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峡谷

严子健(姥记者)上海

<p class="ql-block">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也是世界著名的摄影景点,位于美国西南亚利桑纳州北方的纳瓦霍印第安人保护区。峡谷内的波浪形岩石结构相当罕见,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是谁最早发现羚羊峡谷已不可考,有说1931年,被一名印第安小女孩在放羊时发现。据纳瓦霍族的历史传述,该地过去是叉角羚羊栖息处,羚羊峡谷由此得名。老一辈的纳瓦霍人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大灵沟通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羚羊谷那些波浪形岩壁的成因主要来自暴洪(Flash flood)的侵蚀。此地是科罗拉多高原上的洼地,每到季风季节突发暴雨,洪水顺地势翻滚急冲而下,砂岩被冲刷出河道,日积月累,河道两壁经裹挟着砂石的洪水打磨扭曲变形,便成了今天这神奇模样。</p> <p class="ql-block">羚羊峡谷是地缝,由于能见天的开口都很窄,所以只有正午很短的一段时间,阳光才能透过缝隙照到谷底,并时常产生美妙的光束。</p> <p class="ql-block">峡谷内也是多彩的,含铁量较高的砂岩在有限的光照下即呈红色,经反射和折射又可幻化出各种丰富的色彩。因此也有称羚羊谷为“羚羊彩穴”。</p> <p class="ql-block">游览羚羊谷,一般分为上羚羊谷( Upper Antelope Canyon)和下羚羊谷( Lower Antelope Canyon )。上羚羊谷基本在地面,上图是入口,纳瓦霍语为“Tsé bighánílíní”(水流过岩石的地方),地势相对平坦,游览老少皆宜。</p> <p class="ql-block">下羚羊谷多在地下,游客就像钻地缝,还要爬梯子上下。纳瓦霍语为“Hasdestwazi”(拱状的螺旋岩石)。我们上下羚羊谷都去了,各人的感觉都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羚羊谷的宽度约在2.5米~3.5米之间,上羚羊谷长约200米,下羚羊谷的长度是它的两倍。两地距离不远,但都必须在纳瓦霍人带领下,才能进入,而且只允许带照相机、手机和水。</p> <p class="ql-block">上下羚羊谷都非常受欢迎,每年吸引10万游客观光,在假期和每年4月至9月的旺季都一票难求,需要提前预定。羚羊谷由一个纳瓦霍家族管理,有多家旅行社经营,时长和票价都不同,我看到过最贵的摄影团票价为$322,允许带三脚架。</p> <p class="ql-block">游览羚羊谷,一般都是10人左右一组,依次进入。进入谷底,纳瓦霍导游会告诉你打开手机照相机的滤镜,这样拍出来的效果,有蓝天也有红岩谷壁。他也会告诉你,单反照相机的拍摄数据。但问题在于,前一组和后一组挨得很紧,要想拍一张没人的片子,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在上羚羊谷,这样的情景有不少,峡谷构图和光束都很好,然而谁都不想走,前面一组的游客都想多拍一会儿,后面一组的人更想早点拍,纳瓦霍导游还催着往前走,所以根本等不到没人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查资料,现在游羚羊谷,其实早就不止上下羚羊谷,还有羚羊谷 X( Antelope Canyon X )和心脏峡谷( Cardiac Canyon)、猫头鹰峡谷(Owl Canyon )、响尾蛇峡谷(Rattle Snake Canyon)等,还有露营、探险、家访等各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羚羊谷拍片,相机有时候真赶不上手机好使。这里好大一部分下羚羊谷的片子,都是我夫人用手机拍的。羚羊谷的景色确实独一无二,但想在羚羊谷出片的性价比,实在很低。</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羚羊谷的出口,然后要走一段栈桥,才能回到停车场。上羚羊谷是走出来的,而下羚羊谷则是从下往上,爬楼梯出来的,有点像从地缝中钻出来。(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