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抗战遗址】 二战最后战场

老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昵称:老武</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031445</p><p class="ql-block"> 探秘景点:东宁要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宁,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79公里。二战时期,侵华日军为了防止前苏联进攻,在此修筑了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始建于1933年,主体工事建于1934年至1937年,后续修建持续至194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勋山阵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三岔口镇南山村北2公里的勋山上,</span>是东宁要塞中的一个中型要塞,它占地5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修建要塞,日本从中国山东、河北、吉林榆树等地用欺骗手段招募劳工,还有一些是中国战俘。前前后后共有17万名劳工参加了东宁要塞的修建。中国劳工和战俘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劳工死于非命,有的还被日军残酷地杀害,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地区内就发现有大小坟包一千多个。</p><p class="ql-block"> 图片原为炮口,现改为景点出入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塞建有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排水沟、蓄水沟、暖气管道、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p><p class="ql-block"> 这是勋山要塞示意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暗堡的隧道之后,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座迷宫,一条条甬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塞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构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向北山的台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绞车道,用于向洞内火力点运送弹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较窄的甬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官宿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炮阵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伙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塞甬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集结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兵室,用于屯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战指挥室是要塞最高作战指挥机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塞遗址中有“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陈列馆”。馆内以大量的实物和照片向人们揭示了当年日军的罪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签署的雅尔塔协定,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发表对日作战宣言。</p><p class="ql-block"> 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三路对东宁要塞进攻,日军大部分向吉林方向溃退,一小部分日军则留在要塞中。</p><p class="ql-block"> 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投降后,由于日军的通讯全部中断,据守在东宁要塞中的日军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仍然顽固抵抗。后来,苏军用飞机将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从牡丹江接来,让其进入东宁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使日军完全放弃抵抗,打着白旗走出要塞。</p><p class="ql-block"> 到8月30日战斗基本结束。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宁战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战。</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题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攻克东宁要塞的战斗中,有1500多名苏联红军将士牺牲。陈列馆前为和平广场,广场上矗立着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菲尔索夫•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是烈士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1925年生于梁赞州普佳京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受过中等教育,在集体农庄工作过。1943年起参加苏联红军,曾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1日,他第一个突入敌人的永久火力点,并在弹尽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抢眼壮烈牺牲。他被授予“苏联战斗英雄称号”,荣获“列宁勋章”。他被安葬于滨海边疆区十月区波尔塔夫卡镇。在海参崴一条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上,人们为其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同时,在他的故乡有一条以其名字命名的街道。他的名字将永远被載入史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宁要塞历史陈列馆占地1500余平方米,共收集有500多件侵华日军侵略中国的证物和4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物品不仅是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的实物资料,也是进行近代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教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勋山要塞入口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为东宁要塞题词“勿忘国耻、强我中华”,道出了每个参观者的心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