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关于婆媳相处的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经久不衰话题。有关婆媳关系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人们崇尚“好婆婆”,唾弃“恶婆婆”。渴望婆媳之间相亲相爱、和平相处。近日播出的电视剧《生万物》中,那个不起眼的“大脚娘”用她的温厚和包容,温暖了万念俱灰的“绣绣”的心;用她的坚韧和顽强给屡遭挫折的“绣绣”撑起了腰杆。剧中以原生态的生活细节、朴实细腻的情感表达,塑造出一位平凡感人的农村“好婆婆”形象。她也是我看过的,所有婆媳题材作品中,最让我动容的“好婆婆”。</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的相处是一个家庭一个样,永无标准答案。</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大脚娘”只不过是生活在贫困线上农村女人。她勤劳、善良、坚韧、朴实。用自己的双手操持着家,默默付出。</p><p class="ql-block"> 她知道自己男人,一辈子心心念念的是“把祖上留下十八亩地变成二十亩地”。她吃糠咽菜,一心想着攒钱买地,帮男人圆梦。</p><p class="ql-block"> 当她看到邻居“铁头”家,因为失去土地,娘俩寻死觅活时。触动了她那颗同情、善良的心。这个长期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弱女人,竟敢壮着胆子,准备从男人枕头底下偷出地契还给人家。因为她不忍心看着乡里乡亲的挨饿、受穷。</p><p class="ql-block"> “大脚”听说“绣绣”被马子掳走,他不顾一切地钻到土匪窝里,救出了“绣绣”(他明明知道绣绣心里就没有他)。他质问她的未婚夫为何不去救“绣绣”。“大脚”善良和勇敢的品质一定源于他母亲的影响(他父亲太抠门、自私)。</p><p class="ql-block"> 显然,在她成为好婆婆之前,她就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一个老百姓口中的“好人”。 她骨子里有着中国传统劳动妇女最美好的品质——相夫教子、勤劳、善良。她是整个家庭稳定、和谐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被“宁”家放弃、被“费”家嫌弃的“绣绣”赌气嫁到“大脚”家时,左邻右舍投来鄙夷的目光;“大脚爹”则完全不顾儿子的感觉,盘算着用“被马子坏了的绣绣”交换到更多的陪嫁——十五亩土地。</p><p class="ql-block"> 此时,只有“大脚娘”既可怜“绣绣”,又担心儿子嫌弃。当她得知“大脚”喜欢“绣绣”时,脱口而出:“噢,你看着好,那俺们没说的了”。她不顾世俗的眼光,支持儿子用八抬大轿把“绣绣”抬回家。看着“绣绣”,像捡到了宝一样,高兴地合不拢嘴。真心替儿子高兴。从心底里接纳这个儿媳妇。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户人家的“绣绣”要用盐刷牙时,抠门的“大脚爹”冷嘲热讽、骂骂咧咧,一百个不愿意。“大脚娘”却二话不说拿出盐罐子递到“绣绣”面前。</p><p class="ql-block"> 没要来陪嫁的“大脚爹”成天看着“绣绣”不顺眼,百般挑剔。“大脚娘”则怒怼到:“咋?没有陪嫁就不让吃饭,也不给好脸子?”</p><p class="ql-block"> 当家里唯一的盛水的缸,绣绣拿来洗了澡时,彻底激怒了“大脚爹”。“大脚娘”怕“绣绣”受委屈。情急之中,冲着他爹喊道:“俺绣绣的脚底板比你的老脸都干净”。虽然是一句气话。但让“绣绣”这个初来“封家”的外姓人明白了,婆婆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避风港。</p><p class="ql-block"> “ 大脚娘”明事理、不偏袒。她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维护媳妇,成为小两口感情最坚定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 自从“绣绣”来到封家,“大脚娘”就一口一个“闺女”“俺绣绣”地叫。她是真心地把“绣绣”当成了亲闺女。</p><p class="ql-block"> 她看着三天没吃饭的“绣绣”心疼,拿出存了半年都舍不得吃的白面,做了一大碗面条递给“绣绣”。还把炕烧得热热呼呼的。</p><p class="ql-block"> 天气冷了,还惦记着找好看的鞋样,给她的“绣绣”做双棉窝窝。</p><p class="ql-block"> 当得知“绣绣”怀孕后,马上就不让“绣绣”干重活。还让她多吃稠的,而其他人吃稀的。</p><p class="ql-block"> 当“绣绣”因流产而伤心时,她也心疼得值哭。慌乱地抹两把眼泪后,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炖了汤,轻轻地端到炕前喂“绣绣”喝。</p><p class="ql-block"> 显然,“大脚娘”对“绣绣”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她的一举一动都温暖着绣绣的心。这哪里是婆媳,更像是母女。这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亲情让人无不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 “大脚娘”是个大字不识、没啥文化知识的农村妇女,她的手上沾着泥土,脸上刻着岁月的沟壑,眼神里却闪烁着理解与智慧的光芒。 她尊重和支持小两口做的每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当“绣绣”决定学习编蓑衣时,她高兴地手把手教。娘儿俩坐在院子里,一边编着蓑衣,一边唠着家常。还不时地夸奖“绣绣”的手巧。</p><p class="ql-block"> 当“绣绣”把一个独角牛买回家时,抠门的大脚爹一脸的嫌弃,不肯付钱。大脚娘则极力表示出对这个独角牛的喜爱。实际就是暗示大脚爹,儿媳买回的这个牛,留也得留,不留也得留。