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教育一线深耕12年,我始终专注中高年级教育教学,而五年级,总让我格外留心——这是小学阶段最特殊的“成长岔路口”,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期,也是公认的“叛逆萌芽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个阶段的孩子,像藏了无数小秘密的精灵:他们开始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不愿轻易向大人敞开心扉;心思变得细腻又敏感,尤其是女生群体,常常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猜疑,前一天还形影不离的伙伴,可能转眼就“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作为老师,我既想守护这份纯真,又担心他们在困惑中走弯路,于是,“花式记录生活”的想法应运而生——不设格式、不限形式,只希望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出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两天的尝试,结果远超我的预期。没有了“必须写多少字”的压力,孩子们的创造力彻底被激活:文字表达能力弱的孩子,就用“火柴人”画出日常——课堂上偷偷传的小纸条、课间玩过的有点危险的追逐游戏、甚至是“长大后想当会飞的老师”这类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在画纸上生动呈现;更让我惊喜的是,平日里沉默寡言、不愿在课堂发言的孩子,记录却格外有条理,字里行间满是认真,仿佛在纸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舞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每天抽出10分钟的班级分享时间,成了我们最期待的时刻。看着孩子们拿着自己的记录本,有的害羞地念着文字,有的兴奋地讲解画里的故事,台下的同学时而大笑、时而点头,原本可能存在的小隔阂、小误解,在分享中悄悄化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花式记录”,于我而言是了解孩子思想动态的“窗口”,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与问题;于孩子而言,是爱上表达的“敲门砖”,哪怕有错别字、哪怕画风稚嫩,却能让他们勇敢说出心里话。我始终相信,当表达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当成长被温柔看见,这些五年级的孩子,一定会在记录与分享中,慢慢学会沟通、学会理解,也写出更棒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