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大同古城

dongdong

<p class="ql-block">山西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大同古城,从云岗石窟回到大同,安顿住处,吃饭,还了租的车,已经华灯初上,大同很凉爽,迫不及待登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人还是很多,好多河北,山东,京津的人都到这来避暑</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灯火里的古建美的特别浪漫</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为明代太祖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它是中国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九龙壁,比北京北海九龙壁约长一倍,建造时间早300年,比故宫九龙壁长1/3、早400年。大同九龙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合称“明清三大九龙壁”,被誉为“九龙壁之首”。</p> <p class="ql-block">来大同旅游,华严寺无疑是必打卡的景点之一。然而,在我心中,距离华严寺步行不到10分钟的善化古寺却更胜一筹。这里给人的感觉更加幽静、小众,古建的风格更显历史底蕴,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让我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一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刹。五代后晋时期更名为大普恩寺,金代由圆满和尚主持重修重建,并于明英宗时期赐名善化寺,沿用至今。这座寺庙见证了佛教在唐朝的鼎盛发展,并保留了最初唐时期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依次为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东有文殊阁、西有普贤阁。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普贤阁均为辽金时期原构,这些建筑反映了当时的建筑特色,斜拱的建筑支撑构件与传统斗拱相结合。寺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寺院的山门——也就是天王殿,供奉着四大金刚,我被其中一尊金刚逗乐,这位天王看起来非常眼熟,本尊居然就在善化寺,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的重中之重是“大雄宝殿”,大殿柱子采用辽金盛行的“减柱法”,为佛像的布置创造了宽敞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两侧还站着二十四护法诸天像,这些三米多高的金代泥塑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文有武,姿态、面貌各不相同,脸部神情和服饰纹理都非常细致,其中长着六臂的日宫天子像连一片片修长的指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二十四护法保存至今一个都没少,也没有身首异处,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每个神像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在这些神像故事中,劝人从善的鬼子母故事最能感动人,鬼子母又叫诃利帝母,在佛教传说中,本来是王舍城中专食人类子女的罗刹鬼母,后来受到佛祖点化,成为护子天神,其外在形象也从厉鬼变成头饰珠翠,身着长袍,叉手而立的慈母了。</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的普贤阁和文殊阁位于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乘坐青狮的是文殊菩萨,坐骑为六牙白象的是普贤菩萨。楼阁内的壁画是中央美院学生根据原有的壁画内容临摹绘制,色彩艳丽,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西壁和南壁绘有佛教故事壁画,以一堵墙为一幅画,中间画1-3尊大佛,结跏趺坐莲台上,周围画许多罗汉、菩萨、善男信女,壁画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虽然是清初的作品,仍然能看出元代的画风。</p> <p class="ql-block">从善化寺出来走路也就十几分钟,就到了名气更大的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是大同最重要的辽代寺庙。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寺庙坐西向东,与汉族佛寺常见的坐北朝南走向不同,这体现了辽代契丹族“以东为尊,逐日而居”的生活习俗。华严寺规模宏大,包括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三十余座单体建筑,它们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进入山门后,就可以看到普光明殿,两侧为药师殿和弥陀殿。均依据梁思成先生绘制的辽代华严寺海会殿图纸修建。</p> <p class="ql-block">上华严寺--上华严殿门口是精雕细琢的清代木雕山门。明清时期华严寺被分为上下两寺</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在五米月台之上,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大雄宝殿是华严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殿内供奉着五尊佛像,金身佛面,威严中蕴含着慈祥。</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坐西朝东的独特布局,是契丹族“朝日” 信仰的生动体现。大雄宝殿的殿顶宛如苍穹般巍峨壮观,高达九米的鸱吻威严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守护着这座神圣的殿堂。檐下那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的斗拱,层层叠叠,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莲花,历经千年依然稳稳地支撑着整个殿宇。当阳光洒在殿内的藻井上,那斑驳的光影与梁枋上若隐若现的辽代彩绘相互映衬,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大殿两侧侍立的二十诸天,均向前倾斜15度至19度。这种极具力学技巧的设计,既表现了对佛的虔诚和崇敬,又不失威武之势,属明代雕塑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由100吨纯铜打造而成的华严宝塔,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内部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珍贵佛像,塔下有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里面供有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宝塔可以登临,能俯瞰整个华严寺及古城风光。</p> <p class="ql-block">下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原构(1038年),寺内最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薄伽教藏殿内保存的辽代佛教彩塑更是艺术瑰宝,尤其是合掌露齿菩萨,被史学家赞誉为“东方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她仪态万千,立于莲花之上。她是辽代少女温婉形象的写照,也是辽代契丹文化的灵魂传递,更是华严寺辽塑制作的一个高峰。</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内最值得一看的是壁画,这些壁画,是在中央美术学院王颖生,孙景波两位教授的带领下,150位美院学生,从2009年10月开始,历时三年两个月共同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壁画高5米,长40米,使用矿物质颜料和中国画颜料,吸取了敦煌,永乐宫,毗卢寺,法海寺等等历代杰出壁画的经典造型,创作而成。这些壁画严格按照古法绘制,大气恢弘,内容考究,是当代壁画的杰出之作,是当代艺术家的心血之作。</p><p class="ql-block">壁画的内容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讲的是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指引下,游历百城,参访五十三位大师,求得善知识,最终成为菩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欣赏玩善化寺和华严寺我被着一眼千年的古建震惊!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份。总在想如果咱们国所有的古建否能像他们一样保存下来,那会是怎样的美丽!回到了这条商业街才感觉自己的真实和平凡</p> <p class="ql-block">这是街边的巧克力店拍的</p> <p class="ql-block">下午天气很凉爽,在城楼上面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从高处又看了一遍华严寺和善化寺</p> <p class="ql-block">骑了大半圈,正好从西门下看一下法华寺</p> <p class="ql-block">大同法华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法华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大同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法华寺有三大看点,第一个看点就是山门。你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个色彩斑斓、大气磅礴的琉璃瓦牌坊的山门,四柱三门的红黄蓝三色山门在阳光下色彩艳丽,下格外引人注目。山门左右各有一个石狮,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的小吃很不错,不贵还很地道,</p> <p class="ql-block">夕阳中结束了山西之旅,山西的文化厚重低调,值得再来细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