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士胡凯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在班上的成绩却非常一般。插科打诨他是个角儿,评起“三好学生”、“优秀队员”来却从来没有他的份。一句话,在三(1)班里,胡凯是个不起眼的人物。但是,去年的一堂观摩课,小博士一下子就出了名。<br> 去年这个时候,全省教改观摩活动在本市隆重举行。教三(1)班语文的杨老师是近几年在教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女教师。这天,杨老师带着全班学生来到市电教馆礼堂作首场汇报课。<br> 嗬!礼堂内那气势真够宏大的了:台上台下坐着上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在前排就坐的还有教育界权威人士,他们每人的桌前除插放着两瓶矿泉水外,还醒目地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专家的大名。舞台就是今天的教室,没想到这教室比学校的教室还要大,同桌两个人还可以共用一个麦克风呢!坐在这上课,上千双眼睛盯着,还有摄像机、照相机镜头那蓝莹莹的眼光,三(1)班的同学的确有些紧张了。尽管平时大家经历过一些场面,但那最多不过两三百人,而且是在自己学校里。<br> 胡凯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为了让台下听众看得清楚,课桌是斜放着的,所以他的位置很突出。这要在自己教室里,最后的座位是最不起眼的。不知道是安排座位的人疏忽了还故意的,原本坐冷板凳的胡凯今天倒成了聚焦点。<br> 出发前,年老体胖的教导主任和年轻漂亮的杨老师在班上一再鼓励同学们要像平时一样沉着冷静、积极发言,教导主任却特别要求胡凯不要像平时一样,因为他听课爱插嘴,好提怪问题。“今天的课牵涉到市里在全省的印象,同学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杨老师!”教导主任这样跟大家说,眼睛却紧紧地盯着胡凯。<br> 开始上课了。杨老师讲的是寓言《南辕北辙》。其实,这堂课早已经在班里预演了好几次了。杨老师讲得很好,也很流畅,同学们也配合得很默契,渐渐地,那种紧张感不见了。<br>“这个人能到达楚国吗?”快下课的时候,杨老师这样和蔼可亲地问大家。内行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做总结了。<br>同学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那情景同预演时一模一样,标准的举手姿势,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神。只不过,预演时没有举手的胡凯这时也跟着举起了小手,眼睛盯着杨老师,眼睛里同样也放射着光彩,那是他在祈求老师点他。可是杨老师按照预演的程序点了班里成绩最好的赵敏莉。<br> “这个人根本无法到达楚国!因为他的方向相反,马跑得越快,离目的地只能越来越远!”赵敏莉响亮地回答完后再毕恭毕敬地坐回了座位。答案没错,参考资料上也是这么说的。<br> “同学们一起说,对不对呀?”<br> “对——!”几十个人拖长声音一齐喊道。<br> “嘭!”胡凯又一次举起手来,而且夸张地用手肘将课桌碰得很响。<br> “胡凯同学,你还有不同意见吗?”杨老师仍然是那么和蔼可亲。按照原来的设计,一切程序已经走完,只差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几句总结,这堂课也算完美地结束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杨老师是一时高兴呢还是看看还有一些时间,有点意外地叫了胡凯,让他在这个时候发言。<br> 胡凯也毕恭毕敬地站起来。所有的眼光都射向了他。原来一直坐在幕后的教导主任突然站起身,一手撩开幕布,露出半边胖脸,十分焦虑地看着胡凯。<br> “能!”胡凯说得很轻,但通过麦克风,全场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br> “嘢——!”