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听那悠扬的歌,去看那远飞的雁”…腾格尔、乌兰托娅纯绿色的天籁之音,仿佛看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的澄净的天空,点燃心中对草原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有着“中国铜工业新坐标”之称的集团公司乌山项目距满洲里市区17公里。11月底,集团公司年度青年人才培养现场会在满洲里召开,我有幸陪同两位“青年人才”参加现场会并作发言。</p><p class="ql-block"> “冬天去草原?呵呵”。查询天气,半月内满洲里的气温零下20度至零下35度。终于有机会去看草原,还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草被羊吃了”“羊吃完草走了”,冬天去草原,且作“路过”罢了。</p><p class="ql-block"> 贵阳到满洲里没有直飞航班,得到北京南苑机场转机,飞到满洲里机场已是晚上十点,飞机降落前告知地面实时温度为零下30度。下了飞机,在机场大厅停下,赶紧翻出风雪帽、皮手套、羽绒服、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之后随接机人员向大厅外接机的车辆奔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全天报到。</p><p class="ql-block">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延边陆路口岸。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流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酒店服务员都穿着短袖衬衫工作服,酒店内的温度应该在28度左右,室内外温差60度以上,我穿着一件薄毛衫到餐厅吃早餐竟吃出满头汗来了。酒店里俄罗斯商人很多,叽里呱啦说着俄语进进出出、上上下下,我自己反倒像是一名“老外”了。</p><p class="ql-block"> 会议酒店口岸国际大酒店位处满洲里市中心区。吃过早餐,带上相机,我和两位年轻人迫不及待要去逛逛满洲里。</p><p class="ql-block">满洲里地处北纬35度线,太阳光总是那么斜斜的冷冷的照在人身上,不经意地让人睁不开眼睛。冬天里这样的阳光在南方是没有过的。</p><p class="ql-block"> 街上行人稀稀落落,偶尔看见几位俄罗斯美女裹着貂从一扇门出来很快又闪进另一扇门。建筑物不高,多是带圆顶的俄罗斯风格。笔直的道路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片区。所以北方人老说往东边多远、西边多远告知你怎样走,而在南方则告诉你前面路口右转或左转。毕竟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大卖场小商店一个挨着一个,俄罗斯商品琳琅满目,比如:披肩、手套、酒壶、皮靴、咖啡、巧克力。</p><p class="ql-block"> 虽然“全副武装”到只露出眼睛,虽然只在街上转了不到两个小时,中途还不时进入夏天般的各个商场暖暖,南方人的小身板还是感觉有点受不住了,担心耳朵不经意冻掉了回家不再听话,赶紧回酒店吧。</p><p class="ql-block"> 只顾匆匆往酒店赶路,忽然觉得前面不远处的地上一堆“东西”动了一下,停下脚步,见那堆“东西”前面一只破碗里落下的几张小面额人民币,才知道是乞讨的。</p><p class="ql-block"> 老天,零下30度啊!</p><p class="ql-block"> 可怜的人可能把所有的御寒衣物都裹在身上了,身体显得非常臃肿。为了抵御寒冷,双腿跪在地上把头狠劲地埋在手臂里,臀部上翘,像极了一名朝圣的信徒,更像是一只冰冻的大虾。</p><p class="ql-block"> 我摸出50元,轻轻地放入那只破碗。可怜的人可能感觉到了,略略抬了抬头。我看到她额前凌乱的头发、凹陷的眼眶、呆滞的眼神。可怜的人是一位老妇。</p><p class="ql-block"> 会议之余,大多时间就待在如夏天般的酒店里了。心里牵挂着那位老妇,偶尔去逛逛附近的商场,总希望能在商场附近再看到她,直到我离开满洲里也未能再见到那位可怜的老妇。</p><p class="ql-block"> 抽出一个下午,我参观了国门景区。</p><p class="ql-block"> 国门景区离酒店只有7公里,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现在的国门已是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000多万元。登上国门,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国门对面不远处是原苏联的国门,国门上“CCCP”四个硕大的金色缩写字母,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总算是去了一次大草原,还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却只在行进的车上看到窗外无边无际的白雪茫茫和偶尔见到的几只在雪地上觅食的牛羊。</p><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悠扬的歌,远飞的雁”给了我无尽的畅想和向往,而那位雪地上乞讨的老妇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后记:2021年发刊《月下花语》,今发美篇为方便印制美篇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