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威斯敏斯特教堂,又译作西敏寺,正式名称为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学院教堂,位于英国伦敦的圣公会教堂。自1066年以来,已有40位英格兰和不列颠君主在此加冕,并埋葬了18位英格兰、苏格兰和不列颠君主。自1100年以来,至少有16场皇室婚礼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虽然教堂的起源不详,但早在10世纪中叶,原址上就已有一座修道院,供本笃会修士居住。教堂的第一座大型建筑建于11世纪40年代,由忏悔者爱德华国王下令建造,他也葬于此。目前的教堂始建于1245年,由亨利三世下令建造。 1559年,修道院解散,教堂被伊丽莎白一世定为皇家圣公会教堂,即英国国教教堂,直接向君主负责。修道院、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因其历史和象征意义,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哥特式建筑主要受到13世纪法国和英国风格的启发,只是教堂的某些部分融合了早期罗马式风格或后期巴洛克和现代风格。位于教堂东端的亨利七世礼拜堂是垂直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教堂里安葬着3300多人,其中不乏英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君主、首相、桂冠诗人、演员、音乐家、科学家、军事领袖以及无名战士。由于这些人物声名显赫,这座修道院誉为“国家圣灵殿”。</p> <p class="ql-block">教堂西大门上有二十世纪基督教殉道者的雕像 ,这些雕像于 1998 年被放置在西门上方原本空着的壁龛中。</p> <p class="ql-block">这本免费小册子比较详细介绍了教堂的历史和教堂内部的建筑和墓葬。在教堂的官方网站上,有更为详尽的文字,本文大部分内容采自官网。</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标明11个重点:A. 无名英雄墓,B. 分割中殿和唱诗班的屏风,C. 伊丽莎白一世墓,D. 圣母堂,E. 玛丽王后墓,F. 诗人角,G. 议事厅,H. Pyx厅,I. 加冕宝座,J.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世纪殉道者塑像,K. </span>王后钻石禧年展厅。</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邻近“大本钟”(Big Ben),特别容易寻找。</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伦敦特别热门的景点,游客必须在网上提前买票,按指定的时间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入场时间是上午10点,9:30来到时,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圣玛格丽特教堂就在隔壁,没有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圣玛格丽特教堂的塔楼四周各有一个日晷,以便在阳光照射、没有阴影的时段显示时间。</p> <p class="ql-block">威斯特敏斯特教堂的游客入口是位于北侧耳堂的北大门。</p> <p class="ql-block">门拱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就是北耳堂和北侧走廊,到处是满满的的墓葬和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北耳堂。</p> <p class="ql-block">(前边)曼斯菲尔德伯爵(Lord Mansfield)威廉·默里(William Murray,1704/5-1793)于1793年3月28日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北耳堂。纪念碑描绘了威廉身着法官长袍,坐在基座上的椅子上,手拿羊皮纸卷轴,两侧是智慧女神,展开法律之书,还有正义女神,手持罗马天平或秤(现已大部分折断)。</p><p class="ql-block">他于1705年3月2日出生于苏格兰珀斯的斯康修道院(后更名为斯康宫)。他曾担任博罗布里奇选区的国会议员,担任多个高级司法职位,并于1756年至1788年期间被任命为英格兰首席大法官。他在詹姆斯·萨默塞特一案中的判决,为废除英格兰奴隶制发挥了关键作用。1776年,他被封为曼斯菲尔德伯爵。</p><p class="ql-block">(后边)曼斯菲尔德纪念碑背后,是海军中将查尔斯·沃森(Charles Watson,?-1757)的纪念碑。纪念碑上雕刻着三尊真人大小的大理石雕像。中央是身着托加长袍、手握胜利棕榈枝的海军上将;他旁边是一位跪着的女子,象征着加尔各答的神灵;另一侧是一位戴着锁链的裸体男子,象征着加里亚的居民。</p><p class="ql-block">他于1728年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海军,并于1738年晋升为上校。沃森曾在北美驻地服役,并担任东印度群岛总司令。他将罗伯特·克莱夫及其部队运送到加尔各答。由于气候原因,沃森于1757年8月16日去世,健康状况不佳,葬于加尔各答。</p> <p class="ql-block">在唱诗班席位的北侧过道,有菲利普·德·索斯马雷兹上尉(Captain Philip de Sausmarez,1710-1747)的大理石纪念碑。