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佛园只是哈佛大学最早的校园,现在更多的教学、科研、体育、文化艺术等设施和学生宿舍在哈佛园以外的区域,甚至已经发展到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的对岸。哈佛宿舍楼大都建在查尔斯河畔两岸。</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Memorial Hall)</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Memorial Hall),维多利亚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Victorian Gothic Revival ),特点是红砖外墙、陡峭的斜屋顶、精致的塔楼和大量的装饰细节,建于1878年,由哈佛校友(包括著名建筑师H.H.Richardson)设计,位于哈佛园北门(东)外,旨在纪念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中为联邦(Union)而战并献出生命的哈佛校友,是哈佛大学校园内一座历史悠久、极具建筑特色和纪念意义的重要地标。</p><p class="ql-block">建筑群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纪念堂(Memorial Transept),是整座建筑的核心纪念场所,墙壁的大理石牌匾上刻有136位在内战中牺牲的哈佛学生的姓名,人们在此进行缅怀和纪念。通常对公众开放,可以免费进入参观和瞻仰。</p><p class="ql-block">二是桑徳斯剧院(Sanders Theatre),可容纳1000人,是一个世界级的音乐厅和演讲厅,以卓越的声学效果而闻名。它不仅是哈佛大学乐团、合唱团举办音乐会的地方,也用于举办重要讲座、会议和毕业典礼等活动。许多知名人物,如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艺术家等都在此登台。仅在举办公开活动时对外开放,进入需购买门票。</p><p class="ql-block">三是学生食堂,即纪念食堂(Memorial Hall Dining Hall),服务于一年级本科生,也对教职工和访客开放,几乎所有哈佛新生都在这里用餐。游客通常无法进入用餐或参观,除非有校内人员带领或在特殊开放日。1996年,由于安能伯格家族(Annenberg family)的慷慨捐赠,对大厅进行了大规模、精细的修复,纪念食堂更名为“安纳伯格大厅”(Annenberg Hall)。</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食堂(新生食堂),即安能伯格厅(Annenberg Hall)</p> <p class="ql-block">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 ),也称牛津街1号(1 Oxford Street ),位于哈佛园北门(西)外,与纪念堂(Memorial Hall)隔着一块草坪相望。</p> <p class="ql-block">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是哈佛大学本科科学教育的核心枢纽,建于1972年,由著名西班牙建筑师何塞普·路易斯·塞特(曾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设计,粗野主义(Brutalism)风格的典型代表,特点是大量使用裸露的混凝土、几何形状和巨大的模块化结构。其首要目的是将原本分散在各系的本科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统计、计算机科学等)集中起来,创造一个跨学科的协作环境。大楼内设有大量本科教学实验室、讨论室和演讲厅。一至四层是凯伯特科学图书馆(Cabot Science Library),是哈佛最大的社会科学和科学图书馆,是一个现代化的学习空间,拥有各种类型的座位:安静的学习区、小组讨论室、沙发休闲等,是学生自习的热门地点。地下一层设有Berkeley Cafe,为学生提供咖啡、三明治、沙拉等简餐,是学生课间休息、补充能量和进行社交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麦克斯韦德沃金大楼(Maxwell Dworkin ),建于1999年,现代建筑风格,位于哈佛科学中心北,是哈佛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Harvard Jho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的核心建筑之一,是哈佛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和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两个系的大本营。这里汇集了世界顶尖的教授、研究人员和博士生,进行从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到硬件系统、网络、量子计算等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是哈佛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心脏地带”。</p><p class="ql-block">大楼主要捐助者:比尔·盖茨(Bill Gates ),微软联合创始人、哈佛校友。大楼命名:Maxwell取自比尔·盖茨母亲Mary Maxwell Gates 的娘家姓,Dworkin 取自微软前CEO,同期哈佛校友史蒂夫·鲍尔默母亲Beatrice Dworkin 的娘家姓。</p> <p class="ql-block"> Maxwell Dworkin 大楼</p> <p class="ql-block">哈佛约翰· A· 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Harvard Jho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周围环境</p> <p class="ql-block">哈佛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Harvard Jho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pplied Sciences )周围环境</p> <p class="ql-block">杰斐逊物理实验楼(Jefferson Physical Laboratory ),与皮尔斯楼(Pierce Hall)通过一个楼群相连,建于1884年,新罗马式风格(Richardsonian Romanesque ),也称杰斐逊物理楼,是哈佛大学物理学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至今仍是物理系的核心所在,以哈佛大学的一位重要校长Thomas Jefferson命名,他在任期间(1850-1852年)致力于推动哈佛的科学教育。