同学们个个都回过头来,冲胡凯做鬼脸,台下的听众也一个个拉长了脖子。胡凯觉得后台的幕布狠狠地抖动了一下,教导主任的胖脸不见了。<br> “一定能!”胡凯提高了声音,口气也变得十分坚定,“只要他马不停蹄地往前赶,这个人一定能够到达楚国!因为,因为地球是圆的!”<br> 台上台下一片哗然。杨老师的脸红了,但红得比原来更好看了。好在她有经验,很快就镇定下来。杨老师先是肯定胡凯这种求异的精神,并肯定了胡凯的答案,然后从时间和路程方面又否定了这种走法。<br> 返回学校后,胡凯被叫进了杨老师的办公室。胡凯低着头,还没等杨老师开口就道起谦来了:“对不起,杨老师,我一时高兴就忘了你们的嘱咐。”<br> 杨老师摸摸胡凯的头,说:“不!胡凯同学,谢谢你啦!知道吗?正是你的回答使这堂课添加了色彩!”杨老师还特意在班里表扬了胡凯。<br> 从此,“小博士”这个名字在班里叫得更响了。 可就在“小博士”扬名不久,班长赵敏莉向班主任杨老师报告:胡凯今天旷课了!正在批改作业的杨老师只当是胡凯生病了或是有急事来不及请假,相信他明天定会补假的,这事也就没放在心上。<br> 第二天上午课的时候,杨老师的眼光扫视到胡凯的座位,脸上出现了一脸的疑问:病情很重?出远门了?……<br> 下午,胡凯还是缺席。<br> 杨老师打电话问胡凯的家长:“胡凯近两天在家的情况怎样?”接电话的是胡凯的爸爸。胡凯他爸反映,胡凯这两天一切正常,按时上学。只是回家较晚,背着个沉甸甸的书包,书包和鞋上尽是黄泥。他爸说,胡凯妈出差了,加之自己工作很忙顾不上管他,请老师严加教育。<br> 逃学?杨老师心头闪出这两个字,觉得胡凯缺课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至于后来胡凯爸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杨老师根本没听清楚了,只是礼貌性的“哦哦”两句便放了电话。干什么去了这家伙?杨老师决定去查个究竟。<br> 杨老师沿着胡凯上学的路线一路找了回去,电子游戏厅,录像场,儿童公园……可连胡凯的影儿都没有。<br> 究竟去了哪?要不要通知他的家长?杨老师站在一个基建工地旁边四下张望,一时疑虑重重而又一筹莫展。<br> 这是个正在打桩的基建工地,地基已经挖下去了十几米,前些天因下过一场暴雨,工地的西北面出现了大面积的塌方,而且险情时有发生,所以停止了施工,入口处还特别竖起了一块很大的警示牌,上面写着:“小心塌方,严禁靠近!”<br> 忽然,工地西北角一个小小的身影映入了杨老师的眼帘,只见他挥舞着一把小铲,像发现什么宝贝似地铲啊刨啊。<br> “胡凯!胡凯!”杨老师亮开嗓门朝那小身影喊起来。不知是杨老师太兴奋喊不出来还是距离太远,或者是胡凯掘得太认真,杨老师直喊得嗓眼儿发痒,可那身影没有半点儿反应。<br> 杨老师又惊又喜又急地奔进工地入口,边用手握成个小喇叭朝底下喊。<br> 胡凯仍然没听见杨老师的呼喊声,还是一个劲地刨着土坷垃。刨着,刨着,胡凯眼前一亮,他惊喜地丢开手中的小铲,双手从泥土里捧出一团什么东西。<br> “噗——!”就在这时候,胡凯头顶一块足有一尺见方的泥土塌了下来。<br> “啊?胡凯!”杨老师立定发软的双腿,那一刻,她只觉得头重脚轻的就要瘫了下去。再定睛看时,只见胡凯已经本能地后退了几步,塌方填没了刚才他挖掘的地方,一团小散泥从他的脚背上滚了过去。好险!<br> “胡凯!”胡凯全身触电似地颤抖了一下,满脸惊恐地发现了杨老师。那受惊的样子比刚才塌方时还要厉害得多。<br> 良久,胡凯才从惊愕中醒悟过来。他高兴地举起刚才掘得的宝贝,泥猴似地向杨老师跑过来,“杨老师!杨老师!化石!化石!恐龙蛋化石!”<br> 入口处,杨老师一把抓住胡恺的小手,生怕他再次溜掉似地抓得紧紧的。当她去看胡凯手中那些“恐龙蛋化石”时,杨老师情不自禁地笑了:“天啦!这哪是什么恐龙蛋化石!分明是普通的鹅卵石!”<br> “是化石!是恐龙蛋化石!这底下有泥沙、贝壳,说明这里原来不是陆地,证明具备恐龙生存的环境!”胡凯边说边从他的书包里掏出一大把“宝物”同杨老师争辩起来,那样子仿佛他不是老师寻找到的逃课学生,而是在学术研讨会上慷概激昂的演讲者。<br> 看着他那副认真的样子,杨老师只得因势利导,建议他再多找些有关资料读一读。然后又责备他不该旷课,擅自进入危险工地“寻宝”,并告诉他,现在文化功底不打好,将来工作起来会闹笑话。