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中午出门时,爱人给了我一把雨伞,再三叮嘱说,一会儿要下雨,一定要把伞搭上,不要淋雨。天空阴沉沉的,但看不出要立即下雨的迹象。心想还是爱人多虑了,本来我是不爱打伞的,下雨天,我喜欢在雨中行走,特别喜欢在暴雨中把自己泡成“落汤鸡”。刚从电车站走出来,巧了,雨丝就在飘起来了,真是应验了爱人的判断。撑开伞,走在便桥上,看着慌慌张张行走的路人,心中竟升起了一丝窃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天晚上,爱人在我的背包中放了一件雨衣,她提醒我说:“你不爱打伞,下雨了,你就把雨衣穿上。”我应承着,心中没当回事。今天傍晚,从单位出来,秋雨已经淅淅沥沥的了。按照惯例,我跑步向电车站奔去,刚到桥头,突然想起背包中的雨衣,于是停下来,把雨衣穿上。这是我第一次穿雨衣,感觉怪怪的,似乎缺少了男子汉气概。为了秀自己第一次穿雨衣的样子,我自拍了照片,与爱人儿子进行了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风尘仆仆地正准备开门时,门开了,爱人站在门口,看着我穿雨衣的样子,她笑着招呼依依和恒儿:“爷爷回来了。”正在客厅与她妈妈活动的依依看我走近客厅,惊喜地跑过来,我故意在地上转圈,她就围着我转,坐在沙发上的恒儿似乎被穿雨衣的我吓着了,先是吃吃地望着,最后还是认出了我的真容,竟也咯咯地笑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爷爷,祝你节日快乐!”依依在妈妈的引导下,把一包礼品送给我。“谢谢,谢谢!”我忙不迭地表示感谢。雨转“晴”,笑声和着相互的寒暄,幸福在家里荡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饭后,我坐在餐桌旁品外甥女给我买的新茶。依依品尝完我给她买的巧克力,走过来,坐在我身边说,要给她妈妈做一杯“蜜雪冰茶”。孩子有想法,我很支持。她把今天下午喝剩的蜜雪冰茶喝完,然后掏出杯子中的柠檬片,“品尝”了柠檬片上的果肉,再把水用小勺子一勺一勺地舀进杯子中。眼看杯子中的水就要满了,她似乎发现她的杯子中水的颜色与我茶杯中茶水的颜色不一样,就要我分享茶叶给她,瞬间,我的茶杯中的茶叶就被她全部转移到了她的杯子中,一杯“蜜雪冰茶”就被她制作成功了。她拿过曾装过蜜雪冰城的塑料袋,在我的帮助下,把她亲自制作的“蜜雪冰茶”转进袋子绑好,提给她妈妈说“妈妈,这是给你的蜜雪冰茶!”哈哈哈,她笑了,我们都笑了。笑声和笑脸,如同阳光和蓝天,温润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着满是“狼藉”的餐桌和光着屁股还不想睡觉的依依,我想起了今天早晨的一幕。今天她妈妈上白班,早晨走得早,依依早晨起来后,不依不饶地哭闹着要妈妈,爱人担心我在,会“激化”依依的情绪,就让我先走,她负责安慰依依,送她上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年龄小,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事情,难的是我们大人,常常在孩子有情绪时,给孩子讲道理,或者用恐吓的方式让孩子控制情绪,而不是引导孩子释放情绪。在孩子有情绪时,大人要沉着冷静,最好能用恰当的方式询问孩子的需求,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能满足的就满足。爱人比我更有耐心,耐心是处理情绪的重要法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位博主说,在陪伴孩子成长中,真正重要的是,父母能和孩子能建立和谐的关系,而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是: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是否体验到了被看见、被支持。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父母能不能成为一个稳定的情绪容器:当她哭时,不急着说“别哭”;当她退缩时或者又“犯错”了,不急着批评,说你“怎么又这样”,而只是安静的接住他,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允许的,自己的存在是被接纳的。父母越能接住孩子的脆弱,孩子就越敢完整的存在;父母越能认可他的好,孩子就越敢相信自己有价值。这种被接住的体验,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慢慢长出一种力量——内在安全感。孩子真正的强大,不仅源于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更源于他心中住过一个接纳自己的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现实是,父母常常忽视隐匿在当下的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尊重。父母越着急,想让孩子变好,他反而越什么都做不好;当孩子情绪爆发时,父母比孩子还焦虑。当孩子不配合时,父母就愤怒、自责,甚至崩溃。明明是想帮孩子,最后却演变成争吵、痛苦,甚至是互相伤害。所以,如何做一个既能容得下孩子,也能容得下自己的情绪的父母,是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正有力量的关系,不是靠控制或牺牲维持的,而是靠被看见、被支持的经验重新建构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深了,窗外,雨还在下着,可是依依早已从早晨的“阴霾”中变身成为家的蓝天和阳光,风和日丽中,她走向了梦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今晚,依依体重“突破”30斤大关。她弟弟会有韵律地说谢谢了,还会都我们玩呢。多美好的孩子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多希望她的天空永远晴朗,不再阴晴不定,最好是不要下雨,别影响我们下去玩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