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交通大学 暨抗日义勇军战斗遗址

美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手机摄影/刘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制作/刘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我走进了那段尘封的历史,来到了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东北交通大学遗址。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热血与信仰交织的战场,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见证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北交通大学抗日义勇军战斗遗址,坐落于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重要活动据点。这座始建于1926年的学府,由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亲自筹办,于1927年正式成立,是东北地区第一所国立交通类高等学府。承载着教育兴国的理想,也见证了民族危亡时刻的英勇抗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张学良将军将辽宁省政府行署迁至东北交通大学校内,这里从此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发祥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2年10月25日,义勇军在此夜袭日军第八师团司令部,打响了对日军高级指挥机构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攻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这场战斗,也成为《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那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正是源自义勇军英勇杀敌的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遗址中现存的校长楼,更是出自建筑大师梁思成与林徽因之手,典雅庄重,凝固着时代的风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