像今天你拿着普通石头当化石,还差点赔了性命,多不值,多不应该!<br> 打这以后,杨老师越发喜欢上这个有点特别的胡凯了。经验告诉她,像这类学生如果能正确引导将来定有出息,反之,会常常出差错。<br> 那胡凯也真不赖,渐渐地变得守纪律、爱做作业了。几次考试,居然把班里的王牌赵敏莉都拉下了。 市重点学校开设了一个超常儿童实验班。这个班原本是专为智能超常、成绩优异的儿童而开设的,从小学到中学以及到大学的少年班,通过严格的考核,采用连级跳的办法,目的在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可是时间一长,这种班竟然虎头蛇尾,成了部分学生挤进重点学校的旁门左道。每年那极少数的学位指标一公布,不少人趋之若鹜,老师、学生、学生家长,都闹得沸沸扬扬,校内校外为这事总要折腾好一阵子。<br> 今年学校分配给三(1)班一个超长班指标。给谁呢?杨老师首先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赵敏莉;一个是天资聪颖、知识面广但成绩不够稳定的“小博士”胡凯。究竟送谁,杨老师一时犯了难。按照目前人们只看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习惯,送赵敏莉自然稳妥,可是从办超常班的初衷来看当然首推胡凯了。正当杨老师举棋不定的时候,教导主任来询问结果。杨老师一古脑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端出,打算征求教导主任的意见。<br> “什么?胡凯也能上重点?”教导主任惊讶地反问杨老师。那样子似乎在告诉对方:胡凯绝对不可以申报!可是为了顾及面子,教导主任还是拉长了脸,一字一顿地说:“再仔细考虑考虑吧!”<br> 不知为什么,就在主任反对的那一瞬间,杨老师心中的天平反而倾向了胡凯。可既然主任给了台阶,那就再考虑考虑吧!<br>这天,天黑下来以后,胡凯只身一人来到学校。白天喧闹的校园,夜里倒显得安静极了。学校住房紧,教学楼东西头的办公室只得改做了教师宿舍,稀稀落落的灯火给校园更添了几分幽静。<br> 胡凯蹑手蹑脚地绕到教学楼的后面。<br> 教学楼两头住户的灯光像水一样地从窗户里流泻下来。月亮还躲在城东的山坳里不肯露出半个脸蛋,晚风轻轻地吹着树叶,那每一片树叶反射的灯光仿佛都在挤眉弄眼。胡凯猫在墙角的阴影里,谁也看不出来。<br> 瞅瞅四下无人,胡凯抱着一根下水管三五两下就爬到了三楼。三楼是学校仪器室,里面摆满了各种教学仪器,浑天仪、电脑、摄像机……对,还有那架胡凯向往已久的天文望远镜。那是今天上完自然课后胡凯帮老师送仪器时发现的,望远镜就放在靠后窗的墙角里,上面还蒙着一块洁净的白布哩!当时,胡凯是多么的想摸一摸那只有在书上见过的望远镜啊!可是他的手才伸出去,老师就催“锁门了锁门了”,胡凯只得恋恋不舍地走出仪器室。<br> 今晚,胡凯就是来实现自己愿望的。<br> 胡凯伸长右臂,抓住了仪器室的窗棂,再跨出腿在窗台上小心地探了探,然后一用劲将整个身子移到了窗台上。他伸出头在两根铁窗棂试了试,能进去!这是他在猫的胡须上得到的启示。胡凯一侧身,“哧——!”便进了屋。他双手吊着窗棂,轻轻地滑到了地上,一眼便看见了那白布底下的天文望远镜,胡凯急不可耐地奔了过去。<br> 白布揭开了,啊,闪亮的支架,长长的镜筒,亮莹莹的镜头。月亮出来了,月亮的光辉射进窗户落在望远镜上,使得整个望远镜熠熠生辉。胡凯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抚摸着那光溜溜的镜筒。要是能看看月亮该多好啊!胡凯刚在心中闪出这个念头,便马上行动起来,他小心翼翼地将望远镜往窗前推。<br> “砰!”该死,望远镜支架的一条腿碰翻了一个地球仪,地球仪倒在地上发出很响的声音,那声音在这寂静的校园里简直是一声炸雷!<br> 胡凯连忙蹲下,屏住呼吸,心里不停地祷告:老天爷保佑!老天爷保佑!千万别让人听见!<br> 可是就在这时,走廊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而且不止一个人!那脚步声是从教学楼西头教导主任家响过来的!<br> “谁!”窗口响起了教导主任的声音,同时一支雪亮的手电光射了进来。手电光柱在仪器室里扫射了一遍,里面看得清清楚楚,那倒下去的地球仪还在地上咕噜咕噜地转呢。紧接着,一阵掏钥匙的声音响过之后门就开了。