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末路便是神的开端

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

<p class="ql-block">原创: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传承人</p><p class="ql-block">2025-09-04</p> <p class="ql-block">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中的这句古老箴言,穿越千年时空,依然在中医界铮铮回响。它不仅是择医的标准,更揭示了中医传承的深层逻辑——中医学问的卓越往往需历经数代积淀,非浅尝辄止者可窥其堂奥。</p><p class="ql-block"> “医不三代,不开方”之说,绝非简单的门户之见,而是对中医知识特性的深刻认知。中医学不是纯粹的理论科学,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经验医学。‌</p><p class="ql-block"> 不难发现师承的核心价值‌是确保技艺传授的纯正性与系统性,如我们强调“望闻问切不依赖仪器而是我们的感知”的中医思维传承,而这才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今天被炒火的ai把脉。比如有种因感情受伤的“心脉绝”,我们就让他找机器人试试,是把不出来的!机器人输入再多的信息和知识,它也不是有感情有温度的人,也不会是阴阳相感、男女相吸的,怎么会把出被情所困心神已失呢?</p><p class="ql-block"> 介绍他来的那个高级心理医生是我们粉丝,她说∶“宋老师说的对,真正的意义上的疗愈不是我被治好了,而是我从未需要被治”。想象一个人被困在梦里,梦里他残疾、贫穷、被所有人抛弃。他哭着求救,有人递给他轮椅、假肢、心理医生……他以为自己在被疗愈。可真正的解脱,不是他学会了用假肢走路,而是——他醒来。醒来后,他看着自己的腿,笑着说:“原来我一直都能走。”你不是灵魂受伤,你是睡着了。你不是需要疗愈,你是需要醒来……</p><p class="ql-block"> 生病是一种信号,是灵魂的呐喊,不从这个角度出发,任何疗法都是妄为。</p><p class="ql-block"> “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这“本”是什么呢?“本即道、机、灵、神、炁也”(青囊秘录)。任何疾病都是阴阳的失衡导致的,即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七情,外因是六淫。</p><p class="ql-block"> 有个教师粉丝说∶“是真的,我姐生病4~5年,各种检查换中西医,手术,就治不好她的病,在我看来她就是心理疾病,她一直很紧张,她也亏孝,也喜欢占便宜。我侄女侄女婿四十多点就要终身服药,怎么劝都劝不住,我劝他们改变生活习惯,不能长期吃西药,在他们观念里就是生病就要吃药,控制指标,现在我也放弃了不再劝,那是他们的内在属性,或者说内因。”</p><p class="ql-block"> 机器人把脉被国人炒火了,而在全球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也都在说自己传承着本民族文化,究竟什么才是“传承”?</p><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中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定义中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中医家传与师承的崇高地位,源于中医学术本身的内在要求。它不是保守封闭的象征,而是确保中医学术精髓能够完整传承的重要机制。在现代化浪潮中,我们既要拥抱创新,也需尊重传统,认识到家传与师承对于保持中医特色与提高临床疗效的不可替代价值。</p><p class="ql-block"> 现在好多人,看了两本书,刷了几个短视频,就觉得自己懂中医了,能开方子了,甚至敢给人看病了。真不是我泼冷水,要是真想踏踏实实地学就得下苦功夫。学习本来就不是轻松事儿,哪有躺着刷几个视频就成大师的道理?得肯花时间,肯吃苦,肯一遍遍地背、一遍遍地练。等哪天,你不再急着显摆自己懂多少,反而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那时候 —— 才算真正开始挨着中医的边了。那些自以为是刷了几个短视频就会看病的现象,也是缺乏真正的师承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还有“师承”、“承传”与“传承”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区别关键之处就是“变”(变化、创新),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动力。当今很多人都说自己在传承着文化,然而大多数人只是承习和传播,没真正把变和创新融人其中,所以这种行为只能叫做“承传”或者说“师承”而非“传承”。传承更饱满更丰富,“是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为什么写这个呢?因为中医在不断的受到降维和扼杀,我有种如孔子陈蔡之厄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公元前489年,孔子率弟子从陈国前往蔡国途中,因楚昭王欲聘孔子引发陈、蔡两国大夫的恐慌。他们担心孔子辅佐楚国会威胁自身利益,遂派兵将孔子一行围困于荒野,导致‌断粮七日‌的生存危机。‌‌</p><p class="ql-block"> 具体困境表现∶</p><p class="ql-block"> 1、‌生存危机‌:</p><p class="ql-block">粮食断绝,弟子们以野菜充饥,多人病倒无法行动。‌‌据《史记》记载,期间甚至"七日无火食",仅靠灰菜汤维持。‌‌</p><p class="ql-block"> 2、‌政治威胁‌:</p><p class="ql-block">陈蔡大夫明确以武力阻挠孔子赴楚,实质是惧怕其政治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3、‌精神考验‌:</p><p class="ql-block">子路等弟子对困境产生质疑,孔子则通过"芝兰生于深林"等教诲强调坚守道义。