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冷少农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  冷少农原名冷肇农,中共早期革命的先驱,隐蔽战线上的红色尖兵,1900年出在贵州省瓮安县一个农村家庭。他6岁进私塾,14岁考入瓮安县立高等学堂,19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积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p><p class="ql-block"> 1925年冷少农只身赴广州投身革命,进入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在这里结识了王若飞和周逸群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进一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真理,坚决为革命事业贡献一切。经组织考察,周恩来和周逸群介绍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两广区委軍事部任周恩来的軍事秘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根据周恩来的推荐,党组织委派他潜伏在南京国民政府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驻南京国民政府情报工作负责人。从此开始了在隐蔽战线上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1930年10日,蒋介石对中共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时任国民党軍事部少校秘书的冷少农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第一时间获取了敌军军事行动的祥细情报后,火速转交给上海的李克农。通过他向党中央汇报,中共中央根据情报,组织游击战,对“围剿”苏区的敌人进行反攻,活捉了“剿匪”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中,冷少农从何应钦那里得到敌人计划分兵四路进攻中央苏区的重要情报,并智取了国民党军的兵力布署和作战时间等作战信息,通过钱壮飞告之党中央。红军根据情报,制定了“诱敌深入、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冷少农以何应钦侍从参谋、作战科长、中共地下党为内应,利用参与拟制“剿匪”战略计划的机会,秘密将作战计划抄写下来。再以秘密的通讯方式报送上海,最后送达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为第三次反“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期间冷少农先后打入国民政府陆军训炼总监部和军事部,在敌人“心脏”领导中共地下党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2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冷少农身份暴露入狱。1932年6月9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3岁。1950年冷少农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向冷少农烈士的家属颁发证书,记念冷少农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 在敌营深处,忠诚比黄金更珍贵。冷少农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重要先驱,他始终坚守革命信念,用生命诠释了“把孝顺移至劳苦大众”的崇高信仰。作为中共早期红色特工的杰出代表,他的牺牲精神和情报工作成就,为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隐蔽斗争提供了重要借鉴,他的事迹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