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的奔四新西兰跨年之旅~3.重返奥克兰

Snow 琳

<p class="ql-block">DAY11 从伊甸山到霍比特的世界</p> 匆匆地来时未曾更深入的了解奥克兰这个千帆之都,这个毛利人的故乡,这个霍比特的故乡,这个新西兰四分之三人口聚集的地方,再度踏足,希望能够深度了解一下这个传奇的城市。 奥克兰这个城市建立在火山口上,市中心就在伊甸山的火山口上,好在它是一座死火山,从山下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山顶,如今的火山口早已长满了绿色的草甸子,登上火山口顶端就可以俯瞰这个奥克兰市区的全貌。 <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奥克兰,不是因为他有多繁华,而是他的包容,他的过去是一群落魄的欧洲贵族在此如何生根发芽建国立业的故事,现在是毛利人与这些欧洲开拓者们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故事,欧洲人并没有作为侵略者而抹去毛利人的文化与历史,而是试着与他们融合,所以直到现在,大街小巷里仍能看到毛利人的文化痕迹,仍能看到他们民俗活动的身影,就连马路上的标志都是毛利人的图腾元素,这一点我必须给个赞!</p> 来到市区港口对面的山坡上,这里有一个工党领袖纪念碑公园,工党是新西兰最大的党派,这个党派第一个提出了著名的三高政策: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而且还给了土著毛利人更多的福利,所以市民自发为这个党派建立了纪念花园。 这个花园下面就是电影《如果云知道》著名的拍摄地点了,我很喜欢这个大草坪,舒适安逸,与对面忙碌的港口、进进出出的船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很适合放空自己, <p class="ql-block">《如果云知道》,如果你知道,如果我想你,如果你也是……</p> 下面前往毛利人集中生活的区域,在前往怀卡托摩萤火虫洞的路上,遇到了一家不错的餐厅,稍事休息一下,总之这里的羊肉就是吃不够。 为了保护这个天然的萤火虫洞,这里需要提前预定,而却限制客流量,这个洞名是以发现他的人命名的,1887年被发现的时候,当地的毛利人以为蓝色的荧光是神明的眼睛,所以这个洞被封了很久,后来是一位探险家发现了它的存在,这才让这个奇观公之于世。 为了保护这个虫洞,洞内是禁止拍照、禁止说话的,所以这个奇观在被完整的保存到了今天,那些悬挂在岩壁上的蓝色小精灵连城一串串的风帘,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着这个赖以生存的山洞,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都不曾离开过,只为守护这个黑暗的世界,可悲又可叹。 这个是我在南岛的神秘森林里近距离拍到的,想象一下它们布满全洞的样子,确实是很震撼的! 离开萤火虫洞,我要驱车前往著名的霍比特村了,路上碰到了当地的警车, 这个景点其实在网上是很受争议的,有人说它是人工合成的大摆设,也有人说它是拍照打卡最出片的景点......而对于我来说,它是追梦的地方,《霍比特人》从第一部到终结我一部也没落下过,不是因为它宏大而壮观的场面,也不是因为它此起彼伏的剧情,而是单纯的喜欢霍比特人,简单、干净、勤劳、敢作敢当,一村子的人都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有木匠、有养蜂人、有打铁的......不可替代的为整个村子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还是会被功名利禄诱惑,但也会为守护同族的人们而浴血奋战,最后它们还是没有被恶龙被金钱套牢。 总之,走到霍比特村的那一刻我是激动的,看到牌子的那一刻就像甘道夫刚刚也来过一样...... DAY 12 从爱德华牧场到鸟岛黑沙滩 今天我的行程是从罗托鲁瓦出发,先到爱德华牧场感受一下新西兰的牧场生活,顺路到著名的红杉树林森林散步,然后去往地热公园,感受不一样的地热文化,最后前往鸟岛去看一看万鸟归巢的壮观景象。 爱德华老爷子经营的这个农场应该是新西兰最著名的农场,这个老爷子把本土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玩的是明明白白的,游客一方面可以在4叶草生长的21天周期农场里与那些可爱的农场动物互动,一方面又可以感受猕猴桃、剪羊毛等新西兰环保循环式的畜牧业是如何良性循环经营运作的, 总之我觉得爱德华牧场应该是未来世界上所有牧场经营的典范,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文创产品,让游客心甘情愿的购买。 