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姐妹

姜贵成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西坡村姜家老一代,原有堂兄弟姐妹15人,十年前大哥走后,剩下我们现在的兄弟姐妹11个人(兄弟5人、姐妹6人)。有的在村上时常能见到,有的只有在一些红白事宴上偶尔遇到,有的已多年没见过面了。二哥今年七十九岁,我也奔七十三岁啦,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家和大伯、二伯家都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兄弟姐妹们彼此感情很深,长大后工作、婚嫁以来仍各自牵挂着、惦念着。几个哥哥姐姐已八十多岁,有的姐姐己多年没上娘家的门了,设身处地的想想,这种思念之情有多强烈啊!想到这里,何不定找个机会兄弟姐妹来一次大团聚?</p> <p class="ql-block">  时不我待,我和二哥商议此事,都想到一起了,一拍即合,就决定利用今年七月,村里唱社戏的时机,把在外村居住的姐妹们都请回来看戏,实现老一代在世人员的大团圆。</p> <p class="ql-block">  为了了解住在外村姐姐们的想法,我首先向堂姐润连征求意见,说明想法后,姐姐非常高兴,连说好!好!我也深深体察出她们姐妹们内心对这一时刻的渴望。更坚定了我和二哥为在今年村上唱戏时,邀请众姐妹们回来欢聚一堂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咱上西坡村和很多地方一样,历史上就有每年固定日子唱社戏的习俗,每次唱戏时都要杀猪,举行简单的向村上大王庙、佛殿两座庙宇神灵的祭祀仪式。</p><p class="ql-block">相传农历五月十三为关羽帝诞辰日,这一天磨刀洒水会带来降雨,故村上形成唱戏祭祀神灵之习俗,祈求神灵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农历七月初一唱社戏,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平安繁盛,家族事业兴旺,生活质量提高的朴素愿望的。看戏更是走亲访友,增进人际交流的一个绝佳良机。</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世的那些年,不热心看戏的我,每逢唱戏时总是要回去走走,看望父母,会会其他亲人们,自从母亲去世后,尽管年年村里唱戏,也有三十年再没在这个机会回去了。我们姜家选择今年(2025)七月初一村上唱戏的时机,邀请住在外地的姐妹们回娘家团聚,同时也满足了我饥渴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二哥一家人为组织这次亲人们的团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打扫出了多年不常住的窑洞,从城里搬回来了被褥、灶具,置办下了粮油蔬菜。特别是侄子小艳顾不上离石那边小孩升学,单位上班的大事,几天来亲自下厨,忙前忙后不畏劳累,一切为了亲人们吃得可口,住得舒适,享受到家的温暖。从中看到了我们姜家良好的家教家风在延续发扬!</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侄子侄女们,听说七月村里唱戏时,要请回姑姑、姑夫们,回村里来团聚、看戏,一百个称赞,全力的支持。他们大都有车,随叫随到,全程接送。特别是大侄子侯兵积极优化接待方案,提出要由侄子辈为长辈们组织聚餐,舍钱又舍力。姜家大家庭和陸兴旺的氛围,让他们觉得心里温暖,脸上有光。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b>  农历润6月28日,</b>是村里唱戏的第一天,上午家人们就派车去外村几个姐姐家把姐姐们都接回来了。午饭是侄女和女婿们从县城饭店定制打包的两套菜品,就在院子台阶上摆开了“长桌宴”。开启了兄弟姐妹们的这次大团聚。</p> <p class="ql-block">  亲人们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p> <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润6月29日)上午</b>,几个姐妹们来到大嫂家看望,大嫂岀生于1942年11月28日。今年已有84岁高龄了,她不愿子女们过多的关照,坚持独自在老窑洞居住生活。耳灵目清,腿脚麻利,身体状况人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大嫂家看到了那时家里的老家具,这顶立柜还是母亲当年的嫁妆,承载着全体家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这支小小的炕桌,平时常作兄弟们学习的书桌,过大年时家人们围着就餐,还招待过多少亲戚朋友啊!</p> <p class="ql-block">  大嫂还在院子里种了各种瓜菜,供家人们随便采摘食用。成就感使她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  姐姐们来到弟弟贵平家看望。他们两口子种地、打工、扫路,一年忙四季,早晚不得闲。生活得很简朴,只求过得去,也是年近七十的人了,要多保重身体啊!</p> <p class="ql-block">  老姐妹们来到大侄女秋爱家看望,她家开着一处超市,卖些村民们生活用品。大侄女总是在她们这一辈姐妹中,起孝敬长辈的模范带动作用,为姑姑们送来许多特色吃食,长辈们聚餐时送来几件饮料,情意绵长。