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觉醒:河南省老干部大学心理剧演绎退休生活新图景</p><p class="ql-block"> “当你领到退休证的那一刻,是不是也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舞台上,扮演退休丈夫的学员一声叹息,瞬间牵动了台下观众的心。日前,河南省老干部大学体验心理学2401班的课堂里暖意融融,由学员自编自导自演、徐慧玲老师精心指导的心理剧《夕阳下的觉醒》温情上演,为这段充满探索的心理学学习之旅,画上了圆满又生动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抽象的心理学知识“活”起来,徐慧玲老师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领学员们开启了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尝试。从围绕“退休心理适应”确定主题,到结合自身经历打磨剧本细节;从根据性格特点分配角色,到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抠台词、练表情,学员们全情投入,把退休生活里的真实困惑——那些藏在“没事干”背后的孤独、“没价值”里的失落,还有不经意间撒向老伴的小脾气,原汁原味地搬上了小小的“课堂舞台”。</p><p class="ql-block"> 随着剧情推进,舞台上的退休夫妻从最初的互相埋怨,到运用课堂上学的“情绪觉察”“积极倾听”技巧尝试沟通,把退休夫妻从情绪困境中破局的过程演绎得真切动人。</p><p class="ql-block"> 台下的学员们看得入神,每当看到剧中熟悉的场景——比如丈夫因妻子反复唠叨而不耐烦,妻子因丈夫拒绝出门而失落,大家都忍不住频频点头,仿佛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当剧情走向和解,掌声与喝彩声一次次在课堂里响起,温暖的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这场心理剧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活课”。学员们用自己的演绎检验了学习成果,更在创作与表演中学会了理解自己、包容他人。大家纷纷表示,原本觉得有些深奥的心理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变得亲切又好懂,“看着剧里的人解开疙瘩,我也跟着明白了怎么处理自己的小情绪”。而《夕阳下的觉醒》这个名字,也成了大家对退休生活的新期待——夕阳虽晚,依然能在自我觉察与彼此陪伴中,唤醒生活的新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