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抟”字,让曾经学过古汉语的中文生沉吟不语。不认识,真的不认识啊。立即查了读音、意思后算有了点“面子”,因为“抟”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哈哈。而抟砂登魁是一个紫砂艺术作品展的主题,且展览设在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扩建改造后又叫中国科举博物馆里。 这不,冲着又认识了一个字,还有从未去过的科举博物馆,最主要的是新开通的5号线直达,省去长久以来乘公交的耗时及颠簸。9月初的夫子庙每条街巷均恢复了往常的样子,而江南贡院也是门可罗雀,博物馆里游人更是寥寥无几,看紫砂壶展的当时就我和另一个游客。 “抟砂登魁 —古今紫砂艺术作品展”设在地下电动扶梯的对面。本以为是那种展厅陈列方式,不曾想是一排弧形的玻璃橱柜,里面摆放了有作者介绍的作品。第一感觉就象喜好茶壶人的书房,只是柜子一般没那么大而已。也许是我的无知吧。 大多数艺术家也不认识,但好像也看见了顾大师的名字,只是其作品搁在上面“不好看”。隔着玻璃拍照本身就不易,加之大厅电子屏的光影变换,相机用不了,只用手机拍下自己觉得好看的,而对“抟砂登魁”一时半会未能找到感觉。 平时也喜欢茶壶,更喜欢手艺活,宜兴、瑶里和景德镇均去过多次,且有时也会买上几把。而家门口紫砂壶展好像还是第一次,展品可能不是宝藏级的,但展览通过作品同展呈现了师徒、家族的传承脉络,试图在紫砂历史中追溯更久远的艺术起源与传承关系。 此时此刻:紫砂壶的美在于它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印、题铭、绘画、书法、雕塑、镌刻诸艺术,共融一体。人若有了砂壶那份真诚,就会离虚抛伪、拒腐弃蚀,能使精神变得崇高,灵魂得到升华。----摘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