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微光之治</p>
<p class="ql-block">世上的大叙事,常如雷鸣电闪,轰轰烈烈地席卷人心。八十年前的烽火,固然值得整个民族昂首追怀;然而,在这宏阔的史诗之畔,我更愿俯身倾听那几乎被浪涛声淹没的微响——每日里,在这片土地的某个角落,一个寻常案件是否得到了公正的认定,一个平凡百姓是否被给予了尊严的对待。</p>
<p class="ql-block">这并非我不爱宏大的祖国,恰是因为爱得深沉,才更关切构成这宏大的每一寸肌理。历史的光荣由血火铸成,而今日的安宁,却须赖一种看不见的经纬来维系,这便是法。它不是庙堂之上高悬的匾额,而是民间市井中流动的空气。它细微如盐粒,撒在生活的菜羹里,不自显其形,却暗自调和百味,防腐坏而助其鲜。无法之人间,纵有一时煊赫,终究是荒芜的旷野,弱肉强食,何谈文明?</p>
<p class="ql-block">我于是期待那样的一个清晨:一个老农不必因畏惧某个“人物”的脸色而惴惴不安地走过村口;一个市井贩夫在与庞大公司对簿公堂时,心中怀着的不是绝望的愤懑,而是对规则的信赖。那堂上的法槌声,应如寺庙的晨钟,清越、平等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不论其身份是朱门巨贾,还是扫街卖浆者流。法的威严,不在于刑之酷烈,而在于其判断之精准与无私,如尺丈布,如秤称金,分毫不爽地度量着是非曲直。</p>
<p class="ql-block">这法的精神,其实是一种最朴素的慈悲。它知道人性的幽暗与脆弱,故不将天下的清明寄托于哪位青天大老爷的慧眼,而是苦心孤诣地编织程序的藩篱,设定权利的边界。它用白纸黑字抵挡权力的恣意,用缜密的证据链锁住谗言与诬陷,让那咆哮的激情与根深蒂固的偏见,都在冷静的条文与庭审前黯然失色。它守护的,是每一个“我”免于恐惧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因此,我心中的愿景,并非高蹈的口号。它落实于每一个卷宗的细致审阅,每一次庭审的耐心聆听,每一份判决书的字斟句酌。法治的宏厦,非一日之功,乃是由无数个案的砖石细细砌成。每一次公正的裁判,便如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其荡开的涟漪,终将波及整个社会,唤醒对诚信与公义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愿法治之光,不为华表之上的装饰,而化作万家灯火里,照见公平的那一盏。它不刺目,却坚定,让这人间烟火,真正可亲,可依,可久居。到那时,我们方可说,这是一片值得深深爱着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