‌‌</p><p class="ql-block"> 我深信先师说的,我是命带天医,找到天赋使命便如有神助,穷途末路便是神的开端。我在变一个方向去传承非遗针灸。想想孔子的应对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弦歌不衰‌:在绝粮期间仍坚持讲学弹琴,后世据此在河南淮阳建"弦歌台"纪念。‌‌</p><p class="ql-block"> ‌教育契机‌:将困境转化为道德教育案例,提出"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的著名论断。‌‌</p><p class="ql-block"> ‌最终脱困‌:通过子贡向楚国求救,楚昭王派兵接应才得以解围。‌‌</p><p class="ql-block"> 最悲催的是,解了上蔡之围,看似希望就在眼前,马上就到楚国了。结果孔子带着弟子走到楚国门口的时候,楚国的使臣身着白衣披麻戴孝,手捧着新皇帝的奏章说,夫子请回吧。夫子都晕了,说回哪啊?使臣说,回你的鲁国。为夫要去的是楚国, 楚王不是给我发诏令了吗?让老夫前来,老夫冒着生命危险,被蔡国人追杀至此,饿了七天七夜,险些饿死,老夫都没有放弃。然后这个使臣说楚王驾崩了,新楚王不喜欢你的这套学说。那一刻是孔子人生当中最大的至暗时刻,孔子整个人都瘫在了地上。他的弟子说,仿佛一夜之间, 夫子苍老了许多。众弟子问孔子,难道我们的理想真的要破灭了吗?孔子甚至发出“难道天下没有可实现理想的立足之地?”夫子说,我们回鲁国,从此以后我们不问政事,我们做学问。</p><p class="ql-block"> 就是因为孔子回鲁国做学问那五年的成就, 成就了孔圣人的一生。他前面奋斗的五十多年, 就是因为那五年,换句话讲,那前面五十多年做的,都不是他轨道以内的事,而后面那五年才是他轨道以内的事。你生下来就不是为了当宰相的,不是为了当政治家,你是为了教书的。他那一刻终于明白了他的尊师老子对他讲的那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p><p class="ql-block"> 试想,假如楚王没有死,孔子可能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就不会有那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感叹。是因为这件事让他失败,反而把他逼到了他的轨道里。</p> <p class="ql-block">  而我也经历着想往更高的地方发展和传播中医步履维艰的困窘,有来自对政策的错误解读、有来自行政上的不作为、有来自人心的狭隘与自私……总归无法突破。处处受阻,无奈市里的那些患者每天只有驱车百里来这里了……</p><p class="ql-block"> ——从《中医真正美》、《针与道》、《走进中医》、《杏林琴音》、《杏林无凡草 针道有仙方》、《鹊术济世 针灸传承》这六本业余写的160万余字已经获得版权证的中医文化系列丛书来看,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思想、理论、技术等形成了系统性的体系,或许教育和推广这个事业恰好把我带上轨道。我们觉得推广和教育才能受益更多的人、唤醒更多的人。否则再怎么发展,就我一个人,每天又能解决多少个病人的问题呢?所以我们成立了新的企业,想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乘着“数字化”这匹快马去弘扬正大慈悲的中医。</p><p class="ql-block"> 对了,今天在数字化平台,我们留下一段话∶“穴位就像是“路由器”和“传感器”遍布全身,就像是连接在这个网络上的信号基站和接口。它们既能接收身体内部的故障信息(比如内脏有病,相应的穴位会出现压痛、酸胀),也能接收外部的治疗指令(比如针刺、艾灸、刮痧、甚至是按压某个穴位,信息会传入网络,调节远端的功能)。经络系统是瞬间响应的“智慧云”。譬如,当你针刺、点穴或艾灸手上的“合谷穴”,治疗信息会通过经络这个“互联网”瞬间上传、处理,并下达指令到面部的“服务器”,从而快速缓解牙痛。这种“远治作用”和“整体调节”的特点,完美体现了经络作为信息网络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更想说的是经络系统是机体最高级的gps系统,已知的天上的28星宿就如卫星,不停的对我们的躯体进行精密的导航,你看汉代医书传下来的“在天之日月星辰,在地之江河湖海,无一不若合萧韶之节拍,系炁与其间而宗枢焉……”《医宗金鉴》。这个不就是今天科学家们苦苦研究的量子纠缠、挠场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今很多人都说自己在传承着文化,然而大多数人只是承习和传播,没真正把守正和创新融人其中,所以这种行为只能叫做“承传”,离“师承”还很远,更非“传承”。希望有缘遇见的能一路同行!</p><p class="ql-block"> 但,我得告诉你中国有句老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越接近成功的时刻越关键,更要谨慎,否则易功败垂成。</p><p class="ql-block"> 对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墙上的 (敬圣哲 礼有司 尊道德 研岐黄 秉中正 致仁和 修真炁 守初心) 24个字是我们发展的精神内核,其核心三要素是‌∶使命(Purpose)定义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愿景(Vision)描绘长期目标。价值观(Values)指导行为准则。这正是如何成为理想人生的指南。</p><p class="ql-block"> 所以,忽然间我头脑了闪现出“穷途末路便是神的开端!”</p><p class="ql-block"> 或许,这正是天赋使命的人开始披挂上路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美篇: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微信公众号: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如需请书请添加微信:151957308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