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八日我和爱人乘高铁到了北京,晚上住进了保利大酒店。第二天上午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就诊,大夫说我是“湿热证”,西医叫“毛囊炎”、“痱子”给开了几付中药颗粒和药膏,并交代我怎么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皮肤病说起来不算大事,但挺麻烦,天天抹药反反复复,在邯郸卫校治疗了两个多月,始终不见好转,就想去北京看看中医给调理、调理。去北京之前就和爱人说好了,回来时去秦皇岛看看大舅和妗子。所那天上午看完病,下午我们乘高铁去了秦皇岛,晚上住进了格林豪泰酒店,第二天上午表妹小峰开车接我们去了大舅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北京回来十多天了,总想写点什么,只是对大舅了解的太少了,加上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又是写长辈心里没底,思量再三,就随心写几句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十年代中期大舅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太原钢铁中学,几年后因妗子在峰峰彭城工作,就调到了彭城河北轻工业学校。那个年代彭城是河北省陶瓷艺术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轻工学校办的红红火火,大舅在轻工学校教学,妗子在彭城小学教学,两个女儿学习都挺好,大女儿考上了于河北师大,小女儿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河大研究生,加上大舅妗子与人为善的性格,感觉日子过得挺舒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和大舅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年轻时爱人的工作较忙,我又是四处奔波,和大舅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对大舅的了解并不多,只能是从爱人那里听说一点点。我和大舅第一次长时间接触是在彭城,那年市政公司公司在彭城修建(彭~常大桥),有一天大舅到工地叫我去他家吃饭,妗子给做了几个菜并包了饺子。那时我年轻经事又少,不知道怎么和大舅妗子交流,感觉很拘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十年代中期,彭城河北轻工学校整体搬迁到秦皇岛并入燕山大学,这对大舅他们来说是件好事,使他们的生活上了新台阶。九十年代峰峰、彭城被煤矿、水泥厂、焦化厂、陶瓷厂包围在其中,空气质量较差,和秦皇岛是天壤之别。再就是大舅在彭城工作近近三十年,过几年就要退休,能在一个沿海旅游城市养老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舅今年八十四岁、妗子八十一岁,两个女儿都在秦皇岛工作,大女儿在河北建材学校教学,小女儿在燕大教学,真正的教育世家,大舅妗子心态好,注重养生,身体健康,对现实非常满意,平时在操场跑跑步,把把单杠锻炼身体,他们腰不弯、背不驼,步伐矫健,是我们晚辈们学习的榜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