“叭”的一声,有人打开了灯。<br> “是个小孩儿!”这是教导主任爱人的声音。胡凯感觉有人一步一步向自己走来。身子轻飘飘的被一只大手拎了起来,他眼前的另一只大手还紧握着一根大铁棍,铁棍在日光灯下铁青着脸,还闪着寒光。<br> 其他住校的老师赶来了,杨老师也来了。<br> 胡凯脑子里嗡嗡地响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杨老师家的门,也不知道杨老师什么时候把自己送回了家。但他奇怪的是当杨老师同他爸爸嘀咕了好半天以后才走,爸爸既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更奇怪的是第二天学校对他未做任何处理。相反地,四天后杨老师竟通知他和赵敏莉参加在自己学校举行的重点学校实验班选拔考试!但也有人告诉他,前些天杨老师同教导主任吵了一架,而且吵得很凶很凶。 考试那天,考场周围挤满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学生家长。<br>试卷发下来后,胡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考题,课本上的知识不多,智力测验以及综合常识的比例不少,这对于聪明而且读了不少课外读物的胡凯来说是件容易的事儿。<br> “同学们,你们是全校推荐出来的,但是指标有限,必须淘汰其中一位后再参加市里的选拔考试。为了体现公平竞争,请大家自觉遵守我刚才念的考场规则,现在开始考试!”担任主考的教导主任一字一顿的刚把话说完,考室里一阵抻压试卷的声音响过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安静,偶尔传来的是一两声长长的而又很细微的叹息声。<br> 胡凯依然端坐着没有动笔,试卷上的黑字像黑蚂蚁似地一排排一只只朝他的眼前爬过来。<br> 开始动笔吧!胡凯心里想。于是,他抽出笔,拧开笔帽写起来。可是,才在密封线内写下自己的名字,胡凯的笔又停了。<br>昨天下午放学后,杨老师留下了胡凯。杨老师说,你胡凯聪明好学,很有潜力。你看你近段时间仅仅稍微认真了一点,学习成绩一下子就往上窜,三五两下就赶上了赵敏莉,这就是有力的证明。这次能让你参加重点学校超常班选拔考试,经过我和一些老师的努力,学校特为你增加了一名预选指标,你一定得珍惜这个机会,凭你的综合实力,准能够考过他们。<br> 胡凯也知道,这考试的预选指标原来同申报的学位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校所推荐的超常儿童基本上是准重点中学的学生了。而今天这场考试,仅仅是因为杨老师等人据理力推胡凯才出现了僵局,学校不得不通过预选考试将一个人淘汰出局,所以因为多了个胡凯整个学位申报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究竟谁不能进入重点中学,这就只能在考试场上一见高低了。<br>“叭哒!”坐在前排的赵敏莉的钢笔帽掉在了座位下面。胡凯抬头看去,只见赵敏丽毕恭毕敬地举起手来。<br> “什么事,敏莉?”教导主任和颜悦色地走过来问道。<br> “我可以捡笔帽吗?”赵敏莉端端正正地站起来,像平常一样乖巧,用小羊羔般温顺的语调指着座位底下的笔帽细声细气的说。<br> 教导主任鞠下胖胖的身子,从座位底下捡起那个笔帽,轻轻地放回了赵敏莉的课桌,满脸爱怜地看了一眼她。<br> “谢谢老师!”赵敏莉显得很有教养地答谢了老师。<br> 教导主任伸出胖胖的手,用手指头轻轻地点了一下赵敏丽的头,“抓紧时间,认真,仔细!”,那声音里有严肃,也有亲切,有担心,也有期待。<br> 对她多好啊,像自己的孙女一样!胡凯心里这么想着。前些天赵敏莉的邻居在班里说,近段时间教导主任天天到赵敏莉家去补课,还顺便向赵敏莉那当局长的爸爸打探她儿子分房子的事。平时成绩好,又乖,嘴也甜,现在还有了教导主任这个靠山,赵敏莉对进重点中学好像很有把握。<br> 赵敏莉真那么有把握吗?胡凯从一进考场就观察到赵敏莉的紧张。你看她一会儿在桌面上擦擦汗涔涔的掌心,一会儿拿起垫板当扇子稀里哗啦地扇着红嘟嘟的脸,就在她举手的那一刻,那小手还在轻微地抖着呢!<br> 她能不紧张吗?胡凯想。在学校里,她赵敏莉又是“三好学生”又是班长,去年还评上全市“十佳少年”呢。在家里,她爸一向管教很严,从来不敢像胡凯他们那样在外面野。