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耳闻</span>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在2000-4500米之间的</span>大凉山,有泸沽湖、螺髻山、马湖、温泉瀑布等美景。于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的夏末,我们前往大凉山,去探寻大凉山的美景和彝族的风俗民情。</span></p> <p class="ql-block">大山中的高架公路。</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地处川滇交界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大体地质构造为褶皱背斜山地,由砂泥岩、石灰岩、变质岩等组成。地表岩石经长期侵蚀和剥蚀,山脊舒缓宽阔,是金沙口、马边河的分水岭。以美姑县黄茅埂为界限,东为小凉山,西为大凉山。北达小相岭,南抵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上正在建设的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岷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峡谷。</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是横断山脉—大雪山的支脉,因山高气寒,故称为凉山。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自古就是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经过嘉陵江、大渡河、岷江和金沙江,终于到达了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马湖。</p> <p class="ql-block">马湖由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大凉山深处一颗深藏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马湖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它的水清澈见底,水质好到可以直接饮用。马湖那宛如画卷的蔚蓝色,加上蜿蜒旖旎的金沙江和彝族风情的村寨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马湖静卧于大凉山腹地,如同一枚被群峰捧在手心的翡翠,澄澈得能照见灵魂。清山影倒浸其中,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山融进了水,还是水吞没了山。</p> <p class="ql-block">正午阳光倾泻时,湖水竟幻化出深浅不一的蓝——近处是琉璃般的透亮,远处却沉静如墨玉。</p> <p class="ql-block">在这海拔千米的高原之上,马湖始终带着亘古的寂美,像一滴天神遗落的泪,映照着彝家儿女炊烟升起的千年春秋。</p> <p class="ql-block">当曙光初破大凉山的脊线,苍青色的天幕便从山巅缓缓褪下。薄雾在彝寨的木楞房间流动,似有生命的云絮,缠绕着炊烟刚刚苏醒的细柱。远山层叠如浪,墨绿与黛青交错的褶皱间,露珠悬在苦荞叶尖欲坠未坠,折射出亿万颗微缩的日出。</p> <p class="ql-block">第一缕阳光正越过山垭口,远处的天泛出一抹淡红,仿佛天神手持火炬点燃了群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曾经长期落后于内地发达地区,一座座“悬崖村”隐匿云端、与世隔绝。2020年11月,曾被称为“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的大凉山整体摆脱了贫困。清晨从住地出发,翻山越岭,前往大山深处的彝族悬崖村。</p> <p class="ql-block">途经村庄,大概是什么喜庆之事,彝族村民在路边支起大锅,风扇降温,大家热情欢快的品尝具当地风俗的坨坨肉。</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青杠村优质脐橙基地。</p> <p class="ql-block">悬崖村,又名天梯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古里镇,悬崖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628米,相对海拔落差达1672米,地形以山地悬崖为主,进村需攀爬钢梯,咱们年老体弱,还是放弃尝试。</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腹地的悬崖村,如同镌刻在云端的绝壁传奇,灰瓦土墙的屋舍仿佛漂浮的孤岛,村民背负山货的身影在垂直的梯道上移动,这些嵌在玄武岩绝壁上的光点,便成了坠落在人间最近的星辰——这是生存的史诗,也是人类在嶙峋山脊上写下的最倔强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千百级藤梯与钢梯交替的天路,从海拔千米的断崖垂落,将彝寨阿土列尔村悬于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如今,悬崖村顶的三个彝族村寨已整体搬迁至山下,由政府出资建造新居,原先的悬崖村只留少数村民经营民宿,物资也再也不需人背肩扛,而用无人机运输,从原始方式一步进入现代数字化时代。</p> <p class="ql-block">从悬崖村出来,车子在大凉山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兜兜转转用了大半天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途经美姑和黄茅梗,天黑时到达谷克德。彝语意为“大雁筑巢栖息之地”,因历史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得益于彝族人民“以雁为神”的自觉保护,谷克德得以千年沉寂,鲜有人至,从而完整地保留了高寒山区山原地带特有的原始生态,可惜巳是夜晚未能一睹真容。