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三十九)

舞动青春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和丈夫烧锅炉,遇上煤气爆炸</p><p class="ql-block"> 2000年金秋十月,我辞去了砸焦炭的临时工作,回到矿上水电队准备冬季供暖。刚分班两天,就接到矿上通知:工作10年以上的临时工统一办理辞退,补偿标准为每工作一年发放一个月工资。我正好符合辞退年限,就这样离开了矿上水电队。</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们接到了巨海焦化厂张主任的通知,希望我们继续承包焦化厂的烧锅炉工作。</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巨海焦化厂,新、旧焦炉与选煤厂正式投入生产。后勤部机关、食堂、车队、机修厂及各岗位的员工和领导干部,就有两百多人。整个焦化厂一片繁忙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次承包的是一台烧煤气的蒸汽锅炉,配置有操作室和操作台,锅炉所有电源设备与操作台连接,烧锅炉只需在操作台上操控即可。每月工资1300元。主管锅炉房的有张主任、闫厂长、罗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张主任要求锅炉房二十四小时不离人。我们考虑到还要兼顾派出所的锅炉。丈夫单位还要工作,忙不过来怎么办?丈夫急忙说:“我去找人顶替派出所烧锅炉。”说着,便去找来了一位打临时工的老乡,愿意接手派出所烧锅炉的活儿。</p><p class="ql-block"> 我矿上的工作辞退,派出所的锅炉有了人接替,丈夫在原单位的工作照常,我独自二十四小时守在焦化厂烧锅炉也没问题。而且烧煤气锅炉比之前烧煤轻松。心里暗自兴奋。可那时我根本没意识到,煤气锅炉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更没想到后来会发生煤气爆炸,丈夫被烧伤……</p><p class="ql-block"> 上班第一天,丈夫和工友们一起处理锅炉设备的收尾工作……我负责打扫操作室卫生,搬来梯子,用抹布把墙壁、窗户玻璃和操作台都擦得干干净净,又找来报纸和浆糊,把墙壁重新糊了一遍。一番收拾后,整个操作室变得敞亮整洁,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推着平车运来沙子和水泥,搅拌均匀后,用一把破菜刀当抹子,花了半天时间把大门外两台茶炉周围的地面抹得平整光滑。工人们路过时,都竖起了大拇指夸赞:“四川来的就是能干,干活干脆利落,南方人真能吃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日的准备工作,我们在操作室门外搭了个炉灶做饭,又在操作室里支起了一张床,从家里拿来部分生活用品,以厂为家,住进了锅炉房。</p><p class="ql-block"> 锅炉在罗总工程师的带领下,维修工们完成了设备安装、检查和检验,确认合格后,正式点火开炉供暖。</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台四吨蒸汽锅炉在运行中,电机和风机不停地转动,煤气火焰在炉膛里循环燃烧,锅炉蒸汽和温度始终上不去。加上供暖范围广,焦炉生产车间还需要用蒸汽“打焦油”,导致供了生产就供不上办公楼暖气。维修工们多次检查处理,也没能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厂里专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锅炉房的供热问题以及改造方案。第二天,罗总工程师和闫厂长,带领维修工们到锅炉房改造煤气管道。他们先关掉主管煤气阀门停炉,然后在罗总工的指挥下,把原有的管道拆卸后,重新焊接安装。锅炉房里除了厂长、工程师和维修工,还有不上班的闲杂人等,七嘴八舌地围观看热闹。</p><p class="ql-block"> 大家忙活了一上午,煤气管道改造终于完成。罗总工在一旁指挥点火,我赶紧找来长长的点火工具,绑上棉纱、浇上机油,拿到大门外的茶炉上点火,按照安全操作流程,应先关闭煤气阀,再把火种放入炉膛后,再打开煤气。</p><p class="ql-block"> 可就在我去点火的时候,丈夫突然发现煤气阀还没有关闭,急忙拿着扳手正在关闭阀门。就在这时,我已经点着了火,正往锅炉房走去。火刚拿到大门口时,炉膛里散发的煤气突然顺着大门口涌出来,吸住了我手中的火焰,窜回炉膛,“嘭”的一声巨响,锅炉顶上的混凝土裹着耐火砖瞬间垮塌,砸的满地。</p><p class="ql-block"> 万幸的是,锅炉两边没人,没有造成伤亡事故。但炉膛里爆炸的煤气火焰直接冲到了丈夫脸上,把他的脸烧得焦黑,头发被烧掉,衣服也烧烂。在场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吓出了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 厂里的领导和岗位工们听到爆炸声,纷纷跑锅炉房看现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幸亏没出大事,锅炉两边没人,算是躲过了一场灾难。</p><p class="ql-block"> 张俊青“总经理”立刻安排人开车把丈夫送到工人村矿医院,办理住院手续,还派了人陪护。厂里马上请来了包工队抢修锅炉。我在锅炉房配合抢修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丈夫住院才三天,就急着要求陪护打车把他送回了锅炉房。他面部烧伤破皮、红肿,眼睛眯得几乎看不见光,嘴唇肿得翘了起来,吃饭喝水都得要我喂他。工友们看到这一幕,打趣道:“老王,看你老婆对你有多好!”丈夫眯着眼睛,微微一笑说:“老婆你辛苦了,等我好了,一定好好体贴你。”</p><p class="ql-block"> 丈夫经过一周的治疗,面部、眼角和嘴唇的红肿渐渐消退,生活自理。而锅炉在罗总工的指挥下,包工队的抢修、维修工的检查、检验合格后,重新点火运行供暖。</p><p class="ql-block"> 丈夫身体好转后,我们开始轮流值夜班,时刻观察着水位表,水位低于标准水位线就必须及时补水。可轮到丈夫值班、我休息时,他总是粗心大意。要么就是锅炉缺水,要么加水太满。常常打开水泵就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有好几次,我突然醒来去查看,发现锅炉水位表的水已经满了,水泵还在转动,补水箱里的水溢出来,流进了地下室,正在运行的循环泵和电机都淹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赶紧停炉,用抽水机把地下室的水抽干后,再找来维修工检查处理,更换电机后才能重新开炉运行。</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跑水,地下室的积水已有半人深。我担心领导发现因跑水淹了循环泵、烧坏了电机而罚款,我就先把水抽干,再从锅炉房外面弄来一些煤灰和煤面混合,撒在循环泵和电机上蒙混过关。</p><p class="ql-block"> 每次遇到电机被烧坏,我跟闫厂长反映,他总会说:“烧电机不是你们烧锅炉的问题,是安装设计不规范,烧坏多少台电机都跟你们没关系。”闫厂长还经常在干部会上帮我们说话。幸运的是,整个冬天下来,虽然烧坏了五台电机,也没有被处罚。还多次得到厂领导的表扬和工友们的好评。让我欣喜万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锅炉房位于焦化厂的中心位置,对面就是选煤厂。厂里的员工大多来自古交、雁门、加乐泉及附近村庄,住宿办公楼职工宿舍,大部分本地人骑自行车上班。多数女工习惯从家里带饭,中午吃饭时,就到我们锅炉房的炉灶上加热。所以每天中午,锅炉房就成了女工们的“临时饭堂”。大家围在一起,分享着不同风味的饭菜,说着南腔北调的俗语,有说有笑,相处融洽。</p><p class="ql-block"> 工友们下班时,自行车没气了,就到锅炉房来打气,我们家的气管子渐渐成了“公用品”。大家相处热情随意:茶炉没热水了,主动帮忙加水烧开;工作上不分工种、不分你我,互相帮忙照顾。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温暖。</p><p class="ql-block"> 如今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那些苦与乐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手机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