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八十二壮士

殷商

<h3><b>【观看9.3大阅兵前述】</b><br></h3><h5> 2025-09-03上午,与全国人民一样早早就打开电视机,庄重的坐在家里客厅观看中央电视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br>中国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全中国人民能够深刻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br></h5> <h5>  盛大阅兵中,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走过来,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看到战旗方队的出现,一面“刘老庄连”战旗迎风招展,引起我的关注目光。上网查询,才详细得知“刘老庄连”八十二壮士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历史情节,瞬间热泪盈眶。</h5><h5> 新中国的建立,正是由这些千千万万个烈士牺牲奋斗换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永记先辈的赤诚与担当,传承力量,一路向前。</h5> <b>刘老庄八十二壮士</b><h5>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的一场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全部壮烈牺牲。他们是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br>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赞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h5> <h5><p></p></h5><h3><b>事迹简介</b></h3><h5> 刘老庄82烈士,包括指导员,炊事员等共82人,是当时抗日战争中留下的掩护部队,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离开而留下与日本人进行殊死搏斗以取得时间。<br> 现今,82名烈士的身份尚不完全,有许多身份不明。其中,指导员李云鹏的妹妹今仍然健在于刘老庄,为哥哥和其他81名烈士守墓,她于2010年起到各个学校演说刘老庄战役,弘扬革命精神。</h5> <h5><p></p></h5><h3><b>部队前身</b></h3><h5> 第4连的前身是江苏丰县地区一支地方武装,1939年10月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第3营第10连,1941年编入新四军第3师。连长白思才,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一位英勇善战、沉着机智的指挥员。政治指导员李云鹏,江苏沛县人,青年学生出身,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优秀政工干部。<br> 该连班排长和战士大多数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军的贫苦农民,政治素质好,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培养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的战斗意志和纯熟的战斗技巧。在他们的带领下,第4连经受了刘老庄战斗最严峻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h5> <h5><p></p><p></p><p></p></h5><h3><b>抗日英雄</b></h3><h5> 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6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第4连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是日,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该部与日伪军在淮阴以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第4连奉命组织防御,掩护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br> 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虽经数次突围,均未成功,乃决心固守。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br> 日伪军集中炮火对第4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数百米长的交通沟被夷为平地。同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畏严重伤亡,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苦战至黄昏。身负重伤的白思才、李云鹏组织全连所余的20多人,掩埋好烈士遗体,烧毁地图、文件,砸坏多余的枪支,端起刺刀扑向敌群。终因众寡悬殊,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h5> <h5><p></p><p></p><p></p></h5><h3><b>怀念英雄</b></h3><h5> 反"扫荡"结束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当地人民群众为该连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并选送82名优秀子弟补入该连。<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烈士,当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h5> <h5><p></p></h5><h3><b>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b></h3><h5> 2013-03-22在全国上演的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由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为纪念历史而重现了当年新四军刘老庄连的八十二位英雄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牺牲的壮烈场景。刘老庄战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br>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战争片,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它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一群普通的中国军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了解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h5> <h5><p></p></h5><h3><b>受阅的刘老庄连战旗“庄”字为何多了一点?</b></h3>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其中,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有网友在观看阅兵战旗方队的过程中提出疑问,为什么“刘老庄连”战旗的庄字多了一点?对此,其他网友在评论区科普:以前的旗帜上就是这样写的,战旗保留原字体。<br> 据了解,“庒”是“庄”的异体字,在旧文献和书法作品中可能出现。据江苏党史记载,1943年2月,日军向苏北盐阜地区发起大“扫荡”,3月中旬,新四军第3师向日军发起反击。3月18日,担负阻击任务的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2营4连82名战士,在刘老庄与日军第17师团第54联队主力1000多人正面遭遇。<br> 据光明日报报道,1943年3月18日这一天,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5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朱德同志称赞此战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同志誉之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为纪念此次战斗,淮阴人民选送82名优秀青年补入四连,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br> 80多年过去了,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依然保留着“刘老庄连”这支英模部队。“刘老庄连”原战旗,这是一面光荣的战旗,这是一个英雄的番号。保留原字体,是一种铭记。正如网友留言所说,“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h5><p></p></h5><h3><b>盛大阅兵式上“1945”和“2025”这两个车牌号的含义:</b></h3>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车牌号为“1945”的检阅车,与另一辆车牌号为“2025”的检阅车一同登场。看到这个细节,确实让人心头一热,这个精心设计的细节,背后有着深刻的寓意。<br> 1945:象征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年份。这一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的起点。<br> 2025:代表着当下与未来,标志着我们纪念胜利80周年的这一年,也寓意着铭记历史、迈向未来的新征程。<br> 这两个车牌并列,构成了一个从历史到现在的跨越,仿佛一次时空的对话。它告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始于1945年那场伟大的胜利。英雄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和牺牲,我们从未忘记。这盛世,正如他们所愿。<br> 这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情感共鸣,大家纷纷为之动容,并表示“细节拉满”。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致敬和对和平的珍视。每一个细节,包括车牌号的选择,都承载着深厚的意义。<br><b>张益群 摘录自网络 2025-09-04</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