一幅椭圆形的圆形肖像,由一位长着翅膀的小天使揭开其面纱。纪念碑上装饰着海军战利品和贝壳,底座上则浮雕着一场海战。纪念碑上展示了他所取得的战功,但只有盾牌上绘有图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从十六岁到三十七岁在海军服役,是一位英勇的军官。他以中尉的军衔,登上陛下的百夫长号战舰,在安森准将的指挥下,远征南海。1746年,作为拥有60门火炮的诺丁汉号战舰的船长,他袭击并俘获了拥有64门火炮的法国战舰马尔斯号。在次年的第一次交战中,安森海军上将击败并俘获了一支由法国军舰和印度士兵组成的舰队,他功不可没。在霍克海军上将指挥的第二次交战中,敌军经过长期顽强抵抗后再次被击溃,在追击两艘正在逃跑的船只时,他不幸光荣牺牲了。以其杰出功绩,被安葬于普利茅斯的旧教堂。这座纪念碑是他的兄弟姐妹们出于感激和爱戴而竖立的。”</span></p> <p class="ql-block">北耳堂里的纪念碑描绘了濒死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1749-1806)</span>躺在床垫上,头部和肩部由自由女神像支撑,在他的脚下跪着一位正在祈祷的哀悼奴隶,以及一位象征和平的人物。</p><p class="ql-block">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是一位政治家,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大臣,并在独立战争期间反对英国对美政策。他还致力于废除奴隶贸易。他的私生活丑闻缠身,留下了几个私生子。1795年,他与情妇伊丽莎白·阿米斯特德结婚。福克斯于1806年9月13日去世,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北耳堂(又称“政治家通道”)。他的墓碑上只刻有他的名字和出生日期。</p> <p class="ql-block">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1708-1778),查塔姆伯爵(Earl of Chatham),曾两度担任首相,于1778年6月9日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北耳堂。他的白色大理石纪念碑耗资6000英镑。基座上端坐着手持三叉戟的不列颠尼亚女神,下方是斜倚的海神(海王星)和海豚,以及象征地球的女性形象,后者手持地球仪、水果和鲜花。上方,在石棺上,坐着审慎和坚毅的雕像。在最顶端的壁龛中,是查塔姆的站立雕像,他正张开双臂发表演讲。他的手臂指向墓地。碑文写道:由国王和议会为纪念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的德行和才干而立;在乔治二世和乔治三世统治期间,上帝的旨意使英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荣耀。生于1708年11月15日,卒于1778年5月11日。</p><p class="ql-block">威廉生于1708年,于1735年进入议会。尽管他患有痛风且体质虚弱,但他在议会中以出色的演说家而闻名。1777年,他敦促与美国和平,并宣称美国无法征服,但他要求召回英国军队的请求未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教堂西北塔楼礼拜堂内,有一座独立的白色大理石雕像,纪念詹姆斯•蒙塔古上尉(Captain James Montagu,1752-1794)。詹姆斯身着海军制服的雕像站立在基座上,雕像的后上方是一尊象征胜利女神的雕像。这座纪念碑耗资超过3000英镑。</p><p class="ql-block">詹姆斯出生于1752年8月12日,是海军上将的儿子,他的兄弟也是海军上将。在海上航行数年后,他被父亲任命为“水星”号的指挥官。后来,他在印度海域作战,他的最后一艘船是“蒙塔古”(Montagu)号,他在这艘船上阵亡。</p> <p class="ql-block">基座上雕刻着一幅海战浮雕,两侧是两只狮子。碑文如下:为纪念詹姆斯•蒙塔古,由公款建造。他于1794年6月1日在布雷斯特附近英勇指挥蒙塔古号,在与法国舰队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四十二岁,服役二十八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托马斯·斯普拉特(</span>Thomas Sprat,1636-1713<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念碑由壁画、书籍和两面盾徽组成。</span>托马斯·斯普拉特,1683-1713年任威斯敏斯特教长,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圣尼古拉斯礼拜堂。他的儿子托马斯与他同葬。他们墓碑上的拉丁文铭文可翻译为:“托马斯·斯普拉特,罗切斯特主教,本教堂教长,卒于1713年5月20日,享年77岁。托马斯·斯普拉特,罗切斯特副主教,本教堂和温彻斯特的俸禄长,卒于1720年5月10日,享年41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殿靠东是一道金色的石头屏风,将中殿与唱诗班隔开。现在的屏风设计于1834年,但其核心部分采用了中世纪屏风的砖石结构。侧上方是管风琴,是在1727年为女王和卡罗琳王后加冕而建造的管风琴发展而来的,约有7000根管子。</p> <p class="ql-block">石屏风上方的肋拱顶。</p> <p class="ql-block">石屏风中间的拱门。