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长的育人之境

梁云

<p class="ql-block">  《学记》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校长者,学校之魂也,其眼界格局,直关教育之兴衰。智慧校长如庖丁解牛,于纷繁教事中见教育本真;似伯乐相马,于万千师者中识育人良才。他们眼中无“不顺眼”之师,唯有待发掘之璞玉,这既是古典智慧的当代回响,亦是先进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p><p class="ql-block"> 一、古代典故中的识人之道</p><p class="ql-block"> (一)于平凡中见不凡</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伯乐受楚王之托寻千里马,却于盐车之上识得骨瘦如柴的“骐骥”。此马负重前行时,无人见其非凡,唯有伯乐察其“蹄间三寻”的潜质。智慧校长恰如伯乐,深知每位教师皆有独特禀赋。某乡村学校校长发现数学老师不善言辞,却擅长用剪纸解析几何难题,便支持其开发“剪纸数学”校本课程,最终该课程成为省级特色课程。正如韩愈所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校长的慧眼,便是教师成长的“伯乐之光”。</p><p class="ql-block"> (二)顺其性而育其才</p><p class="ql-block"> 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各有专长。冉有谦逊,孔子鼓励其“闻斯行诸”;子路勇猛,孔子则劝其“三思而后行”。这种因材施教的智慧,正是智慧校长的育人准则。某市重点小学校长,面对性格内向却擅长写作的语文老师,为其搭建“校园文学工作室”;针对精力充沛、善于组织活动的体育老师,支持其开展“阳光体育节”系列活动。正如《论语》所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校长尊重教师差异,让每位教师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 (三)循其理而导其行</p><p class="ql-block">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其秘诀在于洞悉牛之肌理。智慧校长管理教师,亦如庖丁解牛,深谙教育规律与教师成长规律。面对新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校长不指责批评,而是制定“师徒结对”计划,让资深教师传帮带;针对老教师职业倦怠,组织“教育理念更新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学,唤醒其教育热情。这种“依理而导”的管理方式,恰如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校长以教育之道引领教师,而非以行政之权压制教师。</p> <p class="ql-block">  二、当代教育的识人智慧</p><p class="ql-block"> (一)每个教师都是独特的“发光体”</p><p class="ql-block">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智能并非单一,而是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八种类型。智慧校长深谙此理,不以“分数”“升学率”单一标准评价教师,而是关注教师的多元优势。我校某语文老师课堂纪律管理稍弱,但擅长指导学生参加辩论赛,我便让其负责学校辩论社团,该社团多次在市级比赛中夺冠;英语老师口语流利但板书潦草,我为其配备电子白板,让其专注于口语教学,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显著提升。正如加德纳所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教师亦是如此,智慧校长善于发现教师的“智能优势”,让其绽放独特光彩。</p><p class="ql-block"> (二)让教师成为“研究者”</p><p class="ql-block">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建构的。智慧校长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师管理,鼓励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某小学推行“问题导向式教研”,校长要求教师从日常教学问题出发,开展微课题研究。数学老师发现学生对应用题理解困难,便开展“生活化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老师针对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开展“校园生活写作素材开发”研究,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真情实感。校长为教师提供研究经费与时间支持,教师在研究中提升了专业能力,也感受到了教育的价值。正如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所言:“儿童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教师亦是自己教育实践的建构者,校长的支持便是其建构知识的“脚手架”。</p><p class="ql-block"> (三)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关注人的情感与需求。智慧校长将教师视为“完整的人”,而非“教书的工具”。我校设立“教师心理健康驿站”,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教师疏导压力;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灵活安排备课时间;每年举办“教师才艺展”,让教师展示书法、绘画、唱歌等特长。这些举措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怀,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正如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对于教师而言,校长的人本关怀便是激发其潜能的“催化剂”。</p> <p class="ql-block">  三、育人情怀</p><p class="ql-block">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智慧校长的无声引领</p><p class="ql-block"> 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描绘了春雨默默滋润万物的景象。智慧校长对教师的引导,亦如春雨般无声却有力。某偏远山区校长,面对教师因条件艰苦而萌生的离职念头,不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每天清晨第一个到校,为教师烧好热水;放学后主动留下,帮教师批改作业。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每位教师,无人再提离职。正如诗句所言,校长的关爱无需张扬,却能深深打动教师的心。</p><p class="ql-block">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智慧校长的包容胸怀</p><p class="ql-block"> 林则徐的这句名言,体现了包容的智慧。智慧校长面对教师的不足,总能以包容之心对待。我校某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在公开课上出现失误,十分自责。我却安慰道:“失败是成长的阶梯,我当年比你错得还多。”随后,我帮其分析问题,指导其改进教学方法。在我的包容与鼓励下,该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正如“海纳百川”,校长的包容让教师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在犯错与改正中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 (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智慧校长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这句诗,赞美了落花的奉献精神。智慧校长为教师成长默默奉献,亦如落花护花。某老校长临近退休,仍心系教师发展,每天坚持听课评课,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他将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整理成册,无偿分享给全校教师。退休那天,许多教师含泪送别,一位教师说:“校长就像‘春泥’,滋养着我们这些‘花儿’成长。”这句诗,正是智慧校长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  四、慧眼识珠育英才是智慧校长的实践路径</p><p class="ql-block"> (一)让教师“各展其才”</p><p class="ql-block"> 智慧校长善于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学校可设立“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岗位”,让有能力的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教育故事演讲比赛”,让教师在竞争与交流中提升能力;与校外机构合作,为教师提供培训、教研等机会。正如某校长所言:“平台是教师成长的舞台,只有搭建好舞台,教师才能跳出最美的舞蹈。”</p><p class="ql-block"> (二)让教师“畅所欲言”</p><p class="ql-block"> 智慧校长注重倾听教师的声音。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立“校长信箱”,让教师可以随时提出建议;深入教师办公室,与教师面对面交流。通过倾听,校长能及时掌握教师的需求,调整管理策略。正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倾听便是“审问之”的过程,为校长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p><p class="ql-block"> (三)让教师“动力十足”</p><p class="ql-block"> 智慧校长采用多元化的激励评价方式。改变以往“唯成绩论”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创新、师德表现、学生评价等纳入评价指标;设立“创新教学奖”“师德标兵奖”“最受学生喜爱教师奖”等,让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获得认可;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教师感受到付出就有回报。这种激励评价,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充满动力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漫长且艰辛,智慧校长以古典智慧为指引,以先进理念为支撑,以教育情怀为滋养,看每个老师都顺眼,让每个老师都成长。他们用慧眼识得教师之美,用真心唤醒教育之魂,在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着教育的壮丽篇章。正如陶行知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智慧校长,便是那所学校最耀眼的灵魂,照亮教师成长之路,也照亮学生的未来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