</p><p class="ql-block"> 当“绣绣”想利用种药材,增加家庭收入时。“大脚爹”气急败坏地阻拦。他的意识中,庄户人家的地里只能种粮食。不理解、不支持年轻人的想法。“大脚娘”也不见得理解儿媳的做法,但她选择了尊重和支持。她带着“绣绣”去山里挖丹参苗来试种。她支持儿子开出荒地,满足“绣绣”种药材的愿望。她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家庭智慧不在于掌握多少文化知识,而在于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的理解、支持与付出。</p> <p class="ql-block"> 这个扎根于土地的农村婆婆,深深地懂得,媳妇好、儿子就好;儿子好、这个家就好的最简单的道理。她与儿媳“绣绣”之间那种相互扶持、彼此理解的婆媳关系是《生万物》中一抹靓丽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她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好婆婆”的深刻内涵。我们喜爱“大脚娘”,也正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理想中婆婆最好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给“好婆婆”的定义又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新一代家庭往往更注重独立性和私人空间。婆媳之间虽然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好婆婆要懂得尊重晚辈、与小家庭要有边界感。不能随意干涉他们的生活决策。比如在大到房屋装修风格、育儿方式、财务安排,小到作息时间、穿戴打扮、洗衣做饭等方面,给予建议但尊重最终决定权。适当的距离感反而能让关系更亲密和谐。</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看过一部海清主演的电视剧《双面胶》,剧中婆婆传统思想严重,看儿媳样样不顺眼。试图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响改造上海媳妇,她的那些思想与儿媳现代的生活方式完全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摩擦不断升级,俩人变得水火不融。一场婆媳大战就此上演。</p><p class="ql-block"> 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两种文化的结合。处理好家庭关系确实是一门学问。这中间需要反复磨合。沟通是磨合关系的润滑剂。电视剧《婆婆遇上妈》中,婆媳之间、亲家之间由于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沟壑。缺少了沟通的婆媳之间的矛盾愈加激化,大可和罗佳原本单纯的爱情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现代的婆婆最好有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社交圈子。不要将全部情感重心放在子女身上。这样不仅自己活得更精彩,也不会给年轻人造成压力。在子女需要时适当提供帮助,但也要懂得适时退出,让年轻人有自己空间。</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婆婆像上班一样,天天去儿媳家收拾家务、洗衣做饭,自己疲惫不堪不说。反而引起儿媳诸多不满。从而产生和加剧婆媳矛盾。</p><p class="ql-block"> 听别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家庭有了孙子后,婆婆屎一把、尿一把地帮着带孩子,把儿子的小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里里外外一把手,大事小事做决定。以至于,小孙子疏远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奶奶最亲。她还逢人便说:“孙子和我亲着呢,比他爸妈还亲。”殊不知,她已经给孩子造成的永久的感情缺失。儿媳妇在忍无可忍时怒吼到:“你太过分了,在法律上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你是谁啊?你没有权利干涉孩子的事!”。婆婆气得住进了医院。出力不讨好,一肚子的委屈。显然,她“越权”了。在小家庭中,她错把“配角”当“主角”了。用一句戳心窝子的话说——那是儿子和媳妇的家,你得靠边站。</p><p class="ql-block"> 你不要看不惯他们不打扫卫生,把家搞得像乱猪窝一样;你不要看不惯他们乱花钱,不知道节约;你不要看不惯他们不做饭,成天吃外卖;你不要看不惯他们出门就打的,放着便宜的公交不坐;你不要看不惯他们在经济上AA制,不像一家人;你不要看不惯他们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你始终要明白,你代表的是过去和落后,他们才是未来和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大多数婆婆已经觉醒,她们已把自己从家务活动中解放出来了。上老年大学、唱歌跳舞、摄影旅游、聚会活动......秉承着要保持自我与适度参与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婆媳关系应该是两条既相邻又独立的河流,各自奔流又相互滋养。在交汇处孕育出更广阔的水域。</p><h5><br></h5><h5> <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好婆婆”——她不是完美的神话,而是一位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学习、用真心搭建婆媳之桥的智慧长者。</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