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属章(MEDAL)艺术荟萃特刊

顾贻达【MEDAL 金属章】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迟到了三十三年的讲述(1992年)</b></p> <p class="ql-block">在金属章(MEDAL)艺术中谋生 </p><p class="ql-block">尤金·达布(Eugene Daub)于1992年7月哈特福德大学美国金属章(MEDAL)雕塑协会(AMSA)工作坊与会议上发表:</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演讲是从一位在金属章(MEDAL)艺术中谋生的艺术家的视角出发——有些年份收入较多,有些较少。因此,我有幸观察到,大多数委托金属章(MEDAL)的客户并不太关心推动奖章(MEDAL)艺术的边界。他们也不应该如此。他们的需求是传递特定信息——纪念或致敬。金属章(MEDAL)必须完成一项任务。</p><p class="ql-block">客户通常有时间期限和预算限制。这通常是商业与艺术分道扬镳的地方。还有其他妥协:</p><p class="ql-block">①客户可能想要在奖章上刻20个字,而5到10个字对设计更合适。 </p><p class="ql-block">②或者,你知道侧面肖像更适合,但可用的只有正面直拍的照片,闪光灯还把阴影抹平了。 </p><p class="ql-block">③或者,设计已经很繁复,但客户坚持加入一个与设计风格不协调的标志。 </p><p class="ql-block">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我仍享受雕刻委托金属章(MEDAL),因为它们通常是设计上的挑战。我是一位热爱创作肖像的雕塑家。(如果你只见过我最近的实验性作品,可能会觉得这难以置信。)</p><p class="ql-block">过去,赞助人和设计师倾向于通过金属章(MEDAL)艺术表达信息。那时,金属章(MEDAL)是传递信息或纪念场合的传统方式。然而,像马塞尔·杜尚这样的反传统艺术家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观念。艺术家使用新材料和技术(如塑料、激光、计算机)挑战了传统艺术媒介的定义。</p><p class="ql-block">随后,传统艺术形式被贴上“文化过时”的标签。此外,技术进步使商业公司能够通过计算机、激光、照相制版等自动化工艺快速生产廉价的图像和物件。注意,我并未说这些东西美丽或具有高贵魅力,但它们满足了人类对新奇的渴望。</p><p class="ql-block">因此,过去会委托艺术家制作金属章(MEDAL)的客户群体转向了广告特制品的商业产品。许多如今可能委托金属章(MEDAL)的人甚至不知道金属章MEDAL艺术是什么。事实上,许多艺术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是浮雕或金属章(MEDAL)艺术。</p><p class="ql-block">过去十年,小而有力的美国奖章雕塑协会(AMSA)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将金属章(MEDAL)雕塑的地位从濒危物种略微提升了一些。因为美国金属章(MEDAL)雕塑协会(AMSA)现在有机会拯救这一艺术形式,使其重新成为一股活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金属章(MEDAL)雕塑作为艺术 </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等待别人选择一个可接受的英雄或事件来纪念,也不能等着有人给我们一大笔钱来制作金属章(MEDAL)。我们必须自己选择人物和事业,利用金属章(MEDAL)艺术推广和捍卫我们的理念。</p><p class="ql-block">我挑战你们选择一个主题,创作一枚金属章(MEDAL)。更好的是创作一个系列,别担心市场,先开始创作。如果这是你最爱的主题,它会激发你最好的创作,并自然找到进入市场的路径。</p><p class="ql-block">有些主题比其他主题更具市场价值,但不要因此动摇。猫和马很畅销,但如果你喜欢鬣蜥和翼龙,也许竞争会更少。毕竟,美国有多少金属章(MEDAL)艺术家在做翼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低技术的优势</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b></p><p class="ql-block">一旦选好主题,你需要考虑如何制作。传统方式生产金属章(MEDAL)的成本高且耗时。但我想说,这值得,我永远不想完全放弃传统技术。</p><p class="ql-block">我最开心的时候是能快速完成作品。灵感如果不立刻付诸行动,可能会蒸发——或者被搁置到次要优先级,永不再现。(这是来自一个有14本未实现的草图本的人的建议。)</p><p class="ql-block">为此,过去几年我努力创作更个人化的金属章(MEDAL),使用低技术、廉价材料。原因有几点:①我能从头到尾操控奖章,与其对话;②经济上可行;③我不怕冒险;④我发现操控金属片、铜、铝、钢、黏土、金属光泽釉、金属粉末和贴箔技术非常激动人心。</p><p class="ql-block">质量与传统对当代技术与品味的矛盾让我困扰。我见过品质极高的冲压和铸造金属章(MEDAL),上面却是很差的艺术。反之亦然。</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是质量?