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20250824

linyun

<p class="ql-block">丽正门</p> <p class="ql-block">《北京条约》签准地</p><p class="ql-block">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避难热河,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批准恭亲王奕沂代表清廷同英、法、俄三国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使中国割掉了大片领土,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追认《瑷珲条约》有效,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俄国。</p> <p class="ql-block">说“《北京条约》签准地为承德避暑山庄”是一种不准确但有其历史渊源的说法。准确来说,《北京条约》的正式签署地是北京,但咸丰皇帝是在承德避暑山庄批准了条约。</p><p class="ql-block">这两种说法之所以并存,是因为它们描述了条约生效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但关键的环节:</p><p class="ql-block">1. 正式签署地:北京 (事实)</p><p class="ql-block">· 执行签署人:恭亲王奕訢(咸丰皇帝的弟弟,全权钦差大臣)。</p><p class="ql-block">· 地点:北京城的礼部衙门(大致位于今天天安门广场东南角)。</p><p class="ql-block">· 过程: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留守北京的奕訢在英法联军的武力威胁下,分别于10月24日、25日与英国和法国代表签署了《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11月14日,他又与俄国代表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p><p class="ql-block">· 结论:条约的物理签署行为发生在北京,这是国际公认的正式签署地。</p><p class="ql-block">2. 最终批准地:承德避暑山庄 (权力来源)</p><p class="ql-block">· 最终决策人: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p><p class="ql-block">· 地点:承德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 过程:恭亲王奕訢在北京签署条约后,立即将条约文本快马送至远在承德的咸丰皇帝处。咸丰皇帝虽然极不情愿,但面对既成事实和无力的局面,只能“谕旨允准”,即下旨批准条约生效。没有皇帝的最终批准,奕訢签署的条约只是一纸空文。</p><p class="ql-block">· 结论:使条约获得最终法律效力的批准决策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做出的。</p> <p class="ql-block">在避暑山庄山上眺望外八庙。</p> <p class="ql-block">远眺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如意州</p><p class="ql-block">建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因形似如意而得名。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荟萃于此, 沿中轴线依次有</p><p class="ql-block">无暑清凉、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 ,东 东侧有一片云、般若相、清晖亭,西侧有金莲映日、沧浪屿、云帆月舫、西岭</p><p class="ql-block">晨霞,北有澄波叠翠, 南有观莲所。 如意洲是清帝最早的起居理政的宫殿区。</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