</p> <p class="ql-block">石屏风前的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石屏风拱门左侧是艾萨克·牛顿爵士(Issac Newton,1642-1727)的纪念碑,他就埋葬在拱门正前方。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和斯蒂芬·霍金(Stephen Howking,1942-2018)的墓碑以及其他杰出科学家的纪念碑也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牛顿纪念碑雕塑。</p> <p class="ql-block">牛顿纪念碑铭文。</p> <p class="ql-block">石屏风拱门右侧是第一代斯坦霍普伯爵詹姆斯·斯坦霍普(James Stanhope, 1st Earl Stanhope)的纪念碑。建于1733年,由威廉·肯特和J.M.里斯布拉克设计。其设计与位于唱诗班屏风另一侧的艾萨克·牛顿爵士纪念碑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石屏风背后是唱诗班,叫做 Choir 或 Quire。</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席位位于十字路口西侧。<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斯敏斯特教堂合唱团是世界闻名的优秀合唱团之一。合唱团由多达三十名男童(均就读于教堂独特的合唱学校)和十二名被称为“俗家牧师”的专业成年歌手组成。合唱团的演出活动丰富多彩,根植于数百年的传统,曲目范围广泛,从素歌、都铎王朝复调到二十世纪的经典名作以及新近委约创作的作品,无所不包。</span></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唱诗班席位在18世纪被拆除,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席位建于19世纪中期。这些席位为教堂的神职人员、唱诗班和普通职员提供座位。此外,还为英联邦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高级专员预留了席位,并设有永久命名的席位。</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座椅。</p> <p class="ql-block">椅背上的盾徽和人名。</p> <p class="ql-block">西侧大门上方是一扇巨大的窗户,镶嵌着1735年的彩色玻璃,描绘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四位先知。</p> <p class="ql-block">圣殿的焦点是高祭坛及其屏风,由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于1867年设计。</p> <p class="ql-block">该高祭坛前挂着刺绣,其颜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大斋期(复活节前40天)期间参观,精致的镀金屏风被朴素的亚麻帷幔覆盖。</p> <p class="ql-block">圣坛前的地下铺设是修道院最精美的珍宝之一,可追溯至1268年。彩色大理石和小玻璃镶嵌在朴素的大理石地面上,形成复杂的图案。这是北欧最精美的范例,其图案象征性地描绘了世界的创世和末日。在忏悔者圣爱德华教堂的圣坛屏风后面,还保留着另一块类似的铺路石。圣殿的北侧有三座著名的十三世纪坟墓,南侧是克利夫斯的安妮 (1516-57)的坟墓,她是亨利八世的第四任王后(已离婚),也是他六位妻子中唯一埋葬在修道院的王后。</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加冕座椅面向高坛,君主坐在上面接受圣油涂抹(仪式中最庄严的环节),然后加冕。灯室内搭建高台,上面设置了第二个宝座,新加冕的君主庄严地坐在上面,接受人民的敬意。查理三世国王和卡米拉王后的加冕仪式于2020年5月6日举行,这是自1066年以来在修道院举行的第三十九次加冕仪式。</p> <p class="ql-block">“科斯玛蒂”地面是在 1268 年根据亨利三世的命令铺设的,他于 1245 年开始以新哥特式风格重建忏悔者爱德华修道院。工人们来自罗马,由一位名叫奥多里库斯的人领衔。(图片来自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官网)</p> <p class="ql-block">这种路面属于一种镶嵌石饰,称为科斯马蒂(Cosmati)工艺,以专门从事此项工艺的工匠家族命名。这不同于由大小相同的方形石头组成古罗马和中世纪早期的马赛克工艺,而且其设计也很抽象。</p> <p class="ql-block">加冕椅。2023 年 5 月 6 日,在查理三世国王的加冕典礼上,椅子被放置在 13 世纪“科斯马蒂”地面的中央圆形装饰上。</p> <p class="ql-block">加冕椅在中殿西端圣乔治小教堂。自14世纪亨利八世加冕以来,这把椅子每次加冕都会使用。椅子是爱德华一世下令制作的,用来放置司孔石(Stine of Scone,苏格兰国王加冕时使用)。爱德华一世于1296年从苏格兰人手中夺取这块石头,并将其带回威斯敏斯特。这把椅子最初装饰着彩色的鸟类、树叶和动物图案,背景为镀金。可惜的是,这些图案大部分已丢失,因为椅子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无人保护,遭受了诸多损坏,包括刻划涂鸦。1996年,政府下令将斯孔石归还苏格兰,但后来又回到威斯敏斯特教堂,用于加冕仪式,并再次被放置在椅子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