在绘画和素描中,唯一限制似乎是使用无酸纸。在雕塑中,我想狗或孩子咬了也不会中毒。但在我的实验作品中,我发现用金或银容易出彩,但如果用屋顶闪光片或旧印刷板,我最好做出有趣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我创作的一些另类金属章(MEDAL)很脆弱——更像是艺术而非产品。事实上,我在美国金属章(MEDAL)雕塑协会(AMSA)哈特福德大学展览中创造了金属章(MEDAL)历史。我相信我是第一个在展览间让金属章(MEDAL)“散架”的艺术家。那是用薄金属层压入塑料模具,用汽车千斤顶压制的。(编者注:尤金·达布的奖章《人类》由多种薄金属层组成,用汽车千斤顶压入塑料模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结论</span> </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在金属章(MEDAL)艺术中谋生是委托金属章(MEDAL)与雕塑和个人金属章(MEDAL)与雕塑创作之间的不断平衡。对委托作品我带来技巧、创造力和对面部、人物、字体等的热爱。对个人作品,我倾注愤怒、挫折、希望和恐惧,或者纯粹沉浸于玩耍和实验。我昨天在工作坊展示的新技术为我提供了许多重新定义金属章(MEDAL)的方式。</p><p class="ql-block">最后,我要感谢所有为这次会议努力的美国金属章(MEDAL)雕塑协会(AMSA)成员,以及多年来推动金属章(MEDAL)艺术复兴的美国金属章(MEDAL)雕塑协会(AMSA)推动者们。</p> <p class="ql-block">尤金·道布(Eugene Daub/1942- )是美国雕塑家和后现代主义金属章(MEDAL)雕塑家,曾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学习,他的作品融合古典主义与现代实验,代表作包括美国国会金质奖章和公共纪念碑。1992年演讲反映了20世纪末金属章(MEDAL)艺术的困境与复兴,强调商业委托与个人创作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b>美国金属章(MEDAL)雕塑协会对金属章(MEDAL)历史的表述</b></p> <p class="ql-block">金属章(MEDAL)的简要历史</p><p class="ql-block">作者:埃尔薇拉·克莱因-斯特凡纳利/Elvira Clain-Stefenalli</p><p class="ql-block">(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钱币收藏馆馆长)</p><p class="ql-block">人类对永生的追求,以及渴望逃离被遗忘的命运,在金属章(MEDAL)上找到了最好的表达。金属的材质赋予了它持久的生命力,而其小巧的尺寸使其易于存放,从而避免了大型纪念碑可能遭受的毁坏。金属章(MEDAL)能够跨越无数代人,记录历史上的人物与重大事件。由于金属章(MEDAL)是一种自由表达的艺术形式,鲜少像硬币那样受政府的严格管控,它成为各个时代的真实镜子,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信仰、恐惧和希望。</p><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精神禁欲主义抹去了古代文明的许多美丽创造,特别是罗马皇帝们用来展示自身威严与罗马辉煌的大型金属章(MEDAL)。然而,随着15世纪意大利的精神觉醒,古典世界重新成为人们精神和艺术关注的核心,罗马硬币和金属章(MEDAL)被收集并研究。受这些影响,肖像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而安东尼奥·皮萨诺(1380-1451),即“皮萨内洛”,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金属章(MEDAL)艺术。</p><p class="ql-block">皮萨内洛及其意大利追随者的艺术精髓在于其肖像线条的简洁有力,展现出他们对人体的极大热情。金属章(MEDAL)的正面通常以肖像为主,整体设计简洁肃穆,以突出人物面部特征,表现出极大的真诚,有时甚至带有残酷的现实主义。相较之下,背面的设计则更加生动且富有史诗感,但依然服务于主体肖像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皮萨内洛确立的这一艺术形式迅速风靡文艺复兴时期各地的王室宫廷,因为它满足了这一新兴统治阶级对自身荣耀的追求。在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米兰、里米尼和罗马的宫廷中,发展出了重要的金属章(MEDAL)艺术流派,使这种艺术形式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彼得罗·达·米兰、尼科洛·菲奥伦蒂诺、斯佩兰迪奥、乔瓦尼·坎迪达等艺术家的作品被公认为杰作,使金属章(MEFAL)艺术在当时得到极高的认可。</p><p class="ql-block">金属章(MEFAL)艺术的地域发展</p><p class="ql-block">德国的文艺复兴金属章(MEDAL)</p><p class="ql-block">在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属章(MEDAL)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意大利流行的铸造工艺不同,德国更偏爱木雕金属章(MEDAL),主要采用黄杨木或梨木雕刻。