离开爱德华牧场去往地热公园的路上,来到新西兰最大的火山湖——陶波湖,与南岛的湖不同,陶波湖的湖水是墨蓝色的, 湖面上有很多黑色的天鹅,湖边马路上还有很多非常绅士的海鸟,排队等候着, 邂逅午后的红杉树林,这里有新西兰的标志性植物银杉,我大致对比了以下,它与其他的叶子不同的是它叶子背面的颜色,银色的叶背让他差点就成为新西兰的国旗标志。 库瑞地热公园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这里的温泉温度很高,但就是这么恶劣的环境也有可以盛开的花朵常年生长在这里, 这就是麦卢卡茶树,麦卢卡花被誉为新西兰的神花,它具有很多治疗的功效,特别是麦卢卡蜂蜜。不畏高温,不畏孤独,它就像城堡里的火龙一样守护着一汪地热泉。 在地热公园对面的公园走一走,突然发现这个公园有种不一样的美 简单的在这个街心花园附近吃个午饭,就开始去往鸟岛啦! <p class="ql-block">  去往鸟岛的路上,路过著名的铁皮小镇,这里的人们很会用独特的铁皮装饰小镇的一切,就连公共卫生间都是铁皮制成的动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没能抵御住冰激凌的诱惑,4纽币3个口味,这简直太赞了,这个小店就在要进入奥克兰城区的高速公路边,听说这里的服务员都是陪伴孩子留学读书的华人妈妈,哎!母爱最伟大!</p> 向导小哥不讲武德,偷拍我!!!! <p class="ql-block">  沿着前方弯弯曲曲的盘山路,终于鸟岛就要到了,时间也刚刚好,再过一会应该早出的鸟儿们就要集体归巢啦!</p> 今天的天气时而有雨时而放晴,不过也很nice,让我看到了南太平洋最壮观的耶稣之光。 <p class="ql-block">  鸟岛上生活的大多是塘鹅,它们一年中仅有1-2个月的时间会来到这个栖息地繁衍后代。但是它们对环境的要求非常的高,它们是捕食鱼类的海鸟,但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奥克兰常住人口的增长带来的海水轻微污染,使得它们不得不离开这里,寻找新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我是幸运的,当地政府为此岛做出了很多有效的保护措施,所以今年才恢复解封通往小岛的路,让我能够看到这壮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塘鹅,非常忠贞的鸟类,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雏鸟孵化的较晚,并且出生在冬季来临的迁徙前,不具备飞行能力,父母就会不约而同的肩负起家庭的责任,陪伴小鸟就在这里一起过冬,一家子守在一起生死由命。</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上,开始下起大雨,我和中国小伙伴一起挤进了一片茂密的临时庇护所躲雨,茫茫人海大洋彼岸还能共同经历这个,一定是终身难忘的,</p> 雨停了,沿着观景台往海边走去即可来到奥克兰小有名气的黑沙滩,虽然都是火山喷发的杰作,但这里没有冰岛的钻石黑沙滩那样璀璨炫目,反而它更像一面照亮心灵的镜子,让我忍不住在这镜中翩翩起舞。 沙滩上时不时还能看到有剧毒的僧帽水母。 带着对鸟岛的回味,我搭上了返回奥克兰市中心酒店的车,一路上我默默无声,可能还在想着和静静躲雨的彼此温暖温暖,可能还在想着那些在这里度过寒冬的鸟儿们吧! 下了一阵比较急的大雨,导致部分路况封闭,所以只能绕路前行了,具体哪里没有封锁我们并不知道,这里的导航没有国内的更新那么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啦! 20:30终于到达酒店,这一天的行程也终于圆满结束了,这一夜我久久不能平静,可能是因为这即将是我在新西兰的最后一夜了吧! <p class="ql-block">DAY12 最后的离别</p> 今天又是睡到自然醒,酒店不远就是免税店,随便狂狂,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奥克兰的地铁口、轮渡港口、中国工商银行以及帆船博物馆...... 穿梭在相对热闹的街巷之中,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标,而新西兰留给人们的地标是哪里呢?也许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至少在我心里,它的地标不是什么名胜建筑,而是这个城市独有的味道, 有充满硫磺的麦卢卡的坚韧倔强之味;有80元一碗冬阴功面的奢侈之味;有冰激凌的香甜之味;有夹杂着塘鹅羽毛的温暖之味;有冰川与湖泊那一抹蓝的清甜之味;还有不同小镇的文化之味...... 要离开了,14天的行程即将结束,很庆幸自己是在体力允许的年纪来到这里,能深度的感受体验这片大洋彼岸的纯净国度,愿我们都能在最好的年纪遇见最值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