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升起的坐标,

多巴胺2mgAlex Ding

<p class="ql-block">最近这段时间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好久没有写东西了,总觉得内心空荡荡的,趁着有时间,写点东西,这段文字历时10天</p><p class="ql-block">老家的土灶台总挨着堂屋,妈妈添柴的声响、柴火“滋滋”的燃烧声,和着锅里饭菜的香气,是每天固定的序曲。每当烟囱里冒出第一缕烟,那烟不像城里的废气那样仓促消散,而是慢悠悠地在屋顶打个转,再顺着屋檐往晒谷场的方向飘。放学路上,只要远远望见那缕烟,就知道家里的粥已经熬得软糯,灶台上还温着刚蒸好的红薯,脚步便不由得加快。</p><p class="ql-block">炊烟升起的地方,藏着最踏实的生活。农忙时,炊烟总是比平日更早升起,父亲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衣角还沾着露水,一进院就被饭菜香裹住;闲时,炊烟会伴着午后的阳光慢慢飘,妈妈坐在灶台边择菜,我趴在旁边看火,听她讲过去的事,柴火的暖意和炊烟的气息,把整个屋子填得满满当当。那时总觉得,只要烟囱里有烟在飘,这个家就永远热热闹闹,永远有盼头。</p><p class="ql-block">后来离开老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辗转,再也没见过那样的炊烟。偶尔在餐馆吃到柴火饭,却总少了些味道——少了灶台边的欢声笑语,少了炊烟里藏着的踏实与安心。直到某次过年回家,车子刚拐进村口,就看见熟悉的炊烟从老屋顶上冒出来,像一道温柔的信号,瞬间抚平了一路的疲惫。那一刻忽然明白,炊烟升起的地方,不只是一座老屋、一个灶台,更是心里永远的根,是无论走多远,都想回头望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