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入夏以来,连云港开发区经历了罕见的干旱与高温,连续多日气温超过35度,连空气都仿佛被晒得发烫。作为一位退休老人,我只能待在空调房里,尽量减少外出。但就在处暑那天,一场久违的大雨终于降临,雷声轰鸣,雨点敲窗,带来一丝久违的清凉。那瞬间,我仿佛被拉回了几十年前的童年时光,那时的夏天,是另一种模样。</p> <p class="ql-block"> 人到七十,总爱回忆过去。小时候的快乐,简单得让人怀念。那时我们住在花果山下的淮盐国有机械厂职工生活区,大院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滚铁环、捉鱼虾、打篮球……每一样都玩得不亦乐乎。那时的我们,没有太多规矩,也没有太多限制,只要玩得开心就好。现在的孩子,被各种课程和电子产品包围,自由自在奔跑的时光,在如今的住宅生活区似乎越来越少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虽然物资匮乏,但思想却很坚定。那时候的教育,强调的是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做贡献。记得在连云港原盐区台北中心上小学时,年级里有“流动红旗”,为了不让班级扣分,大家都自觉遵守纪律,努力读书。不管刮风下雨,泥路多难走,我们都会按时到校。上课不说话、课间不打闹、放学后主动打扫教室,这些都不是被强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荣誉感。每年农忙时节,学校还会组织我们去花果山乡帮忙割麦收稻,大家自带午饭,没人计较有没有报酬。那时候的我们,心里装的是集体,是荣誉,是责任。</p> <p class="ql-block"> 我住在花果山下的猴嘴镇,是淮盐职工的孩子。虽然不用干农活,但帮家里做事是常态。那时没有超市,也没有外卖,买粮、购煤、挑水,都得靠自己。我常常去粮店排队买粮,去煤厂购煤,还会去单位的自来水管处抬水回家。遇到凭票购物,我也会早早去供销社门口排队。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大家都一样,没人抱怨,也没人攀比。</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空气总是格外清新,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阳光洒下来,折射出七彩的光。这样的景象,总让我想起小时候,雨后跑到院子里踩水坑的快乐时光。那时的我们,穿着旧衣服,打着赤脚,却笑得最开心。如今再看这些雨后的植物,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但我们从不觉得苦。因为大家都一样,谁家孩子不是穿补丁衣服?谁家孩子不是穿哥哥姐姐的旧鞋?那时的我们,能吃饱就是幸福。农村孩子吃红薯、玉米糊,我们盐工家孩子虽然每月有定量的米面,但也吃玉米面、高粱面这些粗粮。吃饭时,谁也不会浪费一粒米,碗底总是干干净净。那时候的我们,不懂什么叫“精致生活”,但懂得珍惜,懂得满足。</p> <p class="ql-block"> 秋雨后的绿叶上布满了水珠,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我们小时候那双清澈的眼睛。那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但有最纯粹的快乐。放学后,我们会一起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用粗铁丝做弹弓,用木头刻手枪。这些自制的玩具,能玩好几年,从不觉得单调。那时的轻松,简单却真实。</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厂里或村里放露天电影的夜晚。大家会提前搬着小板凳去占位置,电影开始后,孩子们挤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后还会模仿电影里的故事情节,玩打仗游戏,学做好人,不做坏人。那时候的我们,心中有英雄,眼里有榜样。学校的春游更是我们最期待的活动,大家一起唱歌、爬山、看自然景色,能开心一整天。那时候的我们,没有太多娱乐方式,但拥有最真实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孩子,讲风格、守规矩、懂尊重、有礼貌,重关爱、讲互助。在学校里,一本小人书能传遍整个班级,最后被翻得破破烂烂,但大家都很开心。下雨天,有伞的同学会和没伞的同学一起撑伞,甚至把同学送到家后,自己再冒雨回家,认为这是学雷锋做好事。那时的我们,没有太多个人主义,更多的是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p> <p class="ql-block"> 回想那个年代,铁人王进喜、解放军雷锋是我们心中的榜样。虽然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他们的精神却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有强烈的正义感、为国家的责任心、勇挑重担的力量、朴素的情义观。这些品质让我们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能吃苦耐劳、拼搏向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那时的我们,没有现代儿童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拥有社会的温暖与精神的共鸣。我们的生活很简单,理想很纯粹,成长很扎实。这种精神面貌,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独有的成长印记。</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再看那些盛开的花朵,橙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也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青春与梦想。那时的我们,虽然没有太多选择,但心中有光,眼里有路,脚下有力量。如今的我们,虽已年到古稀,但那份纯真与坚定,依然深藏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