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当战旗方队的80面荣誉旗帜掠过广场,当铁甲洪流般的装备方阵驶过长安街,我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直播,仿佛听见历史与现实的对话。80年前先烈们的呐喊与如今守护和平的誓言交织,让人在震撼中读懂“铭记”与“担当”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旗猎猎,每一面都刻着不屈的初心。阅兵式上,战旗方队的出场瞬间将时光拉回烽火岁月。“平型关战斗模范连”的旗帜边缘仿佛还沾着当年的硝烟,1937年9月,八路军将士在平型关峡谷设伏,用步枪、手榴弹对抗日军的装甲车,最终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面旗帜见证了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的胜利。“白刃格斗英雄连”的旗帜上,仿佛能看到战士们握着刺刀冲锋的身影,在某次阻击战中,全连战士在弹药耗尽后,用刺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最终守住阵地,让“不怕牺牲”的精神融入旗帜的经纬。“狼牙山五壮士连”的旗帜更承载着悲壮与决绝,1941年,五位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将日军引上狼牙山棋盘陀峰顶,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毅然跳崖,这面旗帜映照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面战旗背后,都是一段用生命写就的史诗。当这些旗帜在礼兵的护送下整齐前行,我不禁红了眼眶。那不是普通的布料,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染红的信仰,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从未低头的证明。80年前,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中华儿女:杨靖宇在东北雪原上,嚼着棉絮与日军周旋至最后一刻,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却始终没向敌人低头;赵一曼在酷刑面前,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笔,用生命践行对祖国的忠诚;谢晋元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面对日军的炮火,他们在仓库墙上写下“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人的骨气。如今战旗再展,是对这些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后人的提醒。我们的和平,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初心,要永远沿着他们的足迹坚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甲列阵,每一台都载着守护的决心。如果说战旗方队是历史的回响,那装备方队便是时代的答案。当99B坦克方阵缓缓驶来,厚重的履带碾过地面,却让人感受到稳稳的安全感。这种新一代主战坦克,不仅有坚固的装甲,更搭载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能在复杂环境下精准锁定目标,与80年前抗战时“小米加步枪”的窘迫形成天壤之别。记得史料里记载,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火炮数量还不及日军一个联队,战士们往往要靠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坦克,如今眼前的铁甲洪流,是对“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教训的最有力回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令人动容的是装备背后的“和平底色”。鹰击-17反舰导弹陈列在运载车上,它射程远、速度快,却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守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想起抗战时,日军军舰在长江肆意巡航,炮击沿岸城市,如今这些先进导弹,是让“国门不再被轻易叩开”的底气。“东风-61”洲际导弹公开亮相,它能精准守护国家核心安全,这种战略力量不是为了威慑,而是为了让和平有更坚实的屏障。还有维和装备方队里的装甲车,车身涂着联合国蓝,这些装备曾陪伴中国维和官兵在非洲、中东的战乱地区扫雷排爆、护送难民,它们身上的每一道划痕,都是中国参与全球和平事业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着这些装备,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守护。就像阅兵式上的维和部队方队,他们身着蓝色贝雷帽,胸前的联合国徽章格外醒目。自1990年中国参与维和行动以来,已有5万余人次奔赴海外,16名官兵为和平献出生命。他们中,有的在扫雷时不幸触爆地雷,有的在护送物资时遭遇武装袭击,有的在援建医院时因劳累过度倒下。这些战士与80年前的先烈一样,都在为“和平”二字拼搏,只是战场从抗日的疆场变成了守护世界安宁的异国土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和平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就在我们隆重纪念抗战胜利之际,日本部分势力的行径却让人愤慨。他们修改教科书,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中国”,刻意抹去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的血泪、731部队活体实验的罪恶;他们频繁参拜靖国神社,那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却美其名曰“缅怀英灵”;他们还突破“和平宪法”,不断扩充军事力量,甚至要求别国首脑不要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试图用卑劣手段淡化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行径,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更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但九三阅兵的举行,便是对这些错误行径的有力回应。战旗所指,是我们对历史的铭记;铁甲所护,是我们对和平的坚守。80年前,中华民族用14年抗战证明“正义必胜”;80年后,我们用强大的国力和坚定的信念证明“和平必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从“两弹一星”打破核垄断,到“嫦娥”探月、“北斗”组网驰骋苍穹;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从在国际舞台上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在为和平注入力量。就像阅兵式最后,数千只和平鸽与彩色气球一同飞向蓝天,稚嫩的童声唱起《和平颂》,那一刻,广场上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和平,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对未来最郑重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兵结束后,我久久滞座在电视机前,心中想着猎猎飘扬的国旗,战旗的影子、铁甲的轰鸣仿佛还在眼前耳畔,它们让我深刻明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拥有力量,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守护每一个普通人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年风雨兼程,从苦难到辉煌,从抗争到守护,中华民族始终沿着“和平”的道路前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要接过先烈手中的“战旗”,带着初心奋勇向前;我们要珍惜眼前的“铁甲”守护的和平,用奋斗让国家更加强大。唯有如此,才能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代代相传,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间。</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源自网络,谨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