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谈话传统,童心悟中元——大二班中元节主题活动纪实

沙圪堵第三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晨谈活动,与往日不同,今天的话题围绕着即将到来的中元节展开,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小小探索就此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你们听说过中元节吗?"老师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p><p class="ql-block">"我知道!是鬼节!" 我奶奶说要烧纸钱。 "晚上不能出门......"</p><p class="ql-block">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对中元节的零星了解。在自主、宽松的谈话氛围中,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老师们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不同的认知和经验。</p> <p class="ql-block">自主记录: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 讨论结束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拿起画笔在纸上记录下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孩子用自己独创的符号和图示记录讨论的要点。这个过程完全是孩子们自主进行的,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p> <p class="ql-block">过渡环节:探本溯源知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过渡环节,老师通过视频,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了中元节的来历和意义。从目连救母的传说,到盂兰盆节的由来;从祭祖思亲的文化内涵,到放河灯、烧纸钱等习俗的象征意义,老师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聆听中初步了解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童心表征:</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中元节的来历后,孩子们拿起画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中元节的理解。有的画出了家人团聚祭祖的场景,有的画出了放河灯的景象,还有的画出了听来的目连救母故事。每一幅表征作品都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童真童趣。</p> <p class="ql-block">倾听心声:读懂童真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作品完成后,老师们及时与每个孩子进行了一对一倾听,认真记录下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讲解和创作思路。这个过程不仅让老师更好地理解了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和重视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老师,我画的是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爷爷,爷爷说河灯能照亮祖先回家的路。然然指着自己的画认真地说道。</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示:</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将孩子们的表征作品精心布置在楼道展示墙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孩子们随时都可以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作品,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中,教师抓住教育契机,在自主游戏理念的引领下,教师从晨谈入手,遵循幼儿兴趣,通过讨论、介绍、表征、倾听、展示等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了中元节的文化内涵。既尊重了幼儿的自主性,又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渗透,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p> <p class="ql-block">供稿:周敏</p><p class="ql-block">初审:苏敏</p><p class="ql-block">复审:王彩陆</p><p class="ql-block">终审: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