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秀英 <p class="ql-block">展览开幕!海丝潮涌处,中马墨韵相逢。</p> <p class="ql-block">中马文化同根同源,书画艺术是最好的纽带。如今,这条纽带正因七位女性书家的身影更添温度:昇龙斋女子抄经社的陈月满、陈秀英、曾翠莲老师,受邀成为厦门翔云堂文化传媒书画代表团成员。踏上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旅程,用笔墨为这场文化盛事注入独特的“她力量”。</p> <p class="ql-block">马来西亚书艺总会长黄瑞庆致辞:今天开幕的首届“海丝潮涌,墨韵同行”一带一路中马书画交流展,绝非一场普通的艺术聚会,更是中国文化与马来西亚文化跨越山海的精彩对话,是两国艺术家以笔墨为媒、以心意相通的心灵共鸣。我坚信,这场展览必将为大家呈上一场视觉与心灵交织的双重盛宴,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文化交融与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笔墨丹青作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既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而马来西亚华人,更是这片土地上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与重要使者。让我们携手并肩,以笔墨为炬、以文化为桥,传承文化星火,共筑“艺术之路”,让中华优秀文化符号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p> 红星文化坊黄小姐主持 <p class="ql-block">厦门翔云堂负责人梁翠琼致词: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枢纽,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国粹在马来西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我们对此深感感动与敬佩,此行收获丰硕、受益匪浅。“海丝潮涌,墨韵同行”既呼应郑和下西洋的开拓精神,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书画活动促进两地艺术交融,进一步深化文化与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厦门艺术家代表王璧老师致词:文人精神,自古便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艺术哲学。它不追求宏大叙事不刻意标新立异,而是崇尚自然、含蓄、内敛的表达。书法的一笔一画,篆刻的一刀一刻,油画的一色一调,皆可成为文人精神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厦门画家代表林怡文老师致词:"大漆艺术承载着东方文明的'慢历史',八千年的技艺传承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温度与深度。真正的创新是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让大漆与当代材料相遇,以漆艺的创作哲学诠释当代人的生命体验。"</p> <p class="ql-block">鸣锣开幕</p> <p class="ql-block">互赠纪念品</p> 挥墨环节 <p class="ql-block">8月31日,马来西亚国庆的喜庆氛围漫溢吉隆坡,这场中马书画交流展也因这份特殊的日子更添深意——马来西亚书艺协会黄瑞庆会长特意提笔,写下“昌明大马,与民同在”八个字,笔锋间既有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更藏着与民众同心同行的温情。</p> 交流学习 <p class="ql-block">展览开幕后的交流环节,厦门书法家梁春、陈秀英、曾翠莲三位老师登台,与现场艺术家畅聊。她们围绕参展心得、中马书画交流感悟展开分享,言语间满是真诚与温度,让这场跨地域的艺术对话更显鲜活。</p> <p class="ql-block">【月满老师分享:“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是我们此行最贴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展览近尾声,“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对联,越品越觉得,这八个字就是我们此行最贴的总结——“浮舟沧海”藏着跨越山海的开阔与温暖,“立马昆仑”则透着满载收获的坚定,合在一起,就是这段旅程最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单说这“浮舟沧海”的路上,点滴都记在心里:从厦门飞吉隆坡的4小时,我们17人把书画作品护得紧紧的,每一份小心翼翼,都是对这场“笔墨之约”的珍视;也遇过两次小波折——托运时画筒不小心丢了、在马来西亚小火车上落了护照,当时大家都跟着着急,一起找柜台、联系车站,最后都有惊无险。这些带着温度的小瞬间,让“浮舟”的路走得格外真切。</p> 大合影 <p class="ql-block">9月1日,马来西亚最大华文报纸《星州日报》报道了本次中马书画家交流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禅缘墨韵:光寿禅寺之约,昇龙斋抄经盼】</p> <p class="ql-block">午后,携书画展余温,我们遵叶老师雅嘱赴光寿禅寺参访——这趟当日第二程行脚,原怀敬意而来,却在禅烟墨韵间,撞满心因缘暖意,尘心暂歇,禅悦自生。</p> <p class="ql-block">贤庆法师早于酒店静候,慈悲热忱如故友。抵寺见庭院清幽、殿宇庄严,檀香萦绕,禅意满溢;法师以当地榴莲相待,甜香里是质朴盛情。</p> <p class="ql-block">陈秀英社长回赠心意:“心无挂碍”寄禅心,</p> <p class="ql-block">陈月满老师“金福”祈圆满,</p> <p class="ql-block">曾翠莲老师手抄《心经》藏虔诚,合影定格这禅意瞬间。</p> <p class="ql-block">更动容于禅寺牌匾:中间“光寿禅寺”是我社顾问仁慈法师弘一体手书,</p> <p class="ql-block">右侧“庄严国土”出厦门叶水湖老师笔端,</p> <p class="ql-block">左侧“利乐有情”是昇龙斋女子抄经社创始人叶曼林老师手迹,三方墨宝恰似禅意笔墨重逢。</p> <p class="ql-block">临别时,法师邀昇龙斋日后赴寺抄经,我们满心欢喜——此寺清净,恰是抄经佳处,盼笔墨与禅心相融。这一路所有缘分,皆赖仁慈法师搭桥,特此深谢。[合十][合十][合十][玫瑰][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盼他日如约,在光寿禅寺的檀香墨韵中,以笔为舟、以经为引,让昇龙斋抄经诵经声,续写这段山海禅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