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邯郸老兵企业家协会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9月3日胜利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大阅兵。9月4日就请在大阅兵现场观礼的95岁的抗战老兵戴海山来到了邯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戴海山是河北省一位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于2025年9月3日受邀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活动。他提前3小时换上军装,手握国旗观看阅兵,并情不自禁唱起80多年前的抗战歌曲,回忆起13岁加入八路军的经历,感慨“党救了我的命,人民抚养我长大,不能忘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月4日晚,我参加了邯郸老兵企业家协会在邯郸冀南宾馆召开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参加阅兵观礼老兵座谈会,老兵企业家协会会长谢富强、书记张社成、总顾问段玉铭、副会长栗海霞分别致辞欢迎。我在此荣幸地见到了这位举国关注的老英雄的同时,还意外地见到了与老英雄同行的法国青年马斯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国青年马库斯·德雷特斯于2025年8月4日向中国无偿捐赠了618张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现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永久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库斯捐赠的618张照片均为明胶银盐黑白相纸,洗印于20世纪30至50年代,真实记录了侵华日军在淞沪会战等战役中的暴行,包括屠杀平民、军事行动等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为其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Roger Pierre Laurence)生前收藏,经技术鉴定确认其历史真实性,部分照片填补了现有史料的视觉空白。这批照片不仅是日军侵华的铁证,也为抗战史研究、影视还原等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8月4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正式交接仪式,马库斯及其好友获赠存储照片电子版的青花瓷U盘及捐赠证书。马库斯一行随后访问中国多地,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哈尔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计划通过巡展进一步公开历史真相。没想到大阅兵后的第二天就应邀来到了邯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看到过人民日报8月29日副刊同框两篇文章,一篇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英雄故事回荡在宇宙之间》,一篇是马库斯、钟灏松、白士杰的《守护全人类共同记忆》,眼前,这三位贵宾就活脱脱的在我眼前,他们都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我与他们交流并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守护全人类共同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马库斯 钟灏松 白士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巴黎,在马斯库父母家中,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他的外祖父劳伦斯留下的照片,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它们绝非普通的图像,而是近一个世纪前真实场景记录。其中最难忘的,是一张上海黄浦江的照片——水面上漂浮着尸体,,可那背面标注着“游泳”,这是外祖父为保护孩子们得幼小心灵而精心编织的善意谎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照片,承载着浸满血泪的历史,是中国人苦难与坚韧的直接见证。它们无声诉说着和平的可贵与脆弱,更警示着遗忘战争的危险。于是,从去年开始,我们一起拍视频,向世界网友介绍这些照片的故事。网络上积极而回应让我们愈发感到,这些来自非交战方的照片证据,客观真实,不容反驳,对还原真相意义非凡。那么,能否让这些宝贵的照片回到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捐赠618张照片的过程,比我们想像的更为曲折。今年2月,我们带着照片和外祖父的旧皮箱,前往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进行技术鉴定,却遭到网络非议。莫名的恶意攻击,个别西方媒体的蓄意抹黑,让战们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有自媒体“有理有据”地造谣,说我们3人从网上下载照片欺骗大众,并且恶意质疑马库斯的身身份信息。尽管承受着大的心理压力,但我们深知,这些照片承载着无数逝去生命的重量,不能被攻击言论击垮,必须完成这次捐赠,让真相得以留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幸运的是,中国外交部、驻法国大使馆、国家文物局以及淞沪抗战纪念馆始终给予我们支持。专家与我们一同整理材料,开展鉴定工作,中国朋友们奈心安抚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感受到,正义的人们与我们并肩作战。这些影像资料,不只属于中国,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记忆。遗憾的是,一些欧洲青年对亚洲反法西斯战场的历史知之太少,不了解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更不了解日本右翼势力仍在刻意抹杀,歪曲历史,否认侵华暴行。当年外祖父费尽周折,历尽艰险将它们完好保存下来,一定希望历史被公正地记录和传承。我们让它们回到中国,就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历史,让不该被遗忘的记忆得以延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包括中国、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饱受战争摧残,在法国人铭记纳粹占领下的苦难,也铭记抵抗运动中展现的勇气。正如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那样——我们都用鲜血与牺牲,悍卫了人类的尊严。1964年1月,法回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大国。今天,希望这618张照片继续镌刻我们的友谊,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早已告诉我们,团结与和平,是人类最珍贵的东西。中法两国人民因共同抗争结下精神纽带,未来我们更应守护好这份历史记忆,让正义代代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报记者崔寅采访整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国朋友马库斯的故事震撼了我的心灵。8月4号,他跑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把整整618张日军侵华的照片捐赠给中国。获得了三样比啥都宝贵的“礼物”——一份数字记忆、一份荣誉、一份责任。眼前这是马库斯,他家那老祖宗可是个英雄,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这些照片,像是家族的宝贝一样,藏了好些年。当下终于能让全世上都知道这段血泪史。马库斯用数字的“生命”把这些照片保存下历史的“逃生者”——数字化的奇迹。这些照片像是“历史的逃生者”,从战火中被救出来,变成了可以供全世界分享的“证据”,比起那些只挂在博物馆里的死物,它们不仅是家族的传家宝,更像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成为反法西斯教育的重要材料。那618张照片,都是血泪交织的历史影像。你看,有的照片上,居然还能看到血迹。它们用第一视角还原了那段被某些势力极力否认的真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履行历史责任,马库斯的心意真是浓得很。 那份捐赠证书,真正地是我们国家对他的一种认同。即使他不是中国人,但他愿意无偿捐出这些宝贵的史料,表现出一种超越国界的责任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历史照亮未来,马库斯的使命是不能让那些篡改历史的得逞。和平的钟声,从历史的镜子里敲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库斯的任务,就是让这份正义和真相成为反法西斯教育的重要教材,让更多人知道,历史不能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致敬,抗日老兵戴海山!致敬,法国友人马斯库,邯郸人民欢迎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