杰斐逊物理实验室在哈佛乃至全球的物理发展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诺贝尔奖级研究的摇篮,至今仍然是哈佛大学进行世界顶尖物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核心基地。</p> <p class="ql-block"> 杰斐逊物理实验楼</p> <p class="ql-block"> 杰斐逊物理实验楼</p> <p class="ql-block">皮尔斯楼(Pierce Hall),建于2001年,新乔治亚建筑风格(Neo-Georgian),红砖建筑,是哈佛大学物理系(Department of physics )的核心所在地,隶属于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是哈佛大学应用物和实验物理的现代化、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与Maxwell Dworkin 楼通过天桥和走廊连接。大楼以哈佛大学数学和物理教授本杰明·奥斯古徳·皮尔斯(Benjamin Oshood Pierce)命名。</p> <p class="ql-block">珀金斯楼(Perkins Hall),是哈佛约翰 A. 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现代学术建筑风格,位于Maxwell Dworkin (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的主要基地)大楼北面。为感谢约翰·珀金斯家族对哈佛大学的慷慨捐赠,大楼以John Perkins命名。</p> <p class="ql-block"> 珀金斯楼</p> <p class="ql-block">爱徳华·马林克罗特化学实验室(Edward Mallinckrodt Chemical Lab),建于1929年,新乔治亚风格(Neo-Georgian),是哈佛校园内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建筑,与物理系的皮斯尔楼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楼群相邻,是哈佛大学文理学院(Facility of Arts and Sciences,FAS)下的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CCB)的核心设施之一,专注于化学研究和高级化学教学。大楼以一位工业家和慈善家Edward Mallinckrodt Jr.的名字命名,其捐赠对哈佛化学系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and History,HMNH)大楼</p> <p class="ql-block">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大楼,建于1902年,新乔治亚风格,砖砌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查尔斯·A·柯立芝(Charles A. Coolidge)设计,哈佛的怀徳纳纪念图书馆和纽约的摩根图书馆也由他设计,最初作为拉徳克利夫高级研究院(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的前身——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 )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教室使用。该建筑先是以路易斯·阿加西(Louis Agassiz,1807-1873)的名字命名,他是19世纪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瑞士裔美国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哈佛大学教授,以其在自然历史,特别是鱼类学和冰川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阿加西虽然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他也是一位种族主义者和科学种族论的倡导者。由于其种族主义遗产与哈佛大学的价值观严重不符,关于该建筑更名的讨论持续了多年。2019年,一个由哈佛大学教职工组成的委员会正式建议移除阿加西的名字。2020年,经全面审查,哈佛大学校长宣布,正式将“阿加西楼”更名为“玛丽·苏特院长楼”,以纪念拉德克利夫学院的首任院长。现在大楼的楼眉上仍留有Agassiz Hall的铭文,它在很多历史文献和非正式的语境中仍然被广泛提及。哈佛大学官方也承认这段历史,并将其作为教育反思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大楼</p> <p class="ql-block"> 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利陶尔中心(Littauer Center ),旧名是利陶尔公共行政管理中心(Littauer Cen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位于哈佛园西北角外侧,建于1938年,新乔治亚风格(Neo-Georgian)建筑的典范,外观庄重、对称、典雅,是哈佛大学校园内一座具有重要功能和历史意义的建筑,由哈佛大学1878届校友、前国会议员、成功商人、慈善家卢修斯·N·利陶尔(Lucius N. Littauer)捐建。它是哈佛大学经济学系(Department of Economics)传统大本营和行政中心,也是公共政策教育的重要发源地。如今,它还主要作为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HKS)的教学楼使用,利陶尔中心的公共管理学院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直接前身和创始家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利陶尔中心就是肯尼迪学院的代名词,即使后来肯尼迪学院扩张并拥有更多建筑,利陶尔中心仍然是其核心教学设施。</p> <p class="ql-block"> 利陶尔中心</p> <p class="ql-block"> 利陶尔中心</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楼(Austin Hall),建于1838年,理查森罗马式(Richardsonian Romanesque)风格,是哈佛大学校园内一座格具历史感和建筑美感的建筑,它和纪念堂(Memorial Hall)一样,是哈佛大学19世纪建筑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是哈佛法学院(Harvard Law School )最古老且最标志性的家。