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金真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师范大学“岳麓山抗战文化园”内,七十三军墓与七十七师墓静默伫立,其后方左侧,一方特殊的石坡巍然矗立——它倾斜约七十度,面积近四百平方米,这便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赫石坡”。石坡岩壁之上,三个苍劲有力的“赫石坡”大字以摩崖石刻的形式镌刻其上,如同时光的印记,默默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岁月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赫石坡</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角度下的赫石坡</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4日,距我年少时在此嬉戏已逾七十载,我独自重访这片故地。那时我住在不远处的二里半,每逢假日,总与三五伙伴奔向赫石坡,追逐打闹,山风中仿佛都裹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如今再临,物是人非,唯有石坡依旧,仿佛在静静等待,等待我将那段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湖南师范大学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再寻赫石坡,脚下早已不是当年崎岖的小径,取而代之的是百余级规整的麻石台阶。只是年岁不饶人,未登半程便觉气喘吁吁,只得在台阶上歇脚饮水。望着眼前层层叠叠的石阶,恍惚间仿佛看见儿时的我们,蹦跳着跑上跑下,笑声回荡在山间。而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也随着记忆的闸门打开缓缓浮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赫石坡人迹罕至,唯有我们这群“小屁股”会为了捡拾尖粟子特意跑来。尖粟子属板栗类坚果,拇指般大小,上尖下圆,果肉清甜,成熟后便会自然掉落。 1956年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如往常来到这里,蹲在地上拨开落叶寻找果实。每捡到一颗,便如获至宝般揣进兜里,孩童的喜悦在指尖流转。</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的尖栗子</p> <p class="ql-block">翻寻尖栗子</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专注搜寻时,一位姓王的小伙伴跳进抗战时期遗留的战壕里,刚拨开厚厚的落叶,却猛地尖叫一声跳了出来,声音中满是惊恐:“有一个人!”我们顿时愣住,心跳仿佛漏了一拍。那一刻,谁也没想到,我们竟无意中揭开了一桩惊天命案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在岳麓山遗存的战壕</p> <p class="ql-block">  次日晚,湖南大学放映露天电影前,银幕上赫然出现一具女尸的照片,随后响起协查通报:“在岳麓山赫石坡上方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年龄约三十岁,背部中枪身亡……恳请知情者速到公安局报案。”这段通报连续播放数日,市内各大旅馆、饭店、车站、码头也都贴满协查通告,一时间,此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赫石坡本就偏僻,现场仅找到一枚手枪子弹壳,案件起初毫无进展。直到五日后,事情才出现转机——一位饭店老板主动前往公安局报案,称几天前,曾有一对男女来店用餐,男子穿军装,女子容貌与照片中死者极为相似。两人在店内呆了两小时有余,不时争执,女子还落泪不止,这一幕令老板印象深刻。更关键的是,他听出两人操宁乡口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安人员立刻赶赴宁乡展开调查,经过连日排查,案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死者是宁乡某单位的会计,与那名军人本为夫妻,结婚数年。后来,军人与一名女学生产生感情,提出离婚遭拒,竟心生歹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案发当日,他以散心为由带妻子来到岳麓山,女人亳无防备,却不料人面兽心的丈夫趁其不备,竟然从背后开枪行凶。並将女人推入旧战壕,以树叶盖满尸体。</p><p class="ql-block"> 他以为这荒山野岭无人问津,罪行将永远掩盖。却未料,一群孩子的偶然发现,与饭店老板的关键证词,最终让真相浮出水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话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道:“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如今,我坐在麻石台阶上,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仍历历在目。而那桩尘封旧案的成功侦破,也更让人懂得:任何妄图掩盖的罪恶,终将被正义寻踪,无处遁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