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谁家官宦噪名流,阔院高墙百代修。</p><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时已过,何寻王氏冢荒丘。”</p><p class="ql-block">初到王家大院,我便被这诗深深吸引。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时光的门扉,让我得以窥见这座古老宅院的前世今生。大院的牌匾高悬,雕刻精美,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站在门前,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奋斗、兴盛的王氏家族,如今只留下这些建筑,静默地诉说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8月18日,山西之行的第二站,我来到了晋中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接长河,座北朝南屋顺坡。四面高墙深壁垒,八方园落立威峨。”这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气势的写照。王家大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之一,其雄浑的建筑格局与精湛的雕刻艺术被誉为“民间故宫”。我站在高墙之下,仰望这座历经数百年的宅院,心中满是敬畏。置身于十米高的堡墙之下,抬头望去,那些历经沧桑的砖石仿佛在娓娓道来:这里不仅见证了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细腻描绘明清家族沧桑变迁的生动历史。</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我站在古建筑前,庭院中有几棵树木,游客在树荫下散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与古朴的气息。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商贾云集、书香门第的年代。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承载着晋商文化的厚重记忆。</p> <p class="ql-block">走进王家大院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东门,其门楼气势恢宏、壮观美丽。我仰望着古门楼,微风轻轻掠过,似乎听到她在诉说着老王家的故事。这座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静升王氏家族在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逐步扩建而成的住宅建筑群。如今,我看到的房屋有1118间,是当地政府于1995年起修复而成的。大院由高家崖、红门堡等组成,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踏入真正的老宅区,总觉的有种深沉的历史压迫感,这里123个院落层层相套,构成了一个由1118间房屋组成的庞大迷宫,改变了我们对“四合院”的传统认知。主院的中轴线布局严格遵循《周礼》的规制,长辈居住在正房,长子首当居东厢,次子则居西厢,这种等级森严的布局甚至连屋顶脊兽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感叹王家大院的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的雕刻精美绝伦,文字“规圆矩方”寓意深远,仿佛在提醒后人做事要讲规矩、守秩序。我驻足细看,这些雕刻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文化的传承。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砖雕、木雕、石雕,堪称中华传统建筑的瑰宝,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意。</p> <p class="ql-block">在一间展厅里,我看到一块展板,上面写着“清正廉明”,旁边是黑板书,记录着王氏家族的家训与家风。我细细阅读,感受到这个家族对品德与修养的重视。他们不仅追求财富,更注重修身齐家,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眺望王家大院全景,它依山就势,恢宏布局,由高家崖、红门堡等建筑群组成,占地25万平方米,俯瞰呈“王”字形结构,暗合家族姓氏与“天人合一”理念。主院以三进四合院为单元,配以厨院、书院、花院等附属院落,形成“院中有院、门里套门”的立体空间。我穿梭其中,仿佛走进了一幅立体的画卷,每一处院落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浮雕上的瑞兽卧伏,周围环绕着云纹与花卉,雕刻细腻,栩栩如生。我站在浮雕前,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祥瑞之气。王家大院的三雕艺术不仅展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寄托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一座木质牌坊矗立在眼前,雕刻精美,两侧对联典雅,一位游客正在拍照。我站在牌坊下,仰望那飞檐翘角,心中涌起一股敬意。这座牌坊不仅是建筑的装饰,更是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王家大院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悬挂着一个红色灯笼,阳光透过屋顶洒在地面上,温暖而柔和。我坐在庭院的石凳上,静静感受这份宁静。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一个可以让人沉思与感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条狭窄的古巷,巷口上方悬挂着“燕翼”牌匾,几个人在巷口停留,似乎在交谈或欣赏周围的建筑。阳光洒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历史感和宁静的氛围。我走过这条巷子,仿佛听见了历史的脚步声,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仿佛就藏在这些砖墙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个圆形的砖砌拱门,透过拱门可以看到里面的人们在休息和交谈,背景中有树木和建筑。我穿过拱门,走进一个安静的小院,几位游客正坐在石凳上聊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温馨。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是一个可以让人放松与交流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穿过景区古门楼,陡峭的堡墙突然出现在眼前,令人惊叹不已。 王家大院的堡墙高达三层楼,墙头垛口和瞭望孔清晰可见,仿佛诉说着往日的沧桑。当地老人介绍,明清时期晋中地区匪患猖獗,王家为了安全,特意将视履堡建于陡坡之上。东侧的天然断崖与人工堡墙相结合,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古城门上悬挂着红色灯笼,两侧有石狮子雕像,城墙坚固,背景是蓝天白云,几位游客在门口参观。我站在城门前,望着那厚重的城墙,心中升起一种敬畏。王家大院不仅是一座宅院,更是一座城,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荣耀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你要想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来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一览,这是来山西必打卡的景点之一。王家大院是晋商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是静升王氏家族历经明清两朝,300多年修建而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拥有1000多间房屋。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两旁的建筑则低矮对称,形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整体。大院内还保存了大量的石雕、木雕和灰雕作品。这些作品工艺精湛,寓意深刻,是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王家大院也是晋商历史的重要见证。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晋商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建筑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了解静升王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王氏家族自元代迁居静升镇,经明清两代经营成为集官、商、农一体的豪门,大院300余年的营建史浓缩了晋商“诚信守矩、修身齐家”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静升文庙最初由元代官方修建,后经清代康熙年间王氏家族捐资修缮,形成了四进院落的建筑格局。其选址与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乡村的独特体现,是研究明清时期乡村文庙建筑的重要实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