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 class="ql-block">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了,精彩得就像当年看的那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老师以48年前观看这部经典电影的始末,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那时物质匮乏、生活单调,但抑制不住人们向往美好、向往世界的心。电视台要播放《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人们“奔走相问”:哪里有电视机?把人们那种既激动又期待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能观看到影片,在当时就是无比的幸福、就是简单的快乐。</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是地方是真实可感,把物质匮乏时期的那一代人,热爱工作、热爱和平和热爱美好生活的场景,以及人们的单纯、直爽和容易满足的心灵,书写得入木三分。“能看上一眼电视,成了每个人心中最大的奢望。”“那台9寸电视机犹如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以及风趣幽默的方言,都给文章增添了鲜活的气息。文章尾声部分的感慨,更是点出了现代人生活水平之高,娱乐项目之多,却“再也不会有当年挤在一起看电视的温暖与感动”的遗憾。</p><p class="ql-block">文章结尾,老师把观看、思考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升到一代人的“精神图腾”,很好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也表达出对英雄的敬仰、对和平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yaj0or?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2386894" target="_blank">那年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a></p> 二 <p class="ql-block">作者这篇《骑行散记》,兼具思想性、文学性和哲理性,与其说这是一篇游记,不如说这是一篇闪烁着思辩之光的感悟之作。</p><p class="ql-block">一开篇,就能读出作者是一位“成天在家、医院和公园摊位间来回折腾”的家庭顶梁柱,但严酷又琐碎的生活,并没有禁锢住他“那颗向往远方山水的心”,伴随着他妻子病情的稳定,以及儿子考上大学的欣慰,作者决定用修理好的摩托车作为“座驾”,来一次不算太远的“诗和远方”旅行。</p><p class="ql-block">文章并没有着太多的墨去描写久违的青山绿水,而是用智者的眼光,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出一幅普通民众随遇而安、安居乐业的图景。作者“旅行”前的探路,探出了小城镇市场的优胜劣汰,窥见了大乡村一窝蜂搞文旅项目的惨淡,文中的见解很值得人们去深思。</p><p class="ql-block">作者在奔赴“诗和远方”的过程中,用“伴随着陌生感、新鲜感和刺激感一股脑涌来,身体的每个细胞都仿佛张开,毫无顾忌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灵魂也在青山绿水间尽情飘荡。”真切地抒发出久居陋室后,放飞心灵的美好。文章中对驰骑在新修公路的舒爽,对目睹清澈河流的情思,都抒发出对安稳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文章最具思想性的篇幅,在最后一段,作者对社会经济进步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思考,颇有建设性。</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b17spx?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2386894" target="_blank">骑行散记</a></p> 三 <p class="ql-block">9月3日是抗战胜利80周年的难忘日子,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式,展现出历史铭记与时代强音的双重价值。在这难忘的时刻,我有幸读到了老师这篇《这一天,我们永远铭记》的纪念文章,随着老师的文字穿越时空,见证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蜕变。</p><p class="ql-block">老师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再现了80年前的历史硝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共产党人的呐喊、四万万中华儿女的不屈,让中国如一头苏醒的雄狮,屹立在东方。文中,老师用真实而又鲜活的历史场景,触动人心;用感人而又悲壮的战斗场面,缅怀英烈;用伟大而又艰巨的民族复兴,歌颂祖国;用威武而又雄壮的阅兵仪式,展现强大。</p><p class="ql-block">整篇文章读下来,让人心潮澎湃、让人敬仰先烈、让人牢记使命,更让人珍视和平。</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xendgp?