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水谣里的世界遗产--土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下行摄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摄影:西窗呓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顷地,万间楼,文封阁老武封侯。人间富贵食无尽,世上荣华难到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难到头,不到头,徒增多少是哀愁。江山图画赋云水,恬淡人生多自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喜欢那首词,这是一位佚名古人所作之词,《云水谣 · 王侯谣》,你细细品读,这首词是不是内涵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喜欢《云水谣》这个词牌子,所以也很喜欢“云水谣”这三个字,不仅有诗意,还有些浪漫。只为这名字,也想去云水谣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几年了,不看电影,也不看电视,后来从资料上才知道,这云水谣原来的名字叫长教村。也听说有一部叫《云水谣》的电影在这里拍过外景,因为这部电影火了“长教村”,便将村名改作“云水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南行规划里,早将这个地方也划作必去之地。巧的是云水谣里还藏匿着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无论如何也必须走一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行出发前已经规划好了路线图,朋友却告诉我说这云水谣没啥意思,别去了。我是个有主见的人,轻易不会被他人的观点左右,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各异,想看的东西也不同。于是和朋友乘飞机出发,南下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下的第十站便在南靖住了下来,因为自由行,乘早上火车到达南靖虽然入住时间挺早的,也没想直接去云水谣景区,便在县城休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县城离云水谣景区乘坐公交车有一个小时路程,第二天乘坐第一班车去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水谣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核心景区之一,这里自然风光优美,千年古榕树群、奇特的土楼建筑、千年历史古道,一条小溪流水潺潺,以小溪为界,两岸有坎下村、官洋村、璞山村三个自然村几乎连成一片,行走在景区内很难看出哪儿是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景区,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边景色,只几分钟便看到一座方形土楼。土楼前面是一个水塘,没有风,水平如一面蓝镜,没有一丝涟漪,倒映着对面的一座小楼,画面唯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是看到的第一座土楼,看得便仔细一看些。土楼有四层,三四层有窗,大门上方被岁月侵蚀的不那么白的一条横带上,“毛主席万岁”、“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等曾经的“红海洋”痕迹依稀可见。大门两边一些老年人悠闲地坐在墙边晒着太阳,门右侧墙上一块木牌上的“进士楼”三个字还是挺耀眼的。此楼于1908年被洪水冲毁,1931年由简协邦、简放林两人重建,由于简放林祖父简逢泰中进士,遂改原名“得和楼”为“进士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进入土楼浏览一下内部情况,门内有几个老妇把守着收费,一位十元。衬周边无人,悄声和老妇讲价五元行不?老妇略微深思对我说道,你可别告诉别人。于是扫了十元钱和朋友进入土楼天井,看看楼院后,登上四楼,沿走廊绕行一圈。</p> <p class="ql-block">进士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逛完进士楼出来,又去了进士楼旁边的另一座圆形土楼---翠美楼。这座内通廊式圆土楼规模也不小,楼龄103年,坐北朝南,共四层,每层34间房,四部楼梯。</p> <p class="ql-block">翠美楼</p> <p class="ql-block">翠美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土楼出来,顺着人流沿清溪向景区深处漫游。云水谣不仅有深厚的客家文化,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形成独特的山水画卷。这里除了53座土楼,还有一条古道,13棵千年古榕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水谣古道,又名古幽道,全长10余公里,以鹅卵石铺就,曾是古代漳州至龙岩的商贸要道。古道就像时间的长廊,总会留下千百年历史的蛛丝马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元至正十八年,有位贤德之人叫简德润在长教教书开基,率众乡亲沿长教溪建了两公里古道,后扩展至十公里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溪的木栈桥、必应宫、古戏台等遗迹,再现明清商旅往来场景,电影《云水谣》中男女主角邂逅的经典片段便取景于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必应宫必应宫建于1732年,即清朝雍正十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必应宫内供奉城隍夫人神像。相传患有黄肿病久治不愈的村民简启正求药后病除,简氏族长便将城隍夫人的香火请到古镇,建必应宫,安置城隍夫人神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溪边13棵千年榕树如伞如盖,枝繁叶茂,是福建最大的古榕群,最大一棵树冠覆盖近二千平方米,需十人合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溪边中部有一座门楼,上有“潆洄”二字题匾,“潆洄”意为“流动曲折貌” ,表明房主人对选址在溪边、拥有水景的一种赞叹和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朋友在小溪的跳桥处游览后,不再向深处游走,顺路返回,去看世界遗产的和贵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云水谣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土楼中的一个 。和贵楼是土楼王国中最高大的方形土楼,楼高5层,前楼高17米,后楼高近18米,每层28间房屋,底层夯土墙厚1.4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朋友在小溪的跳桥处游览后,不再向深处游走,顺路返回,去看世界遗产的和贵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是云水谣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土楼中的一个 。和贵楼是土楼王国中最高大的方形土楼,楼高5层,前楼高17米,后楼高近18米,每层28间房屋,底层夯土墙厚1.4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资料介绍说,和贵楼是建在一片沼泽地上。300年前并没有先进的建筑技术,在沼泽地上建高楼,有些不可思议。据说初建第一层时因负荷过重,地基下沉倒塌,而楼主简次屏没有放弃,他又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伐直径20厘米的松木200多根,用来打桩铺垫,外墙用卵石砌一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十厘米。楼夯筑到四层后停工一年,等楼基稳固后又建了第五层,历时三年,耗银一万五千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水谣另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楼叫怀远楼,是旅居缅甸的简氏16世孙简新喜兄弟献资,于1905年开建1909年建成。怀远楼是福建土楼中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双圆环土楼 。</p> <p class="ql-block">进士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怀远楼为四层的圆形楼,直径42米,每层34间,楼内设有四部楼梯。怀远楼地理环境优美,夯土和建筑技术高超,富有内涵 。大门上一副藏头对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怀以德敦以仁藉此修齐遵祖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毓人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联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中心内容德与仁,下联则展现了道家的山水自然观,可谓相得益彰。建楼主人希望子孙后代都要行君子行为,继承先辈的高尚品德,才能成就大业,家族也才能世代兴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9年,云水谣古村被评选为第二批“中国景观村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1年,云水谣古村所在的福建土楼(南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8年7月7日,包含和贵楼、怀远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翠美楼</p> <p class="ql-block">进士楼</p> <p class="ql-block">进士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