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忙碌时光的缝隙中,去体验不同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毓书房8月读书分享</p> <p class="ql-block">第1本</p> <p class="ql-block">1.《微习惯》,作者斯蒂芬盖斯,一位想养成运动习惯的普通人。2012年12月28日,在立flag的日子,选择“挑战一个俯卧撑”,从一个微小的改变开始,养成运动、看书与写作的习惯。这是一本行动之书,我的三个小微习惯基本坚持,特别是每天写50个字,是我喜欢的,连续写了一个月之多,我感受到书写的力量。杂七杂八写完之后,大脑放空,很轻松。</p> <p class="ql-block">第2本</p> <p class="ql-block">2.《姥姥语录》作者倪萍,她以外㽒女的角度,描写了从小在姥姥家,以及成名后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点滴。在朴素的乡村生活中,姥姥带给她的爱滋养了她一生。向读者传递一种老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有一杆秤,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是通透的姥姥;靠山山倒,靠人人老,最后还得靠你自己”,她带着家人盖起几间大砖房,这是独立的姥姥;小儿子参军,得知他因救战友牺牲的消息,当时没有大哭没有晕倒,她说“当兵的就是这个命,国家使完咱再使,咱这个当妈滴命不好”,夜里心疼地咬碎了一口牙,每年小儿子生日都会做碗长寿面,这是坚强的姥姥。书中还讲到倪萍为了怕姥姥在家光躺着,给她“找活干”,骗她说我们台里收报纸你给叠好,收瓜子仁出口欧洲,剥一瓶15元,姥姥可认真可开心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细节很触动我,倪萍说季羡林老先生穿着四层毛衣手臂不打弯,姥姥马上买棉花买稠面给他做了个棉袄。看到他接受采访,姥姥一眼就发现以文字擅长的季老头儿在台上不自在。虽然姥姥文化不高,却能一眼看懂,很是通透。很接地气的一本书,倪萍自己说,姥姥的话就像萝卜白菜似的,不值钱,却顺口,也能养命。本书推荐通勤、散步可看可听。</p> <p class="ql-block">第3本</p> <p class="ql-block">3.《手机》,讲述手机带来的便捷与信任危机,这本书的同名电影也带来一场现实中的危机,涉及崔冯刘范,其风云变幻诡异程度不亚于电影。现在作者的全集中已不含本书,我也生怕会触发敏感话题,这本书不知道能写什么能写多少。作家给文中的人物起的名字很有(讽刺)意义。严守一,公众人物,一档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前正义凛然凡事讲个“真”,人后风流成性,生活混乱,享受着台前带来的名利光环,真的是“表里不如一”。与其相关的三位女性,爱人于文娟,传统女性,善良保守,得知严出轨后离婚,并生子独养;伍月(无关风月?),职业人,搭上严,为求事业成功,有些不择手段;沈雪,年轻人,与严同居向往婚姻,陷于对严前妻的过往与严情人的怀疑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严的事情爆雷,是由于同事兼朋友费墨的精神出轨被发现,两人借手机互相打掩护,结果被现任妻子与女友当场拆穿。伍月的照片终结了严的职业生涯,终结了严与沈雪的感情。</p><p class="ql-block">严奶奶过世,由于他手机关机躲事儿,未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看到最后,不禁想问,这场信任危机,真得是缘于手机么?</p> <p class="ql-block">第4本</p> <p class="ql-block">4.《我叫刘跃进》,如果用某餐来形容本书,它就像工地旁边小摊位的一盘焖饼,讲的是底层小老百姓的事,又丝丝缕缕攀缠到高级会所或私房菜馆,灯光下,衣冠楚楚,包厢内,人心无底。尽显贪嗔痴,皆为笼中鸟。