天不亮就得起床背英语单词,下午放学后练她那总学不会的小提琴;晚上温习功课,做完二十道数学题后还要抄生字,每个生字抄写二十遍,抄错一个罚一百遍,这规矩是她爸定的,谁也改不了。记得上一次胡凯偶然一次考了个第一,一下子把她赵敏莉抛在了第二名上,第二天,班里一个同她是邻居的同学告诉胡凯,昨晚上赵敏莉挨揍了,原因是你胡凯抢了人家的第一名,赵敏莉被罚跪在搓衣板上,一边饱受了她爸十几下鸡毛掸子,一边偷偷地流着眼泪。胡凯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她赵敏莉平时在班里是那么的光鲜照人和春风得意,那不露声色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的苦痛。胡凯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件大事,心里非常内疚,他欠了赵敏莉。<br> “一张四方形的桌面,锯掉一个角以后还剩下几个角?”<br>看了这道题,胡凯觉得好笑,这不是在考幼儿园的小朋友吗?还在他四岁的时候,当初幼儿园阿姨也出了这道题让大家做,当时,有说剩下三个角的,也有几个说剩下五个角的。阿姨当然只表扬了说剩下五个角的小朋友,并在小黑板上画图做了演示。唯独他胡凯与大家不一样,一会儿说剩下五个角是对的,一会儿又说剩下三个角没有错。阿姨问他为什么,胡凯走到小黑板面前,也在上面画了个四方形表示桌面,然后沿着四方形的对角线锯开,“大家看,这不是只剩下三个角了吗?”阿姨觉得一点也没错,可许多大人在出这道题时标准答案为什么只有一个呢?阿姨一边想着一边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胡凯。胡凯没有表现得由于得到了表扬而显得特别得意洋洋,一面从台上下来,一面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当快回到座位上时,胡凯突然又跑回到小黑板面前。“老师老师!我还有答案!题目没有说怎么锯掉一个角,所以,不同的锯法,想留下几个角就能留下几个角!”接着,胡凯做了一件令现场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在四方形的一角画出了一条折来折去的曲线,那线的形状就像两片锯齿相咬合的锯片,在快到边线的位置,胡凯还特意画了六个小圆点,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的角没有画出来。那阿姨瞪大眼睛看着平时爱吵爱闹的胡凯,心里在想:想的真宽!这孩子了不得!<br> “嚯——!嚯——!”考场外响起了哨声。按照规定,开考半小时以后,没有进场的考生不可以进场了,退场的也可以交卷了。<br> 胡凯再次抬头看了看赵敏莉,只见她埋着头很快地书写着,由于笔握得很下,加之手指用力较大,笔杆大幅度晃动着。那样子,像一只蜘蛛在网上艰难地爬着,爬着。忽然,那“蜘蛛”不动了。赵敏莉把笔丢在桌上,双手揉了揉太阳穴,之后又两手交叉用力地绞着。虽然坐在她的后面,但胡凯仍然可以想象出赵敏莉那满脸焦虑的神色。<br> 她真累啊!胡凯正这么想着,感觉正前方一道寒光射了过来。抬头一看,正好与教导主任的眼光碰在了一起。主任的眉毛一皱,眼睛里似乎在说:想偷看吗?哼!考重点,是那块料吗?<br> 胡凯忙低下头,装着认真答题的样子,可那试卷上好久依然只写了他胡凯的姓名。<br> 我干嘛要同她争呢?我上她下,我下她上,有意思吗?班长、“三好学生”、“十佳少年”当然要上重点中学啦,否则,这脸面往哪搁呀?搓衣板、鸡毛掸子我才不怕呢!<br> 不考了!胡凯突然大胆地冒出了这个念头。<br>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电子手表,离电视节目《动物世界》还有二十分钟。“嚓!嚓!”一轻一重的两声响后,钢笔戴上了帽子,文具盒闭拢了嘴,胡凯一手攥着文具盒,一手提着那份白卷交了上去,头也不回地出了考场。他仿佛看到了教导主任鄙夷的眼光和杨老师失望的神色,可是胡凯还是很轻松地、无忧无虑地走了。<br>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3年7月1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