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南太平洋岛国之旅02-大溪地的塔希提岛

庄永祯

夜幕中从奥克兰乘机抵达有着“太平洋女王”、“海岛中的爱马仕”、“海岛游的天花板”、“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之美誉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机场地处首都所在的岛屿--塔希提岛。法属波利尼西亚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由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等5个群岛118个岛屿组成,其中以社会群岛的塔希提岛面积最大,被最早来此的台胞称之为“大溪地”,估计是来自“塔希提”的谐音,之后随着法属波利尼西亚开放的岛屿越来越多,国人就继续将整个法属波利尼西亚都习惯地简称为“大溪地”。按照旅行计划我们将在大溪地停留7天(包括所到之日),前两天我们住在塔希提岛上酒店,游览酒店周围和环塔希提岛车游;第三天下午登上诺唯真太阳号邮轮,开始我们的邮轮生活;第四天邮轮仍旧停靠在塔希提岛,由于昨天已经车游全岛,故仅在码头附近的小镇上转了转,天气太热了,很快就返回邮轮去享受那天堂般的生活;第五天邮轮停靠游览大溪地的茉莉雅岛;第六天停靠游览大溪地的赖阿特阿岛;第七天停靠游览有着最美海水的大溪地的波拉波拉岛。之后邮轮将向西前往南太平洋另外一个岛国--库克群岛的拉罗汤加岛。本篇游记将记叙我们在大溪地的塔希提岛两天多的悠闲生活、环岛车游,以及熟悉乘坐的诺唯真太阳号邮轮环境。 <b><u>过了两个7月22日</u></b>。飞机从奥克兰飞往大溪地的塔希提岛,途中自西向东穿越了国际日界线,所以在日期上我们过了两个7月22日,即当地时间7月22日下午16时从奥克兰起飞前往大溪地,于当地时间7月21时22时抵达大溪地的塔希提岛,次日清晨起床仍旧还是7月22日,这就是穿越国际日界线所遇到的奇特现象。 传说大溪地非常炎热湿闷,但我们来到这里感到还可以,温度在30摄氏度上下,大概是因为此时是最佳季节吧(冬季)。由于昨日离开办事效率极低的机场,抵达酒店已经是当地时间后半夜了,所以今天(在这里再次度过7月22日)我们完全是自由活动,补偿昨日缺失的睡眠,在酒店周围的海滩吹吹海风,喝茶悠闲,拍拍照片,还可以参与一些海上活动,明天将会安排陆地环岛游。 <b><u>第二天乘车环游塔希提岛</u></b>。应当讲来大溪地主要是看世界最美的大海,享受海岛慢节奏的悠闲生活,至于岛上的陆地风光实属一般。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具有罕见的木制罗马柱的<b><u>大溪地群岛博物馆</u></b>,以便对陌生的波利尼西亚文化进行一次导览。博物馆位于小岛的西海岸,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发源、历史、地理、特点、文物面面俱到。在这里波利尼西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现。他们善于利用天然材料,如木头、石头、珊瑚和棕榈叶,建造各种建筑。简洁的形式、流畅的线条、鲜艳的色彩,都展现了他们的建筑艺术。古堡和神庙常建在山顶或海边,以展示对自然的崇拜。除了建筑,波利尼西亚人的雕刻艺术也十分出色,用石头、木头、骨头和珊瑚等材料,他们雕刻出各种生动的形象,栩栩如生。 <b><u>波利尼西亚神庙遗址</u></b>,回顾当地毛利人的以往,感受其独特历史氛围。美国当代作家克里斯蒂娜·汤普森的《海洋的子民——波利尼西亚之谜》一书,就是其亲自来到波利尼西亚的神庙遗址,在废墟中散步思考的结晶。神庙背后遥远而神秘的波利尼西亚历史也从欧洲人深入太平洋开始,逐步被发现探究,尽管书中有些论点值很得商榷,殖民思想很严重。在这个热辣辣的南太平洋,在这片波光粼粼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这就是波利尼西亚人--毛利人历史遗迹的所在地,散落在今天的新西兰、大溪地、夏威夷、萨摩亚、斐济、汤加和库克群岛等地,飘洋过海是肯定的,但无人确切知晓最初他们是何地来到这片一望无际的海域中的诸岛之上。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毛利人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和社区,这些地方充满了宗教的神秘感,社会结构也异常复杂,有各种神灵、神庙和祭祀仪式,还有不同阶层的人,从族长到船工,各司其职。然而,欧洲殖民主义的到来改变了一切。18世纪末,欧洲探险家开始涉足南太平洋,逐渐掌握了这片土地的贸易和政治。波利尼西亚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遭受到了破坏和改变,许多人被迫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和传统,接受了欧洲文化的影响,曾经辉煌的波利尼西亚神庙也随之逐渐衰落,变成了眼前这片荒芜的遗址,只是不时会有毛利人在这里举行活动,缅怀前人和历史。 <b><u>Vahipahi热带花园</u></b>。很多人都把大溪地奥特马努峰下泛着水晶般光泽的七彩蓝色潟湖视为大溪地唯一的名片,其实大溪地群岛不仅有高山、深海值得远观,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满园花草,以及潺潺溪水和从天而降的瀑布可以近赏,特别是那些枝叶茂盛的面包果树,为毛利人提供了粮食,在毛利人家里,有几口人就种几棵面包树,不用费力就可满足全家食用。 <b><u> Maraa岩洞,保罗·高更最钟爱之地</u></b>。没想到南太平洋上的这个小岛居然还会受到法国大画家高更的青睐。为躲避欧洲的喧哗和破产的窘态,并怀揣对“原始纯真”的向往,高更两度来此共生活了10年,并死于大溪地。岩洞仅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穴,洞穴下有一池黝黑的湖水,洞穴顶上的岩缝中垂下了密密麻麻的蕨类植物,远看似乎充斥着“仙气”,传说这里是艺术家保罗·高更最钟爱之地。高更与他的好友梵高很相似,都是活着不受待见,死后价值飘升的画家,在这里高更还获得了“渣男”之名,由于大溪地土著女孩受殖民统治影响以和白人殖民者同床为荣,所以很多女孩都对他投怀送抱,他几乎每晚都有土著女孩相拥而眠,由此高更在后世受到了一些道德上的争议,并由此患上梅毒。在这里高更创作了很多作品,多为女人的人物画,其中包括价值3亿美金的《你何时出嫁》,对自己一生总结性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以及《海滩上的塔希提岛妇女》、《塔希提岛的牧歌》、《午后小憩》、《手捧芒果的女人》等等。 <b><u> 海滨的高更餐厅用餐</u></b>。连这里的餐厅都以高更命名,可见高更在这里还是很享有名声的,也显现出当地对欧洲文化的推崇。这家餐厅经营当地风味餐,半自助式,主食是面包果和椰奶麦片粥,这里的面包果制作的比较考究,其实在当地人家面包果在火上烤烤直接掰开或用刀切片就可以食用了,比面粉制作的面包口感粗糙一些,略带甜香;正餐鸡腿和薯条是必不可少的,很受欢迎的是叶子奶、麦泰、木瓜、甜点可丽饼等等。 <b><u> Papara冲浪海滩</u></b>,2024年法国奥运会冲浪赛场。能够将奥运会赛场选在万里之外的大溪地,足以说明法国对于这片海外属地还是很重视的 <b><u>东海岸的Tahara观景台</u></b>,当年英国库克船长登岸大溪地岛的地方,1867年在这里建立了大溪地第一座灯塔。不知为何库克没有看上大溪地,在这里仅是短暂停留,而是选择了西面的库克群岛作为海上休整补给之地。 <b><u>傍晚登上诺维真太阳号邮轮</u></b>。办理登船手续出乎意料的顺利,不到半个小时进入了舱房。具有阳台的舱房大小和布局与我们前不久在南非和香草四国乘坐的诺维真之晨号差不多,很舒适。当晚不启航,明天我们仅在邮轮码头附近的小镇自由活动,以及在船上熟悉环境。 <u> <b>第三天邮轮继续停靠在法属波利尼西亚首府小镇</b></u>。这座小镇始建于1818年,位于塔希提岛西北岸,临太平洋马塔维湾。早餐后下船到市区游览,坦率地说这个小镇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看的,如果街上再多些摩托车,你会认为自己身在越南老挝,同伴们似乎对这里的特产黑珍珠很有兴趣,走街串巷一路寻觅。灿烂的阳光之下,天气实在有些闷热,走不了多远就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我们几个对逛街实在没有兴趣,赶紧返回邮轮,在船上那才是享受,温度适宜,有吃有喝。 <b><u>熟悉太阳号邮轮</u></b>。由于昨晚才登船,与其在骄阳下逛街,不如在凉爽的邮轮上走一遍,熟悉熟悉环境。太阳号与以往我所乘坐过的邮轮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其公用舱层左右不对称(过去五次乘坐的海上邮轮都是左右对称的),似乎如此更可以充分发挥空间效能,餐厅、酒吧、大小休息室、小卖部、图书馆、照相室、棋牌室、剧场、电影院、板球场、游泳池、桑拿房、健身房一应俱全。 <b><u>注</u></b>:本文中有些图片选自网上,仅为能够更详尽介绍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大溪地)的魅力风光,在此仅向原图作者深表感谢!<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待续:2025南太平洋岛国之旅03-大溪地的茉莉雅岛</b> <b><u>相关游记</u></b>:<div>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w8f9kj?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4772543"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5南太平洋岛国之旅01-重游新西兰的奥克兰</a></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