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2386894" target="_blank">这一天,我们永远铭记</a></p> 四 <p class="ql-block">老师写的这篇抗战故事,就像一部抗战影片,用生动的画面、深情的解说和感人的瞬间,把中美两国人民友好的情意,把美国飞虎队飞行员本尼达,与湖北监利的庄稼汉之间的生死之交,书写得让人泪目,七幕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让读者沉浸其中,彰显出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p><p class="ql-block">第一幕的“湖里捞人”,飞机失事的场景极度震撼,被村民营救的美国飞行员奇迹生还,让人松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第二幕的“土方子救人”,把村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朴素思想,诠释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第三幕“摸黑上路”,把游击队员冒死护送本尼达到新四军五师总部的过程,写得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第四幕的“突破封锁线”的死里逃生,以及本尼达求生的信念,让读者感动。</p><p class="ql-block">第五幕“到家了”,李先念师长的那句“欢迎你!我的朋友!”不仅让本尼达泪流满面,也让读者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第六幕“一辈子的念想”,更是把本尼达与湖北监利庄稼汉的生死之交,叙述得让人泪奔。</p><p class="ql-block">第七幕“魂归红土地”,把这个感人的故事推向高潮,本尼达的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部分骨灰送来中国,安放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p><p class="ql-block">至此,本尼达与湖北监利庄稼汉的故事,与中国人一同打鬼子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无情人有情,和平才是王道。</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de18um?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2386894" target="_blank">抗战故事:营救美国飞虎队员</a></p> 五 <p class="ql-block">老师这篇诗文写得太美了!背景音乐《天凉好个秋》,给品读之人注入了丝丝清凉。</p><p class="ql-block">广州夏日之悠长,闷热之难耐,土生土长的我是深有体会的。老师这篇诗文,以《周日休闲》为题,把广州入秋后依旧反反复复的暴雨、烈日和闷热,描述得形神兼备:“风却被烈日扣作了人质”“太阳悬成滚烫的铜炉”。在这样的周日,很多人的心情都不免烦躁。但老师却安坐家中,品茶赋诗,好不惬意,这就是“心静自然凉”的最高境界。诗中写儿子“带回来半街暑气”,生动地描绘出下一代无惧酷暑和风雨的青春年华,儿子的“动”与老师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在品茶、读书间,用“犯困”的朦胧感巧妙引出乡愁。中秋将至,那种思乡的情愫便萦绕开来,瞬间让人共情。</p><p class="ql-block">老师的诗歌部分意象丰富、语言朴实,情感流露自然、气氛渲染到位,把一幅周日户外酷热,室内清凉的场景,以及老师平静外表下,内心涌起思乡浪潮的强烈对比,倍显亲情的珍贵和身不由己的无奈。</p><p class="ql-block">后记部分,更是用诗意的语言,道出老师在多变的天气中,随遇而安地读书、品茶,以及与家人一起静待秋天到来的情形,那种闲适和安稳,不正是人们苦苦追求的幸福感吗?</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g2akcy?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2386894" target="_blank">周日休闲</a></p> 六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篇颇有时代感和真实感的佳作!品读之时,脑中蹦出那句“少年强则国强”的名句,正是有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怀远大抱负,以及他们立意为党为国家,不畏牺牲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我们共和国的日益强大和无往不胜。</p><p class="ql-block">作者以《我的军人梦》为题,把自己七十年代向往军旅生活的“圆梦”行动,娓娓道来。从“崇拜军人”的情怀,到拥有军装的欣喜;从“上山下乡”的曲折,到静待参军的磨练;从“满怀期待”的报名,到年龄超标的错过。如一幅久远的历史画卷,把那个火红年代,年轻人那颗火热的报国之心,书写得令人动容和引发共鸣。</p><p class="ql-block">文章除了朴实无华的叙述,更有情感真挚的倾诉,那是对祖国的热爱、对军人敬重和对梦想的追求,彰显出那个年代有志青年的拳拳爱国、报国之心。</p><p class="ql-block">文章写的不仅是个人的理想与现实,更是写出一代有志青年,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坦然接纳。“军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这正是文章要传递给读者的正能量:抗洪救灾有军人的身影,守卫边境有军人的坚毅,舍生忘死更是军人的不二选择。这些,都成为了《我的军人梦》中最动人的画面。</p><p class="ql-block">作者以小见大地诠释出年轻人,一定要有理想、有抱负和有报国之心,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w4pfw9?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2386894" target="_blank">我的军人梦</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