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记错的话,“亲密爱人”曾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栏目,温馨又甜蜜、包容又善解,是我当年最爱看最受感动的节目。那时便暗自期许:有朝一日我和爱人手牵手走上这样的舞台,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遗憾这个节目早已下播了。后来又想,等爱人到了花甲之年,也用这个题目,书写我们相知相爱相守的文章,当作珍贵的回忆献给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7月8日是妻子60岁生日。女婿女儿盛情为母亲庆生,我也趁机以“亲密爱人”为题,将半生半世的情谊,写给与我携手走过风雨的妻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妻子曾是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十六岁进厂的她,心灵手巧,聪慧过人,在单位不仅多次被评为技术标兵、先进个人,还年年在各类操作比武中捧得大奖,是车间人人称赞的“好苗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缘分始于1988年9月。那时的她,是家境相对优渥的“城二代”;而我,农村出身,初中专毕业后才分到城里,兜里空空如也,一贫如洗,是首次进城的“穷一代”。可她从不在意这些,只说“日子是人过出来的”。当然,她更在意的是我这个潜力股。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没有走神,咱自从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毫无外心,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爱她让她护她陪伴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十年代初,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家境,妻子毅然“下海”,做起了服装生意。那几年的苦,现在想起来仍让我心疼。她起早贪黑,每天清晨四五点就坐火车去西安进货,不到九点商场开门就匆匆赶回来,肩上、手里全是大包小包的货物,汗水常把衣服浸得透湿。可她说,进货的累算不了什么,把货卖出去、卖出利润,才是真本事真能耐。同一个商场里,大家都很辛苦,但有人亏本转摊,有人忙得脚不沾地却赚不到钱。而我的妻子,凭着精明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总能精准抓住顾客的喜好,选的款式既时髦又实惠,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妻子的苦和累,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最打动我的还是她的执着与坚持。一次我和她一块去西安布匹市场进面料,因为要卡住九点前商场开门赶回,在提货时没有一米一米地去看,记得是一个布卷,大概三匹120米。回来后,面料很抢手,一早上就卖了十几米,女同志做裙子夏装非常时兴。可万万没想到,布匹中间有加生,十多米布全是白板,严重的残次品。妻子很生气,晚上回来告诉我,这回赔大了,一定要去找批发商,我劝她消消气,做生意该交的学费还得交,再说去西安找手里连个凭证都没有,遇到了好人还行,遇到赖皮只有磨牙吵架了。这天晚上,妻子怎么也想不通,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我睡得正香,可她却扛着一大卷布去西安了。晚上她回家告诉我,问题全解决了。这一天,妻子心情超好,生意也十分顺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些年,她用勤劳的双手把穷日子一点点焐热;用一份坚韧的劲儿,和我一起撑起了这个家。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一头乌发已增添了丝丝白发,但在我心里,妻子依旧是那个敢闯敢拼、温暖明亮、勤俭持家的“亲密爱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往后的日子,不求轰轰烈烈,只愿牵着她的手,看遍人间烟火,把剩下的岁月,继续写成我们的“亲密故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