大楼以Edward Austin 的名字命名,他是波士顿的一位商人,为这座建筑捐赠了大部分资金。</p> <p class="ql-block"> 奥斯汀楼</p> <p class="ql-block"> 奥斯汀楼</p> <p class="ql-block"> 奥斯汀楼北面一侧</p> <p class="ql-block"> 奥斯汀楼北面一侧</p> <p class="ql-block">奥斯汀楼远眺,左边建筑为海明威健身房(Hemenway Gymnasium ),为给哈佛法学院和本科生共用的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 海明威健身房</p> <p class="ql-block">甘尼特楼、海明威健身房、奥斯汀楼三楼同框</p> <p class="ql-block">左:甘尼特楼(Gannett Hall),中:海明威健身房(Hemenway Gymnasium ),右:奥斯汀楼(Austin Hall)三楼同框。甘尼特楼:古典复兴风格,归属<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佛法学院,</span>是著名学术期刊《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部所在地。该期刊完全由哈佛法学院的学生管理和编辑,是美国引用率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法律期刊之一。能够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尤其是主席,是法学院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通往美国法律界顶尖职业道路的敲门砖。这座建筑以Caleb Gannett命名,他是哈佛大学18世纪的一位管理员。它最初是作为住宅建造的,后来被哈佛大学收购并用于各种用途,最终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的永久之家,是哈佛法学院校园内一栋具有重要历史和法律意义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黑斯廷斯楼(Hastings Hall),哈佛法学院研究生宿舍,经典的砖砌结构,位于哈佛法学院兰徳尔楼西、海明威健身房(Hemenway Gymnasium )和奥斯汀楼北,这座建筑最初并非哈佛所有,后来被购入并用作法学院宿舍。</p> <p class="ql-block">黑斯廷斯楼(Hastings Hall)南侧面,哈佛法学院研究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黑斯廷斯楼(Hastings Hall)南侧面,哈佛法学院研究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兰徳尔楼(Langdell Hall),建于1907年,新古典主义/新乔治亚风格,是哈佛法学院的主图书馆和学术中心,位于奥斯汀楼北面,以其庞大的规模和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法律图书馆收藏而闻名。大楼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的名字命名,他是哈佛法学院(1870-1895年)院长,被誉为美国现代法律教育的奠基人。他首创了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 )和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 ),这些方法至今仍是美国法学院教学的核心方法。这座大楼是对他革命性贡献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兰徳尔楼(东面)</p> <p class="ql-block"> 兰徳尔楼局部</p> <p class="ql-block"> 兰德尔楼局部</p> <p class="ql-block">豪泽楼(Hauser Hall),现代风格建筑,哈佛法学院的主教学楼之一,位于兰德尔楼东,以古斯塔夫(Gustav)和丽塔·豪泽(Rita Hauser)命名,他们是哈佛法学院的杰出校友和主要捐助者。照片中左楼即兰德尔楼局部。</p> <p class="ql-block"> 哈佛法学院院牌</p> <p class="ql-block"> 哈佛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 哈佛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 哈佛法学院</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闪米特人博物馆(Harvard Museum of Ancient Near East )</p> <p class="ql-block">哈佛-燕京图书馆(Harvard-Yenching Library )及东亚语言和文明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 )</p> <p class="ql-block">米达·徳·冈茨堡欧洲研究中心(The Minda de Gunzburg Center for European Studies )</p> <p class="ql-block"> 米达·德·冈茨堡欧洲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 米达·德·冈茨堡欧洲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宿舍区的马尔金体育运动中心(Malkin Athletic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马尔金体育运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马尔金体育运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哈佛滨查尔斯河宿舍区</p> <p class="ql-block"> 宿舍区边上的草坪</p> <p class="ql-block"> 查尔斯河</p> <p class="ql-block">约翰逊·W·威克斯桥(John W. Weeks Bridge )</p> <p class="ql-block">约翰逊 ·W·威克斯桥(John W. Weeks Bridge )</p> <p class="ql-block"> 约翰 ·W· 威克斯桥</p> <p class="ql-block"> 摄于2019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