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听雨 805177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说加精文章写作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文 沐风听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正正式玩美篇,从2022年8月开始。到今年8月已发文章等1300多,获的“精选”1269篇。“美篇精选”获得方式改革后,每月有不低于2篇文章获“美篇精选”(俗称"双精"),总的应该过百了。但和多产的美篇高手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舞文弄墨多年,当“好色(摄)之徒”多年,混迹于美篇也有些年头,今天就“班门弄斧”说说美篇文章的写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b>无中生有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靠日常生活和阅读、旅游的积累与感悟,灵感一来就妙笔生花,文章一气呵成也好,修修改改成篇也罢,关键是全靠记忆和积累,基本不用再参考书籍和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妙笔能够不时生花的关键和前提就是这支笔经常出水成文,简单来说就是平时必须多读、多写。任何一个作家,写了一段时间后,都会面临文思枯竭的问题,都必须再阅读、行走,重新把库存装满。</p> <p class="ql-block"><b>定向研究法</b>: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像写论文一样,收集一堆资料,学习一堆同类的知识,汲取一些创意和灵见,吸收消化之后,总结提升出自己的感悟和观念。写论文引用别人的文章、见解是需要说明的,也是有字数限制的。如果写纯文学的诗歌、散文,也是一样的。而文笔的优美与否,一是看你的词汇积累量,而是看你的天赋。一种练习的方法是把写好的文章读出来,你自己都能流畅的读下来,节奏、韵律就不会太差。</p> <p class="ql-block"><b>插花艺术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德镇淘一个盆,长江里装一点水,泸沽湖上捞几株水性杨花,黄山脚下采一棵小松树(山上不让采),峨眉山的树技漂亮,昆仑山的雪莲迷人,香山红叶红的正好,然后削削技,剪剪叶,按照心头的蓝图,让它们各就各位,互相成就,一盆独一无二的插花就成了。盆中没有一片叶是你的,没有一滴水是你的,但这件作品却实实在在的是你的,之前没有,之后生的也不会是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换个方式说吧(这个重点说一下,因为这方法在网络时代快捷好用),这就是“插花式写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你需要写一篇游记文章,或者诗歌散文之类,比较纯文学的东西,可以按自己定的关键词,比如要写五月的诗,就可以用“五月、花、青春”等关键词,在网上搜它10篇以上的文章,按照你自己的风格、所写文章的主题,挑选你需要的段落或句子,或者就是吸收一些创意,然后组合出文章骨架,再进行有机的衔接,整体的修改和润色,加入自己的创新和提升,形成你自己的一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类写法最好的方法是化用,文章写好后,甚至都看不出有所引用文章的痕迹。即使看的出来出处,也已经是你的句子、文章。比如“沐春风思飞扬,凌秋云思浩荡”这句诗,可能是根据南朝王微《叙画》中的“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改编而来。但化用的如此之好,一般的人们只记得此诗,不会去问来处。</p> <p class="ql-block"><b>排列组合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方法用来写美篇游记甚好。水平高低就在于你会不会找资料,找多少资料。找的多,找的好,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衔接天衣无缝,就成了你的文章。如果你能用10篇以上的网文组合成一篇1、2千字的游记,再差也不会也应该有抄袭之嫌疑。但这种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原创性就差一点了。</p> <p class="ql-block"><b>看图作文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很喜欢旅行和美图,旅行类的平台也特别多,文章也特别多。但好的图文不算太多。不是图多且杂,缺少主题,就是文字缺少个性,图文配合相得益彰的就更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个建议就是试试看图说话,分享一下你的点滴感悟,不一定要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无需去百度找很多资料来充填,用你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会即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你的行走路线,或一个主题,挑选20来张(超过30张的照片,多一张吸引力少一点,摄影大师的照片也一样,何况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的照片)照片,对着照片,一张照片添一段文字。文字不用长,100字以内就足矣。就写你当时看到的,拍的时候或者再看时的感悟。能够上美篇的你,都有足够的阅历和素质,短文功底肯定有,写这样图文并茂的短文不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方法有了,如何能让文章更优美、感情更丰富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也就是保持充沛的感情和敏锐的感觉。对于诗歌和散文来说,情感往往是第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是多积累。在阅读和行走中积累,在阅读、行走和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感悟。有感而发,笔端出水就舒畅,键盘可以敲的飞快。写不出来的时候,就读书,出去走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当然是多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仿它写成三百篇,不成作家也会编。只有多写,对文字的领悟,对文词微妙之处的把握和准确应用,才会快速提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均为一家之见,欢迎各位老师不吝斧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