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英烈童存德</p><p class="ql-block">童存德(1408-1449),正德间,香溪童氏通族复改章姓后即为章存德,字居敬,号荩斋,香头人。香溪章氏存心堂,行宣一。生于家资富足的书香门第,有教养的名门望族。 存德公,自幼颖悟好学,具有刚毅果敢的气质,有冰霜肃 穆的神态。对于读书的认真态度无与伦比,专心致志,学而不厌,为了能够静心读书,不被外人骚扰,能够一个人独自坐于一小 楼中,整年不出家门。后来为了方便求学,又到“香山塔院”(香山书院的前身)读书。虽然读书之地,离家不足一里,而经常好几月都不回家,专心攻读儒学经典。真是“孜孜不倦以求,学而不厌以读”。堪为求学者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明朝正统辛酉(1441)年,33 岁的存德参加乡试科考,以《春 秋》之学考中举人。是个当然的年轻才子。第二年上春,参加会试时只中乙榜。成为没有考中贡士的举人,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朝廷规定必须到国子监深造,成为举监生。而童存德为孝敬父母回乡,不愿意去太学就读,就这样犯了规。朝廷欲把童存德当作忤逆圣旨论处。祭酒李先生,见童存德是个孝子,又是少有的俊青。便联络了部分太学教授与国子生等三十余人,上疎为童存德请求勉除他的忤旨处置。皇上知道整个情况后,即下旨免予处分,恩准回家承孝,挂国子生籍。</p><p class="ql-block">正统十年乙丑(1445),存德 37 岁那年,登商辂榜进士。其史书上记述曰:“童存德,贯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民籍,国子生,治春秋,字居敬,行宣一,年三十七,十一月二十一日生,曾祖永福,祖律,父宠,母赵氏。” 存德公与状元商辂(淳安人,浙江唯一的解元、会元、状 元三元及第者)同榜,又是同为浙江人,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存德公中进士后,初授吏部给事中,属于职微而权力较大的职务。有权向朝廷推送人才,是受人敬重的职位。因为,可以及时向朝廷提出合理的推荐,虽然做了一方好事,但也肯定会得罪另一方官员。先生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却得到了吏部与都察院的肯定。转而迁升广西道监察御史,掌管一个省官员监察、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主察纠内外百司官员的不良行为。亦或出面弹劾,或拟奖等事务。然而,先生的官德政绩再次得到吏部与都察院的首肯,不久奉命任巡按北直隶等府(北京、河北大多府治)。先生对待皇上忠诚可信度高,为官不畏权势,执行宪章律法,持公守正,激浊扬清,政绩非凡,深得皇上器重。</p><p class="ql-block">正统十三年(1448),存德被英宗赏识又调为近臣,并敕建“绣衣坊”于香头街。这是香溪第一座皇上专门为已经当官的,政绩斐然者赐建的牌楼,它不同于进士牌楼,实则更具档次。距今已有 575 年,可惜,现仅存“白洋铺满也不卖”的牌楼基。</p><p class="ql-block">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十六日,存德公被皇上召为英庙北征军,随驾征讨也先反叛部落。八月十五日,由于宦官奸佞王振之故,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中敌计。酿成明代最羞耻的“土木堡之变”。存德公虽是一个文官,不畏生死,于军中厉声喊道:“君皇有难,我等臣子应当捐出生命去赴死,哪能躲避敌人的锋芒呢!”。于是,先生带头冲入敌阵,艰难苦战。奈敌强我弱,最终全军溃败。童存德与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 66 位大臣战死。皇上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此事件《正德县志》与《万历县志》均有载)。一个文官尚且不怕死,确实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景泰元年(1450),代宗朱祁钰登基。商辂代表 朝廷接回英宗朱祁镇。朝廷因为存德公死于国事,嘉奖他的忠心,追赠存德公为“文林郎”,虽然职位不变,恩推其父章宠,字思恩,号雍睦轩,以子存德死于国事,封赠广西道监察御史,荫补儿子童璲为国子生。并敕存德为“忠节”,得到体恤,列于兰溪文昌阁故址的忠孝祠,悯忠义阡得以祭祀。《光绪兰溪县志·宅墓六》载曰:“广西道御史童存德墓,在香溪(按)《童国文源流记》称:在顺天府敕赐悯忠义阡。《童氏传芳录》童璲成化间奉差解粮至大同过父死所,欲求亲骸而 不可得,望空致祭而回。(前志),所载盖为葬衣冠处。”</p><p class="ql-block">存德公教子有方,自然是榜样力量无穷。其子童璲不负众望,国子肄业,经吏部考核合格,初任江西省分宜令(县令),继而升任东平州同知,再迁升,人皆称为荆湖公。璲公官声很好,曾得到冢宰姚夔的赏识,正欲放重权给童璲,可是姚宰相过早地病逝。</p><p class="ql-block">1483 年,存德之子童璲,官至辅宰,是宰相商辂公的得力助手。皇上借童璲“上大夫”之名,实为纪念存德公,在香溪老街敕建了“大夫第”一座。并有旨意:“大夫第”门前“文 官落轿,武官下马”。 存德公的忌日是八月十五中秋日,香头族亲给予存德公一个无比高尚的荣耀,为了存德公的死,在“大夫第”门前举行“拖 麦磨”活动以纪念,是为防止他人骑马上街。此举一直沿袭至 1961 年才终止。</p><p class="ql-block"> 文渊殿大学士淳安商辂撰文赞道: 廪厚重之资,负刚毅之气。早发身于贤科,遂列官于近侍。 节操凛冰霜之洁,交谊重金兰之契。事君亲忠孝之诚,执宪无 阿狥之意。此其德,日进于崇高,而名位,示容于涯涘者也。 </p><p class="ql-block">童存德所享受的朝廷给予的待遇,还是民间的崇拜程度,都是同为“土木堡”事变中死难的兰溪籍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给事中包良佐两位官员所未及的。童存德、龚全安、包良佐三人都是兰溪走出去的一代英烈。这种高尚的忠贞爱国情怀,勇于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和不断追求的精神,正是当代应该予以大力弘扬的正能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