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兰萍</p><p class="ql-block">美篇步:56394362</p> <p class="ql-block">在华夏广袤的版图上,衡阳宛如一册镌刻着时光密码的厚重史书。它以湘江为墨,以雁峰作笔,将两千余年的风云变幻、人文兴衰,化作一页页耐人寻味的篇章。翻开这本史书,字里行间流淌着文人墨客的诗性情怀,每一首古诗都是一把钥匙,开启通往这座城市灵魂深处的大门,让我们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感悟岁月沉淀的智慧与哲思。衡阳的历史长卷,在秦汉的烽火中徐徐展开。彼时,它作为南方边陲的重要城邑,承载着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任。虽历经岁月沧桑,许多遗迹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但那些留存于古籍中的记载,依然能让我们想象当年的繁华。如汉代的古道,曾见证无数商旅往来,驼铃声声,将中原的文明与岭南的物产相互传递。时光流转,衡阳在三国时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多少英雄豪杰在此留下了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被贬途经衡阳时,写下了这首豪情满怀的《秋词》。在常人眼中萧瑟寂寥的秋日,他却看到了白鹤凌云的壮志,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心境。站在衡阳的秋日里,仰望长空,仿佛依然能看见那只冲破阴霾的白鹤,振翅高飞。这不仅是诗人的精神写照,也恰似衡阳这座城市的性格——在岁月的风雨中,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从不因困境而消沉。它激励着世世代代的衡阳人,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心怀希望,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潇湘月浸千年色,衡岳云堆万叠青。”宋代诗人赵抃笔下的衡阳,是一幅水墨丹青。湘江与潇水交汇,月色洒落江面,泛起粼粼波光,映照出千年不变的温柔;南岳衡山云雾缭绕,青山如黛,层层叠叠,宛如仙境。漫步在湘江之畔,感受着江风拂面,看着月光在水面上跳跃,思绪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一同沉醉在这美景之中。衡山巍峨,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圣地。他们登山揽胜,留下了无数诗篇。在登山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能欣赏到秀丽的自然风光,更能体会到一种与天地相融的豁达心境。衡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泉,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智慧,启迪着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衡阳的历史,不仅有自然风光的诗意,更有家国情怀的壮烈。南宋末年,元军南下,衡阳军民奋起抵抗,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文天祥曾途经衡阳,留下“衡阳雁断天南北,吾欲于谁论短长”的感慨,抒发了他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悲愤与无奈,也表达了对收复山河的渴望。这种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衡阳人的骨子里。到了近代,衡阳保卫战更是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方先觉将军率领守军,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的疯狂进攻,坚守城池四十七天。他们的英勇无畏,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也让衡阳这座城市成为了抗战精神的象征。站在衡阳保卫战纪念塔前,仿佛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声,看见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身影。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在衡阳的老街古巷中,依然能寻觅到历史的痕迹。青砖黛瓦的古建筑,斑驳的墙壁,幽深的小巷,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走在石板路上,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昔日的叫卖声、欢笑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正如古诗中所描绘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如今已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但历史的韵味却从未消散。老街的居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文化,让这座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翻开衡阳这部读不完的史书,每一首古诗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它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自然风光之美、人文精神之厚、家国情怀之重。从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到近代英雄的壮烈悲歌,衡阳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在当今时代,衡阳依然在不断发展前行,它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辉煌。而那些流传千年的古诗,将永远是衡阳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让我们继续品读衡阳这部史书,在诗性的回响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汲取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图文/兰萍</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