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校高中地理组于2025年9月4日上午第二节在高三(16)班教室开展人人公开课活动,由许文老师教授高三一轮复习课《青藏地区》。 <p class="ql-block"> 许文老师以西藏那曲地区为案例进行探究。</p><p class="ql-block"> 西藏那曲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针茅是牦牛主要的饲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实,心肺发达,耐饥渴,是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之一,每年10月是牦牛适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为役用(耕作、运输),近十多年来,随着牦牛奶、牦牛肉干、牦牛绒衫、牦牛工艺品等上百种产品生产加工,牦牛产业在那曲地区快速兴起。</p><p class="ql-block">(1)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6分)</p><p class="ql-block">(2)简述牦牛适宜在每年10月屠宰的理由。(4分)</p><p class="ql-block">(3)分析牦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p><p class="ql-block">(4)当地有企业计划大幅扩大牦牛产业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专家对此提出质疑。试为专家的质疑提出依据。(6分)</p> <p class="ql-block"> 许文老师整堂课采用了费曼学习法,采取“兵教兵”的形式,在预习充分的情况下,学生针对问题能有效地进行思考、讨论、展示。在学生讲解后,适当补充,并且引导学生用康奈尔笔记法进行笔记。实施“费曼康奈尔”双轨式教学,无论是讲的,听的,最终都落实到笔记上,学习有痕迹。</p> 就整节课而言,选取的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进行规范的表述,课堂效果好效率高。 范锁荣老师评课:<br> 1.试题以青藏地区为核心,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凸显地理学科特性,围绕当地典型地理事物展开,符合高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考查要求,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与真实区域场景结合。<br> 2. 题型搭配合理,难度梯度清晰。难度较低,适合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综合题从“自然适应”“时间选择”“发展原因”“环境影响”四个维度层层递进,难度逐渐提升,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及辩证思考能力,符合高考命题趋势。<br> 3. 图文材料丰富,注重信息提取能力考查。<br> 4. 教师注重“图文结合”解题方法指导,学生讲,参与率高,教师点评分析透彻。 韩熠光老师评课:<div> 在试题讲评课中,许文老师本节课的亮点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对试题进行讲评,同时引导学生之间互评,要求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和标注,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此外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和小结,课堂效果良好。</div> 林小静老师评课:<div> 许文老师这节课是一节习题课。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做题习惯好,理解能力强,并且课堂纪律非常好。课堂整体教学效果高效有序!</div> 周小瑜老师评课:<div> 许文老师这节课是一节习题课。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学生的参与度高,一节课参与讲题的学生在20人左右,并且课堂纪律好。建议:学生讲题时可以上讲台去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圈划出图文材料,进行审题。对于重点信息,黑板上可以适当板书,留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