</p> <p class="ql-block">次日前往美丽的泸沽湖。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泸沽湖,古名勒得海、鲁枯湖,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草海,水草间游鱼嬉戏,为草海增添无限生机,站在湖边远眺,草海与远山相映,水波荡漾间,一片翠绿铺展至天际。微风拂过草海,掀起层层绿浪,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草海与走婚桥藏着季节的密码。夏季水草疯长如绿色海洋,冬季枯黄成金色地毯,300 余米的木板桥横跨其上,脚下草叶摩擦声与远处湖浪声交织,这里是摩梭男女定情的地方,走在桥上,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草海如茵,泸沽湖的美,让人流连忘返。草海的四季,各有风情,春的生机,夏的繁茂,秋的静谧,冬的纯净。草海之上,轻舟划过,水波不兴,仿佛时间在此停滞。泸沽湖草海,是大地的眼睛,清澈而深邃,映照着世间的美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静卧在川滇交界的群山怀抱中的泸沽湖,宛如一枚被女神遗落的蓝宝石,湖水澄澈得能照见灵魂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在泸沽湖中的波叶海菜花,又称为”水性杨花”它既可作蔬菜食用,也可作鱼类、螺类等水生动物和鸟类的天然饲料,<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其生长的水域环境的污染十分敏感,常常被用作重要的环境指示植物,也</span>是湖上特色的景观。每年的5月至10月,面都会盛开这种由三瓣雪白透明的花瓣,簇拥着黄色花蕊的小白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摩梭人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晨曦初露时,猪槽船划开镜面般的湖面,摩梭人的渔歌在雾霭中荡起涟漪,远方的格姆女神山仿佛披着纱巾的守护神。湖边的芦苇随风摇曳,仿佛在低语着大自然的秘密。山峦起伏,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这里四季皆景,各美其美。春季,踏足湖畔,观平湖倒影,鲜花开放;夏季,乘船而下,嗅雨后清新,见水美草香;秋季,登高望远,品黄叶暖色,望高空雁鸣;冬季,立于阁楼,觉寒冬苍茫,看海鸥迁徙。生活在此,犹如徜徉画中。</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湖水,是天空的倒影。湖水清澈的能看见心底的梦。泸沽湖的风,可以吹散尘世的烦恼。泸沽湖的每一缕阳光,都温暖人心。泸沽湖的每一块石,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湖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泸沽湖的四周群山环绕,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净,泸沽湖的湖水如同一块碧玉,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散发着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这里被称为“东方女儿国”。长期以来,湖畔居住的摩梭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他们沿袭着远古母系制遗风,摩梭家园、“达巴”宗教、“成丁礼”等民俗风情,且代代相传,创造出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色明显的摩梭文化。</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夜晚,星空璀璨,仿佛触手可及。点燃湖岸的经幡,摩梭人家的炊烟与湖上晚霞交融,夜空降临时,繁星坠满湖面,岸边的篝火倒影与银河连成一片,仿佛人间与天堂在这片水域完成了亘古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泸沽湖,薄雾轻绕,宛如仙境般宁静。湖面上的小船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湖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湖边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那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水宛如梦境,水性杨花在湖面摇曳,猪槽船划开碧波,摩梭人的故事在水光山色间流淌,可谓是:人间净土心之所向。</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王妃岛,安静地躺在湛蓝的湖水之中,远远望去,水天一色,岛屿倒映在湖水中,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该岛因摩梭末代土司喇宝臣的汉族王妃肖淑明曾长期居住于此而得名,现存王妃府遗址博物馆展示其生活用品、信件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1943年左所末代土司喇宝臣在此修建别宫安置其汉族王妃肖淑明。肖淑明16岁从雅安远嫁至此,历经土司政权更迭,推动汉语教育普及并参与政务决策,被后人称为"当代文成公主"。2006年经地方政府批准,岛屿更名为王妃岛以纪念这位特殊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星星点点的“水性杨花”铺满湖面,湖水清澈得仿佛能洗净灵魂,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让人沉醉在这片纯净里。</p> <p class="ql-block">当猪槽船归航的剪影滑过被晨曦浸透的水道,恍若航行在天地相接的幻境。