与意大利的贵族金属章(MEDAL)不同,德国的金属章尤其是肖像章,在富裕的市民阶层中非常流行,特别是在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等繁华城市。著名艺术家如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汉斯·施瓦茨、马提亚斯·戈贝尔、汉斯·赖因哈特等,使金属章(MEDAL)在德国的富商和市民阶层中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汉斯·赖因哈特(1510-1581)是德国著名的金匠和金属章(MEDAL)雕刻家,他师从卢卡斯·克拉纳赫,以宗教题材的金属章(MEDAL)闻名。这些作品深受大众欢迎,引发了一种新型金属章(MEDAL)的诞生。在17世纪战乱频仍的岁月里,宗教狂热和人们对精神寄托的需求,使这些金属章(MEDAL)被广泛佩戴,甚至被视为护身符。尤为特别的是“瘟疫塔勒”(Pestilence Talers),它们诞生于瘟疫肆虐欧洲的恐怖时期,被认为具有神奇的驱邪护身能力。</p><p class="ql-block">法国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格</p><p class="ql-block">法国的文艺复兴金属章(MEDAL)发展较为缓慢。由于意大利和德国艺术家的流入,例如本韦努托·切利尼和汉斯·施瓦茨,这一艺术形式逐渐进入法国宫廷,并长期停留在贵族阶层,而未能普及到市民阶层。法国的金属章(MEDAL)艺术由杰曼·皮隆和纪尧姆·杜普雷等大师推动,他们的作品已站在巴洛克时代的门槛上。</p><p class="ql-block">巴洛克艺术家以华丽风格取悦观众,金属章(MEDAL)艺术亦随之发生变化。肖像金属章更加注重服饰细节,人物性格常常被奢华的装饰掩盖。巴洛克时期的金属章(MEDAL)不再采用铸造工艺,而是使用冲压技术,使得金属章(MEDAL)的生产速度大幅提高,更容易进入普通百姓的家中。罗马教廷、法国、英国、波兰和德国的宫廷,以及彼得大帝统治下的俄罗斯,都广泛生产这种风格的金属章(MEDAL)。</p><p class="ql-block">17世纪的德国还流行起“讽刺金属章(MEDAL)”,最著名的代表是克里斯蒂安·韦尔穆特(1661-1739),他用金属章记录当时的政治丑闻,如腐败、贿赂和金融欺诈。这些作品为金属章(MEDAL)赋予了政治批判和讽刺意义。</p><p class="ql-block">18至19世纪的金属章(MEDAL)艺术</p><p class="ql-block">18世纪晚期,人们开始厌倦巴洛克艺术的华丽表象,转向更为质朴且富有内涵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运动塑造了新的艺术风格,金属章(MEDAL)呈现出一种庄重而平静的氛围,艺术家们怀着怀旧之情,向古典时期致敬,追求简单而富有力量的表达。</p><p class="ql-block">拿破仑的征服战争激发了人们对罗马辉煌的憧憬,纪念拿破仑胜利的金属章(MEDAL)大量涌现,其设计深受古典风格影响。一些拿破仑的肖像金属章(MEDAL)堪称新古典主义的杰作,如雕塑家贝内代托·皮斯特鲁奇(1784-1855)所创作的“滑铁卢金属章(MEDAL)”,完美体现了古典艺术的和谐美感。</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风格逐渐僵化,艺术停滞不前。直到法国艺术家休伯特·庞斯卡姆(1827-1903)、儒勒·克莱芒·沙普兰(1839-1909)、路易-奥斯卡·罗蒂(1846-1911)等人掀起了一场金属章(MEDAL)艺术的革命。他们将金属章视为微型浮雕,打破了长期束缚创作的传统规则,使金属章(MEFAL)焕发出生动的生命力。这一变革影响深远,使现代金属章(MEDAL)重新达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度。</p><p class="ql-block">20世纪至今</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金属章(MEDAL)艺术充满温情,这种风格也传到了美国。奥古斯都·圣高登斯(1848-1907)凭借精美的肖像浮雕作品,使美国金属章(MEDAL)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雕刻家卡尔·戈茨(1875-1950)赋予金属章(MEDAL)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使其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也成为政治工具。</p><p class="ql-block">二战后,艺术家们打破传统,探索新的风格和技术。部分艺术家仍坚持传统技法,而另一些人则勇敢地追求现代主义和抽象艺术。如今,许多金属章(MEDAL)作品展现出新的艺术观念和视觉形式,引领人们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新世界。然而,公众是否已经准备好接受这些前卫的艺术理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照片右坐一:埃尔薇拉·克莱恩-斯特凡内利(Elvira Clain-Stefanelli)为史密森学会国家钱币收藏馆长和策展人,斯特凡内利的《奖章简史》系统梳理了奖章从古代到20世纪的演变,强调其作为“历史镜子”和“艺术形式”的双重功能。