉痹 脑痛,鼻息"等。</p><p class="ql-block">龙脑名冰片,闻着也是清凉的,其性却是温热的。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所以端午的时候制香囊,很多方子都会用到龙脑,价值很高。</p> <p class="ql-block">龙脑香</p> <p class="ql-block">2、龙涎香,是一种外貌阴灰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是由鲸消化系统的肠梗阻所产生的。这是由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等的喙骨,从而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吐出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的环境演变后而形成的,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可用于制造香水,也可入药。《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着龙涎香有“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等功效,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也是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名贵的中药,极为难得。</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其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p><p class="ql-block">在西方龙涎香又称“琥珀香”、“灰琥珀”等,虽然现在它已经大部分为化学合成物取代,但历史上龙涎香主要用来当做香水的定香剂,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龙涎香</p> <p class="ql-block">龙涎香颜色与价值差异</p><p class="ql-block">白色:最高等级,需海水浸泡氧化数十年至百年,杂质极少,香气浓郁甜润,价格达每克数千至数万元。</p><p class="ql-block">灰色(浅灰最优):由黑色杂质逐渐氧化褪去形成,芳香略逊于白色,价格次之。</p><p class="ql-block">黄色:氧化时间较短,香气较淡,价格最低。</p><p class="ql-block">最不值钱颜色:黑色或深灰色,刚排出时腥味重、杂质多,需二次加工。</p> <p class="ql-block">二、相关史料</p><p class="ql-block">香文化起源于3000-5000年前,善于隋唐,盛于两宋,明清达到巅峰。</p><p class="ql-block">关于龙脑香,在唐代就有大量记载,也是外交赠礼交流的重要礼品,《酉阳杂俎》、《新唐书》、《册府元龟》中均有与龙脑相关的描述。如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就记载道:“天宝末,交趾贡龙脑,如蝉、蚕形。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有方,禁中呼为瑞龙脑。上唯赐贵妃十枚,香气彻十余步。”</p><p class="ql-block">而龙涎香则只是到了明代后,关于其的记载才逐渐增多的,如前文所述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三、用香习惯</p><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是龙脑香符合中国人的用香习惯,不论是佛教还是文人雅士都有用龙脑香的习惯。而龙涎香则更得阿拉伯等地区的人喜欢。</p><p class="ql-block">李清照有词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其中的“瑞脑”指的就是龙脑香。</p> <p class="ql-block">四、结论</p><p class="ql-block">综上可知,龙脑是植物香材,龙涎是动物分泌物。</p><p class="ql-block">加之龙涎香只是作为增香和定香剂使用,而龙脑香本身香气就非常突出,根据史料记载和中国人的用香习惯,故四大名香中的“龙”应该是“龙脑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