</p><p class="ql-block">以人名为章节名称,展示了不同地域人在世人中的“形象”,及在北京城中的位置。作者还真挺大胆的,河南人、山西人、新疆人、河北唐山人……,不剧透,不敢说,留待读者去看。</p><p class="ql-block">起因是工地厨师刘跃进丢了一个包,讲述他疯狂找包的过程。包里有辛苦攒的4100块钱,不只是为了钱,还有一个离婚证,有离婚证倒不是因为他念着前妻,是因为里面夹了一个欠条,这个欠条不是别人写的,是他前妻的出轨对象李更生写的,只要刘跃进六年不闹事,就给他六万块钱,眼看一个月到期,这可是一笔大钱。为寻包,他找惯偷,找偷组织,而偷他包的青面兽杨志,卷入仙人跳,后来又偷了另一个大房地产商严格老婆的包,包内钱没多少,有个U盘却重要,有权钱交易的证据。</p><p class="ql-block">于是两包像牵起了一条线,串起了一串蚂蚱,大官,富商,农民工,惯偷,警察,侦探,各自为着自己的目的,粉墨登场,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有了各种交集。乡情,信任,背叛,交易,反水,私利,暗黑系学如此荒谬却又如此真实。</p><p class="ql-block">当六万的事告一段落,小说结尾严格老婆又找到刘跃进,说里面有一张画着孙悟空的卡,极其重要,主角刘跃进茫然、委屈、无奈,“我就一工地厨子,孙悟空的事,别再找我行不行?”</p> <p class="ql-block">第5本</p> <p class="ql-block">5.《我不是潘金莲》,看这本书,是因为书架上刘震云的作品只剩这本,为了消消乐大业,闷头读吧。看这本书,也是对它有愧,浇花水满溢出,当我发现时书已浸湿部分并发霉,再不看,我担心它会挥(灰)发。</p><p class="ql-block">主人公叫李雪莲,为了逃避计划生育,保住前夫秦玉河化肥厂的工作,假离婚。谁成想二胎生完闺女,前夫已再婚生子过起新生活来了。</p><p class="ql-block">这么炸裂的剧情,在我长大的小县城,在我的原原单位,真实发生过。当时男方哄女方要买二套房,离婚后留下一儿一女,火速跟新任结婚。果然,艺术源于生活,生活更加狗血。</p><p class="ql-block">话说李雪莲心中有怨(冤),怎么假离婚就变成了真离婚,找法官,找委员,找县里,找市里,各种推诿扯皮打太极,来到北京找首长,从此成了县里的名人“小白菜”。雪上加霜的是被前夫羞辱称她是“潘金莲”,她自己一怒之下,像“窦娥”一样开始长达二十年的告状抗争之路。20年,每到开大会,她都会成为县里重点关注(保护)对象。</p><p class="ql-block">当她49岁,决定不告状,开启新生活时,同学赵大头为了儿子的工作,联手法院想升职的贾聪明,欺骗她的感情,劝她放下告状这事。李雪莲由希望到绝望,再次燃起怒火,一路辗转到京,被围追堵截,却听到前夫秦玉河意外死亡的消息,瞬间,仇恨与执念的大楼坍塌,她该何去何从?</p> <p class="ql-block">刘震云系列,因为八月份工作有点烧脑,就想着看点不烧脑的书,看着书架就玩消消乐吧,于是就朝作家刘震云系列下手了。之前读过《一句顶一万句》,人终其一生,不过是找个说得着的人。比较认同这一理念,后来的两本书也有点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然后边读边糟心,硬着头皮读完三本,纠结这读书分享可怎么写?说糟心,不是作家糟心,他挺敢说的;也不是作家的文字糟心,是作品内容大胆,“污糟”,是我的生活中接触不到,可却知道有的事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更毁三观,比如MC8.22的事。</p><p class="ql-block">今天傍晚刚好看到《老愈闲话》在推作家刘震云的书,给我缓了压,他们都能推,电影都出了,那就随意写写吧。</p> <p class="ql-block">同一个秋,因雨水过大,有的玉米已渐熟,虽减产却能收。有的地势太低,枯黄的叶与地里的水已预示着收成。</p><p class="ql-block">同一本书,各有各收获,亦然。</p> <p class="ql-block">2025第17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