</p> <p class="ql-block">螺髻山因山形酷似“女人头上青螺状之发髻而得名。自汉代就一直是佛家圣地。螺髻山九十九里,百瀑谷自然天成、林木葱郁、飞瀑流泉,溪水在山谷中飞速而下,瀑布成群且形态各异。此外,温泉瀑布从半山腰中喷溢而出,在岩石上激起一层层的浪花,人们不仅可远观,更可身临其中与温泉瀑布亲密接触。温泉中有几处天然洞穴,时而狭窄时而宽敞,当温泉水从头顶泄流而下时,又是另一种风景。</p> <p class="ql-block">溶洞温泉,有许多小小的洞穴温泉,里面别有洞天,就像是一个个水帘洞,有些只能单人穿行,新颖有又刺激,非常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里位于四川凉山州,是“世界最大的温泉瀑布”。这里由上百个大小不一的温泉瀑布组成宽达200余米的瀑布群,其中最壮观的瀑布落差高达50米,40℃的温泉水从半山悬崖飞泻而下,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温泉瀑布群由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温泉瀑布形成一个宽达200余米的瀑布群,最瀑布落差50米,40℃的温泉水从半山悬崖上飞泻而下,瀑布流经处形成一个非常壮美的石钟乳群,石钟乳又形成无数个天然水潭,水潭有大有小,有深有浅。</p> <p class="ql-block">此外,温泉瀑布从半山腰中喷溢而出,在瀑布自己形成的泉华岩上激起一层层的浪花,不仅可远观,更可身临其中与温泉瀑布亲密接触。温泉中有几处天然洞穴,时而狭窄时而宽敞,时而温泉水从头顶泄流而下,温泉水位几近洞顶,人可抬头贴洞穴顶壁通过,是另一种风景。</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里(别称:螺髻九十九里旅游景区、螺髻九十九里瀑布、大漕河瀑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乔窝镇,是螺髻山核心景区。还有着保存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里”2013年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温泉瀑布”,也被国家旅游协会评定为“最美温泉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挂壁温泉,是温泉景区内最壮观最有特色的瀑布,像是一个天然的无边温泉泳池,与景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是世界唯一的挂壁温泉。</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里温泉是温泉群岛,螺髻山的雪水融化后在温泉瀑布上游50米处形成一个活水湖,该水四季冰凉刺骨。而温泉仿佛是地底下的水被煮沸了,喷涌而出形成六个小岛,岛上可以泡温泉,岛内还有洞穴温泉,水火在这里相融,感受到冰火两重天。</p> <p class="ql-block">与普通温泉不同,此处温泉水无异味且可直接饮用。泉水中富含的氡元素和偏硅酸已达到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具有疗养功效。</p> <p class="ql-block">螺髻九十九里景区最高峰海拔4359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由百瀑谷、螺髻第一峰、云端之上、原始森林四大景观群组成;距离以西昌市南约45千米,集观赏、娱乐、养生于一体,是难温泉浴场,其水温常年保持39℃,泉水无色、透明、无味。</p> <p class="ql-block">在螺髻九十九里不仅可以泡温泉,还可以欣赏美景。站在峭壁上的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山谷,居高临下,视野豁然开朗,整个山谷美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整个温泉区可按高低落差分为高、中、低三个温泉群。高区温泉群是温度较高温泉,水质清澈。中区温泉群由几个独立的温泉池构成。低区温泉群是景区最大的亮点所在,最美的,最震撼的,最丰富的瀑布群都在这里,同时也是人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最震撼的体验就是瀑布下的温泉,一边泡温泉一边看美景,有种古装剧中在瀑布中修炼武功天人合一的既视感。由于瀑布是叠瀑形式,打在身上力度刚好合适,像是天然的按摩院。</p> <p class="ql-block">大石板古村的西昌灵鹰寺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一座清代风格佛教寺院,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1995年被列为西昌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以三教合一、建筑彩绘和神鹰传说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灵鹰寺作为西昌市文物保护单位,其门口最显著的特征是狻猊雕像。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在佛教文化中被视为护法神兽,常以威武形态立于寺庙入口处,象征守护佛法清净。</p> <p class="ql-block">灵鹰寺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完美保留了清代的传统。寺内以佛教的黄色为主色调,彩绘艺术融合了皇宫和玺式的龙纹彩画与民间传统彩绘,展现出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代的灵鹰寺,历经沧桑,却依旧保持着川西藏区建筑的原汁原味。走进这里,就像穿越了时空,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灵鹰寺坐南朝北,三进布局,正面是一副古色古香的木刻楹联“存心不愧浑如烛,本念无私即是香”。里边设有“无极殿”“地藏殿”“大佛殿”“观音殿”“关帝殿”“韦陀殿”“祖师殿”等殿堂。