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六盘山

广祥

<p class="ql-block">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重要山脉,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价值。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山势高峻,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山间谷地海拔3000米,形成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今天我们走了祁连山东延一小段。</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从明天开始我们将进入返程归途了,一路走来西瓜3角8分一斤的时候买西瓜,土豆8角一斤的时候买土豆,鸡蛋5角一个的时候买鸡蛋,就这样我们一边买,一边做,一边吃,吃过了米饭、馒头、水饺、面条、凉拌、炒菜、炖猪肉、炖骨头、涮羊肉。虽然钱没多花,但人吃的比原来结实多了。</p> <p class="ql-block">兰州,简称“兰”“皋”,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陆域版图几何中心,南北群山环抱,黄河穿城而过,形成“两山对峙、大河中流”的独特风貌。我们在兰州住两宿,游览了十几个景区,每天平均步行两万步以上。</p> <p class="ql-block">兰州水墨丹霞景区内的地质展览馆,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图文、标本、模型等形式展示了水墨丹霞的形成原因、地质特征、文化内涵等内容,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地质奇观。展馆不大,但我们通过观展初步了解了水墨丹霞的形成过程,知道一亿五千万年的地质变化。</p> <p class="ql-block">街亭古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新石器时代晚期,成为街亭古镇,这里后来成为物资集散的街市,商贸活跃,同时因地处陕甘川交通要塞,成为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冲。唐代前期形成小城镇,构筑城墙、城门及城门楼阁,形成东北十字街道。晚清时期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街亭这个地方葡萄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山地鲜食葡萄种植基地。以巨峰葡萄为主打品种,此外还引进了阳光玫瑰、中国红玫瑰等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巨峰葡萄果粒大、甜度高、耐储运,深受市场欢迎。葡萄园口有50多家摊位,现摘现卖,我们买了一些,囗感很好。</p> <p class="ql-block">街亭崇福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街亭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刹。崇福寺始建于唐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寺内曾出土刻有“弘道”二字的唐砖,印证其始建年代。历史上历经多次重修,融合了唐、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寺庙依山而建,呈三重结构。上部为杏林观,包含凌霄殿、真武殿;中部为崇福寺主体,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前院为纪信将军祠,与山门牌坊相呼应。寺内现存唐代莲花柱础、清代彩绘藻井等文物,2002年复刻的《玄秘塔碑》也静立廊下。崇福寺是佛、道、儒三教共栖的场所。寺内既有佛教的大雄宝殿、天王殿,也有道教的玉皇殿、药王殿,还有城隍庙等儒教建筑。三教信仰在此和谐共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此结庐而居,留下“东柯好崖谷”的诗句。寺旁的杜甫草堂遗址与寺院相得益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崇福寺见证了街亭古镇的历史变迁,是当地民俗文化和精神信仰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街亭老街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因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典故而闻名。街亭之名源于唐代,旧有街、旁有亭,故名街亭。其名亦可作“停”字解,有驿站或歇脚凉亭之意。街亭古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生活栖息的遗址。晚清时期是街亭镇发展的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竹林寺是云崖寺“八大寺”之一,历史悠久,与云崖寺石窟群同期发展,见证了佛教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虽然目前关于竹林寺的具体始建年代尚无确切记载,但根据云崖寺整体的历史背景推测,其历史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竹林寺东侧的竹林寺水库是景区的重要水域景观,水库碧波荡漾,与周围的山峦、森林相互映衬。</p> <p class="ql-block">甘肃云崖寺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属六盘山系关山支脉褶皱带。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景区内以页岩、砾岩、石灰岩等混合形成的复杂地质构造,造就了赤壁丹山、峰林峡谷的独特景观,山体色彩斑斓,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崆峒古城的夜色融合了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夜幕降临后,古城内的宫灯、霓虹灯、彩灯次第亮起。青石板路上点缀着点点光芒,与飞檐斗拱的古建筑交相辉映,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古镇小吃街汇聚了各地美食,烧烤、特色小吃香气四溢,搭配冰镇啤酒,尽享味蕾盛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平凉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在静宁古成纪,4700多年前,轩辕黄帝三次问道于崆峒山,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我是第二次来平凉,感觉很好。</p> <p class="ql-block">柳湖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区的中心,始建于1068年,以奇特的柳中湖,湖中柳著称,被列入平凉八景之一。明嘉靖年间,韩藩昭王占为苑囿,由明武宗敕赐崇文书院。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更名为“柳湖书院”,并题亲书“柳湖”匾额。今天转了一圈,见到好多左公堂时期栽的左公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平凉博物馆的佛像展,以馆藏佛教精品文物为核心,通过图文、场景和多媒体手段,结合光影设计,营造出静穆的展览氛围,展现了平凉地区佛教艺术从十六国时期至明清时期的演变历程。展览分为“汉风藏韵——佛像艺术陈列”和“和合一观——平凉金铜造像艺术展”等专题,涵盖石雕、金铜造像、造像碑等多种形式,体现了佛教艺术本土化、民族化的融合过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p> <p class="ql-block">平凉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是市级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承担着平凉境内文物的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及陈列展览等职能。馆藏各级各类文物14,630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394件,以史前陶器、西周铜器、宋元瓷器、历代铜镜、陇东皮影、名人字画、造像艺术等最具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凉法轮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中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汉传佛教寺院。法轮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十三年(639年),初名“明慧禅院”,由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仁智禅师主持修建。“法轮”意为佛法如转轮圣王的宝轮,能降伏众魔、济度众生,故名“法轮寺”。</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被誉为“中华道教第一山”。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如雷声峰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植被茂盛,种类繁多,有各类植物1000余种,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相传轩辕黄帝曾亲临此地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留下了许多道教宫观和遗迹,如皇城、雷声峰建筑群等。佛教在崆峒山历史悠久,隋朝统一后,便有僧人开创寺院,唐朝仁智禅师在崆峒山建轩辕宫、舒花寺等多处寺庙。</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传古时广成子在此山中石室内隐居修炼,黄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领悟了最高的道理,经过28年的努力,使天下实现了大冶。秦始皇、汉武帝亦慕名登临崆峒山,留下了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雷声峰建筑群位于马鬃山东南,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包括三官殿、三星殿等4处古建筑,九光殿石坊是现存较为完整的石刻建筑,三面峭壁,地势险峻。崆峒山凌空塔位于崆峒山塔院内,始建于北宋天圣七年,明万历十三年维修,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是研究古丝绸之路佛教寺院建筑的珍贵物证。</p> <p class="ql-block">平凉博物馆佛像展</p> <p class="ql-block">街亭崇福寺</p> <p class="ql-block">崆峒古城夜晕</p> <p class="ql-block">自娱自乐唱民歌</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夜景一</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夜景二</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夜景三</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夜景四</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阁劝法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