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例证

长亭短亭

<p class="ql-block">1852年太平军利用岳州吴三桂的炸药和炮弹成功攻入武昌。</p><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的重臣李秀成在《自述》中提到,“破岳州得吴三桂之器械,搬运下舟,直下湖北” 。曾经混迹于太平军中的清军间谍张德坚,在其所著的《贼情汇纂》中也确认,太平军确实在岳州获得了吴三桂遗下的火炮、弹丸、火药 。《清史稿》也有相关记载,称城中原有吴三桂部队储备的兵器,全被太平军用上了 。此外,湖南安化人李汝昭在同治二年撰写的《镜山野史》中也说“初五陷岳州,初七日祭起吴王炮、药,从岳州启程”。</p><p class="ql-block"> 吴三桂在三藩之乱时把岳州当作战略枢纽,重兵屯驻,修建三重壕沟、大量设置火器,在岳州的火器储量极大 ,吴三桂的军火会在岳州被太平军获得,主要是因为吴三桂在三藩之乱时将岳州作为重要战略据点,在此囤积了大量军火,而后来清军攻克岳州后并未对这些军火进行妥善处理,导致其被长期掩埋,最终被太平军发现并获取。</p><p class="ql-block"> 三藩之乱爆发后,吴三桂起初形势大好,湖南全境落入其手 。岳州与湖北隔江相望,是吴三桂进攻武昌乃至北上的重要基地,也是其抵御清军南下的前沿阵地 。因此,吴三桂在此构筑了坚固城防工事,囤积了大量精良火器 。1678年吴三桂病故,1679年岳州吴军主动撤退,清军随即占领岳州 。但由于清军急于乘胜追击直捣云南吴军老窝,没有对岳州城内吴三桂储备的军火进行清理和转移,这些军火便被遗留下来,直到1852年被太平军获得。虽然这些军火距离当时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但其火炮大多为铜炮,采用“铁芯铜身”工艺,较为耐用,经过简单修复后仍可使用,而火药经过晒干、碾碎、筛筛、加补硝磺等处理后也能再次发挥 作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