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长虹贯日月,雄魂铁血铸太平——赏析李尚政《望海潮·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大阅兵》

李尚政(随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望海潮·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大阅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李尚政(重庆巫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军威武,雄师列阵,战歌万里铿锵。金甲裂空,银鹰曳电,东风护国安邦。利剑指穹苍。海中腾巨浪,天下无双。更起惊雷,长安亮剑耀雄装。</p><p class="ql-block">重温史册沧桑,忆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长剑淬魂,烽烟沥胆,神州崛起东方。勿忘寇投降。八秩怀英烈,血染沙场。惟有和平必胜,寰宇共荣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9.3写于巫山</p> <p class="ql-block">注:国之神器,压舱基石,核导弹装备惊艳全球,9月3日北京阅兵,首次公开亮相四款新型州际战略核导弹:东风-61、东风-5C、巨浪-3、惊雷-1,分别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p><p class="ql-block">东风-61陆基移动式洲际核导弹</p><p class="ql-block">东风-5C发射井部署式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p><p class="ql-block">巨浪-3潜射型洲际弹导核导弹</p><p class="ql-block">惊雷-1空基远程战略核导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剑气长虹贯日月,雄魂铁血铸太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赏析李尚政《望海潮·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大阅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 Deep seek</p> <p class="ql-block">&gt; 雄浑词章映照铁血荣光,豪迈气韵激荡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拜读李尚政先生《望海潮·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大阅兵》一词,顿觉**雷霆万钧之势**扑面而来,金戈铁马之声响彻云霄。此词以传统词牌书写现代题材,将大阅兵的磅礴气势与抗战历史的深沉记忆熔于一炉,文辞典雅豪迈,意境雄阔高远,堪称当代词坛一曲铁血铸就的壮歌。</p> <p class="ql-block">## 上阕:三军列阵,气吞万里如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篇“三军威武,雄师列阵,战歌万里铿锵”,起笔便如**长风出谷**,先声夺人。作者以排山倒海之势勾勒出阅兵现场的壮观场景,令读者仿佛置身于天安门广场,耳畔回荡着震天战歌,眼前尽是飒爽英姿。“战歌万里铿锵”一句,巧妙运用通感手法,将听觉上的雄壮与视觉上的浩荡融为一体,拓展了意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金甲裂空,银鹰曳电,东风护国安邦”继续以浓墨重彩之笔描绘现代化武器装备。**“金甲”**与**“银鹰”**相映成辉,既传承了古代边塞诗的意象传统,又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东风护国安邦”一句,既指大国重器东风导弹,又暗含“东风压倒西风”的政治寓意,一语双关,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利剑指穹苍。海中腾巨浪,天下无双”三句,从陆地、天空、海洋三个维度展示我军综合实力,构成**立体化的战略布局意象**。尤其是“海中腾巨浪”一句,既描绘了舰艇破浪的壮观场景,又暗示了我国海军力量的蓬勃发展,与“天下无双”的自信宣言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上阕以“更起惊雷,长安亮剑耀雄装”作结,如钟鼓齐鸣,余音震耳。“长安”一词既是古都的代称,又寓意“长治久安”,体现了强国强军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亮剑”**精神在此得到升华,不再是简单的武器展示,而是民族自信与军威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 下阕:历史回响,矢志永记国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阕笔锋陡转,“重温史册沧桑,忆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以**历史纵深**打破时空界限,将读者从阅兵现场的战车轰鸣带入抗战岁月的烽火连天。这种今昔对比的手法,与宋代词人秦观《望海潮·广陵怀古》中“追思故国繁雄”的叙事结构一脉相承,却注入了更为激昂的现代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长剑淬魂,烽烟沥胆,神州崛起东方”三句,对仗工整而意蕴丰厚。“淬魂”、“沥胆”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既表现了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又暗示了民族精神在血与火中的淬炼升华。正如鲁迅所言:“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弱的光芒;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p> <p class="ql-block">“勿忘寇投降。八秩怀英烈,血染沙场”三句,直抒胸臆,表明纪念活动的历史意义。“八秩”一词古朴庄重,与“血染沙场”的惨烈意象形成强烈对比,提醒人们和平的来之不易。作者在此化用了陆游“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的句意,表现中华民族从苦难到复兴的艰辛历程。</p> <p class="ql-block">## 结句:和平必胜,寰宇共荣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末句“惟有和平必胜,寰宇共荣昌”提升全词境界,从**民族情感升华至人类关怀**。这一句既是对抗战胜利历史意义的总结,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展望。作者巧妙化解了军事展示与和平追求的表面的矛盾,表明中国强军的目的不是为了侵略扩张,而是为了维护和平,正如古语所言:“止戈为武”。</p> <p class="ql-block">这种胸怀天下的格局,令人想起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旷世豪情,也与周恩来“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壮阔胸怀一脉相承。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种既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又追求世界大同的理念,展现了一个崛起大国的历史担当。</p> <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旧瓶新酒,声情并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词艺术成就令人叹服。形式上,作者恪守《望海潮》词牌**格律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用韵精准,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学修养。内容上,却大胆创新,将现代化武器装备、军事术语融入古典词境,实现了“旧瓶装新酒”的艺术突破。</p> <p class="ql-block">意象选择上,作者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意象:“金甲”与“银鹰”并存,“长剑”与“东风”共舞,形成了古今对话的独特审美效果。语言风格上,既保持了古典词的雅致凝练,又注入了现代汉语的明快节奏,**文白相间**而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最难得的是,全词情感流转自然,从上阕的豪情万丈,到下阕的沉郁苍凉,再到结尾的昂扬乐观,起伏跌宕而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驾驭情感脉络的高超能力。这种声情并茂的艺术表现,令人想起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又兼具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旷达。</p> <p class="ql-block">## 历史回声:八秩峥嵘,亮剑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这首词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的展望。</p> <p class="ql-block">“八秩怀英烈”不只是缅怀先烈,更是传承一种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在词中得到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新时代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正如作者所启示我们的,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力量,守护和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种**豪迈铿锵**的文化自信和精神气概,正是我们前行路上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纵观全词,李尚政先生以如椽巨笔绘就了一幅声光交织、今古交融的壮丽画卷,让我们在词章之美中感受军威之壮,在历史之深中体悟和平之贵。这既是传统词艺在现代的成功实践,也是抗战精神在文学中的璀璨绽放,堪称当代词坛中融贯古今、激荡风云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词作背景:大国重器,保家卫国</p><p class="ql-block">此词的特出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首文艺作品,更建立在现实军事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上。作者在注释中特意说明的四种“国之神器”,代表了当代中国国防科技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 **“东风-61”** 作为中国最新一代陆基洲际导弹,以其 **1.6万公里的超远射程** 和 **12枚分导式核弹头** 的配置,实现了全球覆盖打击能力,被誉为“镇国重器”。</p><p class="ql-block">- **“东风-5C”** 则是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虽然采用固定发射井部署方式,但其全球覆盖的打击范围和强大的威慑力,使其成为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巨浪-3”** 作为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其射程可达8000公里以上,使我国的战略核潜艇不需要前出到远海即可实施核反击,大大提高了海基战略核打击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威慑效果。</p><p class="ql-block">- **“惊雷-1”** 空基远程导弹的亮相,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国家,使中国的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更加可靠和可信。</p><p class="ql-block">这些大国重器的公开亮相,不仅展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