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5日上午,天台育青中学语文组召开本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研组会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工作安排与设想</b></p> <p class="ql-block"> 高一备课组长裘雅丽老师对规范训练、信息类文本阅读训练、作文训练等做了规划与安排,强调课堂效率与落实。高二备课组长徐旖旎老师则关注教学进度与课时安排,关注教考衔接,将课文与高考题相关联。高三备课组长周秀娟老师从目标出发,计划首考前重点突破古诗文和作文,重视教材,回归教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经验介绍与传承</b></p> <p class="ql-block"> 陈萍老师结合自己的真实课堂探讨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她借助集体备课、课堂规范、关注学生、精讲练习来提升课堂效率。周秀娟老师就“如何进行试卷分析”介绍了自己的方法,做透试题、用好大数据、及时复盘是她的法宝。徐丽老师作为上一届高三教师代表,对实用类文本、古诗文、作文等板块分别进行了备考经验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啃读分享与交流</b></p> <p class="ql-block"> 陈凤春、陈淡浓两位老师对《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我总觉得自己就是校园里最平凡的那一个,每天做的也都是老师们都会做的事——备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操心着学生的点点滴滴。这些事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就像每天天还没亮就守在教室门口的班主任们,像深夜办公室里那盏为批改作业亮到最后的灯,像无数个在讲台前重复着知识点的同事们一样,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分内该做的事。 ”陈凤春老师的话,质朴而谦逊,是对“好的教育”真实而动人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作为语文教师,读《什么是好的教育》时,我对‘点燃而非灌满’有了更深共鸣。书中观点让我反思:语文课堂不该是逐字逐句的拆解、考点的反复灌输,而应是带学生在文字里感受温度——从诗词中品山河,在散文里悟人生,于小说中见人性。好的语文教育,是教学生用文字表达真心,用阅读看见世界,而非只练答题技巧。”陈淡浓老师的反思也引起了在座其他教师的思考,而我们将在思考中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组长总结与展望</b></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组长王君平老师做总结发言,回顾了备课组上一学年的收获,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并对本学期公开课、语文活动、课题论文、专家讲座等做了安排。</p> <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果你觉得难, 不用太在意, 因为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而你只需做好自己, 保持自己的浪漫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