“无极殿”对面是可容近千人的戏台院坝,戏台保存完好,除了演戏、放电影外,供有以老虎为坐骑的“武财神”赵公明铜象。</p> <p class="ql-block">走进寺内,三教合堂的场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供奉着儒释道三教的神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与融合。寺外的橘黄色墙壁边,众多美女在此摄影留念,银钗翠袖,成为了灵鹰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这寺啊,颜色搭配得那叫一个大胆!橙墙配青瓦,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简直就是色彩搭配的教科书。来这里,说不定你的心情也能“心想事橙”哦!</p> <p class="ql-block">古石板村。</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前往大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p> <p class="ql-block">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作为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西昌发射场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西昌发射场地处山区,是全球十大发射场中气候条件最为复杂的发射场之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当日正巧有发射任务。</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7日16时5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p> <p class="ql-block">整流罩。</p> <p class="ql-block">火箭发动机。</p> <p class="ql-block">玉兔月球车。</p> <p class="ql-block">常娥一号外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世界第一深埋高速公路隧道是中国四川省峨汉高速公路的大峡谷隧道,穿越中国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与乐山市金口河区,连接峨眉山市至汉源县。埋深数据:最大埋深1944米(山顶至隧道顶部垂直距离),为目前全球高速公路隧道之最。</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峡谷位于四川乐山,是长江三峡的"孪生兄弟",以险峻奇绝著称。峡谷全长26公里,最大谷深达2600米,最窄处仅50米,两侧绝壁千仞如刀劈斧削。</p> <p class="ql-block">成昆铁路蜿蜒穿行于深谷之中,全国唯一的隧道火车站关村坝站镶嵌其间,白熊沟飞瀑似银练垂落,更有桌状平顶山大瓦山巍然屹立。作为国内唯一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峡谷景区,其原始壮美的地质奇观与铁道兵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被誉为"地质天书,人间绝色"。</p> <p class="ql-block">2600米深的峡谷如大地裂开的伤口,大渡河奔腾的碧水与玄武岩崖壁交织成地球亿万年演化的史诗”,峡谷两侧裸露的岩层纹理被称为“打开的史书”,记录着10亿年地质变迁。</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裁山,铁轨缝光阴,成昆铁路穿行于绝壁之间,铁轨与2600米深的峡谷形成时空对话,铁道兵博物馆锈迹斑斑的钢钎铭刻着“每一公里铁路埋葬一位烈士”的悲壮!</p> <p class="ql-block">晨雾锁千仞,水墨泼长峡,清晨雾气笼罩峡谷,峭壁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大渡河水声与岩壁回响交织成地质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大凉山深处,群山巍峨,曾<span style="font-size:18px;">泥土垒成的低矮房屋散落在山间,索玛花开得寂静,这里的艰难,仿佛被时代遗忘,曾</span>是贫困最坚硬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然而,一股坚定的力量终将叩响山门,脱贫攻坚的号角如同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山谷。扶贫不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如动脉般向大山最深处延伸,打通了与外界的血脉;一座座坚固的安置房拔地而起,取代了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明亮的玻璃窗映出了崭新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希望的种子被播下。山坳里,农业专家带来了适合高寒山区的特色作物,漫山遍野的苦荞、三七、花椒和果木成为绿色的财富;彝家绣娘手中的针线,连同精美的民族服饰,通过电商平台飞出了大山,为大山中人们换回了实实在在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大凉山,索玛花开得更加绚烂。它见证的,不仅仅是屋檐的更换、收入的增长,更是一场深刻的命运蝶变。从苦熬到苦干,从闭塞到开放,从迷茫到自信,大凉山人的眼神里,有了前所未有的光。那光,是摆脱贫困后的尊严,是迈向乡村振兴的底气,更是一个民族时代跨越的辉煌印记。</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6日编辑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