</p> <p class="ql-block">  走在村上,变了旧模样,娘家村里的人亲、人美,景色永远是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  一家人温馨地住在一起,就是人间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社会在发展进步,传统的习俗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唱戏的夜场前,戏台上还举行了《2025年‌上西坡村第二届优秀学子表彰大会》。村支部书记姜明明(家族里的弟弟)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授到表彰的其中就有堂孙女姜子田,她被录取到中北大学,和父亲站在了领奖台上。真是姜家后人一代更胜一代强,光宗耀祖显荣光!</p> <p class="ql-block"><b>  农历七月初一</b>,是村上唱戏、最喜庆的一天,也是我们兄弟姐妹们聚会的高光时刻。中午几个侄子们在饭店款待我们。还合影留下了难得的美好瞬间!</p> <p class="ql-block"><b><u>姜家姐妹们合影</u></b> 附出生年月,左起:</p><p class="ql-block">凤连( 1966.06)俊连 (1949.08)</p><p class="ql-block">桂连( 1944.04)侯汝(1942.07)</p><p class="ql-block">润连(1950.06) 宝连(1957.11)</p> <p class="ql-block"><b><u>兄弟姐妹们合影</u></b><u>(</u>附出生年月)左起:</p><p class="ql-block">贵平(1957.10)贵成(1953.01)</p><p class="ql-block">满庆(1944.10)贵廷(1947.04)</p><p class="ql-block">贵民(1955.03)</p><p class="ql-block">凤连( 1966.06)俊连 (1949.08)</p><p class="ql-block">桂连( 1944.04)侯汝(1942.07)</p><p class="ql-block">润连(1950.06) 宝连(1957.11)</p> <p class="ql-block"><b><u>姜家姐妹和女婿们合影,</u>左起:</b></p><p class="ql-block">凤连( 1966.06)俊连 (1949.08)</p><p class="ql-block">桂连( 1944.04)侯汝(1942.07)</p><p class="ql-block">润连(1950.06) 宝连(1957.11)</p><p class="ql-block">刘建平、刘凤吉、高贵生、陈茂祥</p> <p class="ql-block"><b><u>姜家长辈人员合影(附出生年月)</u></b></p><p class="ql-block"><b>前排姜家媳妇们,</b>左起:</p><p class="ql-block">白梅梅(1964.12)张桂兰(1958.02)高亲爱(1947.12)郝奴汝(1942.11)刘佑芳(1946.06)王改秀(1957.07)</p><p class="ql-block"><b>中排姜家姐妹们,</b>左起:</p><p class="ql-block">凤连( 1966.06)俊连 (1949.08)</p><p class="ql-block">桂连( 1944.04)侯汝(1942.07)</p><p class="ql-block">润连(1950.06) 宝连(1957.11)</p><p class="ql-block"><b>后排姜家兄弟和女婿们,</b>左起:</p><p class="ql-block">刘建平(女婿)刘凤吉(女婿)</p><p class="ql-block">贵平(1957.10)贵成(1953.01)</p><p class="ql-block">满庆(1944.10)贵廷(1947.04)</p><p class="ql-block">贵民(1955.03)</p><p class="ql-block">高贵生(女婿)陈茂祥(女婿)。</p> <p class="ql-block"><b>七月初二上午,</b>两个姐姐和姐夫再次来到宝连妹妹家看望,去年腊月间宝连妹妹病了一场,现在恢复的较好,姐妹们相互叮嘱保重身体,都有一个好身体,是姐妹们的共同期望。</p> <p class="ql-block">  七月二日下午,兄弟姐妹们尽兴地完成了久违的团聚,居住在外村的姐姐们还惦记着家里执意要回,侄子们开车分别送到家,人虽散,幸福的记忆会常回到梦中…。</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村民们都住进了平地上新建的窑洞,山坡的老宅都荒废了。生活方式、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村上走走看看,总忘不掉小时候的那些记忆,捕捉到秋天里,碾辣椒酱储存过冬的传统还保留着,鲜红的辣酱散发出甜絲絲的辣味。</p> <p class="ql-block">  按原计划七月初一这天上午,兄弟姐妹们在侄子侄女们的陪同下要分别到河西、河东两处坟地去祭拜父母,伯父伯母及爷爷奶奶们,事先也采购好了祭品。不巧的是一上天中雨下个不停,只好作罢(待中元节,家人们再去祭祀了),这恐怕是难得回来的姐姐们内心的唯一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后天就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了,在家的亲人们会去先辈们的坟头祭奠,献上所有姐妹们的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