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在杭自驾游记之杭州老城北三大历史街区

xsy角羊木公一兀

走走拍拍记录生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025年8月31日,星期天,晴,28℃~39℃。前两天,在抖音上看到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已正式开通的消息。其实早在这座桥尚未建成时,我便曾路过一瞥,如今它已正式启用,不禁心生向往,想要亲自走上新桥,体验跨越运河的独特感受。好在新桥距离我们住地不远,于是决定说走就走,前往一探究竟,顺便逛逛杭州老城北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正式命名为“关津桥”,是千里大运河上一座崭新的地标,坐落于杭州市拱墅区西塘河与京杭大运河交叉口北侧,也被称为“国之三通,运之三水”的交汇核心区域——北新关、京杭国道始发站、江墅铁路遗址,以及京杭运河、西塘河、余杭塘河在此交汇。桥梁采用“Y”型平面设计,主桥全长154米,设有多个上下桥口,整体造型曲线流畅、优美灵动。它的正式通行,不仅便利了市民出行,更串联起小河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推动了三大历史区域的联动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4年1月13日与2025年8月29日,小河公园人行桥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从京杭运河东岸跨过关津桥,便抵达了小河公园与小河历史文化街区。小河公园是在原浙江石化油库基础上改建而成,前两年才对外开放,是一处融合怀旧与休闲的公共空间。而小河直街,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仿佛时光在这里慢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小河历史文化街区是三大街区中最具韵味的一处。小河直街起源于南宋时期,兴盛于明清,繁荣于民国,是典型的运河商埠文化缩影。这里曾是酒坊、盐铺、铁铺、碾米店、蜡烛店等传统行业的聚集地,商业氛围浓厚。民居建筑多为江南水乡风格,一河两街,一楼商铺,二楼居住,木质结构保存完好。如今的格局以民国时期为基础修缮保护,集中展现了城市平民居住文化、劳动生产文化与运河航运文化的融合,是一处集商住、居住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沿着运河“运道”向南步行数百米,跨过大观桥,便来到了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自明代便已有其名,曾是集市、粮仓、商铺、码头与仓库的集中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如今,经过升级改造,这里已成为杭州保存较好的历史风貌街区。大兜路东邻香积寺,西临千年运河,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古韵与新潮相得益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街区斜对面便是乐堤港商业中心,现代化的购物环境与历史街区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却也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继续沿丽水路向北前行,抵达运河广场,跨过拱宸桥,便走进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顾名思义,位于拱宸桥西岸,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曾是杭州重要的水陆码头与商业贸易中心。20世纪50至80年代,这里更是杭州的工业重地,保留了如通益公纱厂等近现代工业遗存。2013年经过重修后,桥西街区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文化元素,成为集居住、商业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街区。街区内的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剪刀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茶具博物馆、紫檀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展现了深厚的艺术与工艺底蕴。而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拱宸桥,这座千年古桥正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起点,素有“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的美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