</p> <p class="ql-block"><b>掌中雕塑(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尺寸范畴为小于6英寸(约152毫米)</b></p> <p class="ql-block">金属章(MEDAL)艺术的本质</p><p class="ql-block">作者:贝夫·马泽(Bev Mazze)</p><p class="ql-block">金属章(MEDAL)艺术是一种小型浅浮雕雕塑,小到可以握在手掌中。精美的金属章(MEDAL)雕塑,如同其他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某一主题的观察与感受的表达。</p><p class="ql-block">金属章(MEDAL)雕塑的多面性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深入探索主题。</p><p class="ql-block">在立体雕塑中,表面连续流动,相互融合。而金属章(MEDAL)雕塑的表面则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表达和观众翻转作品的物理动作相连接。</p><p class="ql-block">由于金属章(MEDAL)雕塑体积小,易于手持并通过触觉探索,它们往往是非常个人化的艺术作品。由于价格亲民,收藏家能够将著名雕塑家的作品纳入收藏。收藏限量版金属章(MEDAL)艺术是唯一能在有限空间内展示大量雕塑作品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贝夫·马泽(Bev Mazze):作为金属章EDAL)艺术的评论者或从业者(具体身份信息有限),马泽的文章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金属章(MEDAL)艺术的核心特征,强调其小型化、触觉性和收藏性。</p> <p class="ql-block">2025年德国慕尼黑举办第38届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大会 及双年展(将于2025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慕尼黑国王广场(Königsplatz)的国家古代收藏馆(Antikensammlung)举行。</p><p class="ql-block">展览将从2025年10月15日开放至2026年1月31日。距第38届德国慕尼黑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双年展(FIDEM)开幕仅剩六周。</p><p class="ql-block">为筹备此次展览,主办方正在最终审定展品图录,该图录将收录全球约30个国家的500余枚金属章(MEDAL)艺术作品。当前团队正在精心编排来自意大利的精彩金属章(MEDAL)作品。</p><p class="ql-block">本届图录将作为展览的权威文献,全面呈现。FIDEM2025所展示的当代金属章(MEDAL)艺术的多样性与卓越品质。</p> <p class="ql-block">《论金属章(MEDAL)艺术的趋势与本质》</p><p class="ql-block">作者:顾贻达</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金属章(MEDAL)艺术的研究者,我观察到全球造币机构(包括中国)越来越多运用3D 建模和AI 辅助设计来创作金属章。然而,我认为这些技术虽具创新意义,却不应成为主流创作方式。它们常因缺乏情感的真实性而削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并可能误导世界金属章(MEDAL)艺术的发展方向。为此,我想从传统与现代的比较中阐述我的思考,并倡议共同守护金属章(MEDAL)艺术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一、传统创作:赋予艺术以温度与生命金属章(MEDAL)本即是一种微型浅浮雕雕塑,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思考与笔触。传统流程包括:①手绘设计稿 →②手工油泥塑形 →③石膏翻模 →④铜型或树脂模型制作 →⑤仿型雕刻机→⑥压印机成型(可多次尝试) →⑦铸造成品。这一连串“手-眼-脑”互动,赋予作品独特的 “双手温度”,让每一枚金属章(MEDAL)都散发出艺术家的独特气息——这些细节是“现代高科技”难以复制的。</p><p class="ql-block">二、高科技手段:工具,而非终点</p><p class="ql-block">3D 建模与 AI 绘制确实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精度,但:①排版整齐的文字虽规整,却缺少书法般的节奏感与个性;②3D扫描的雕刻虽精准,却自动修整了创作者原始的质感痕迹;③作品风格趋于同质化,缺少情感波动;④虽适合金属币(硬币)因为需求标准一致,但金属章(MEDAL)更需个性与手工温度。</p><p class="ql-block">三、金属章(MEDAL)艺术真实趋势 —— 中国视角</p><p class="ql-block">在2015年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时,我曾与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主席菲利普·阿特伍德进行了交流,提出金属章(MEDAL)发展的四大趋势:①格式永恒:圆形或近圆形是金属章的经典形态;②掌中雕塑:强调视觉触觉双重亲密感;③艺术家个性化:每位创作者风格独树一帜;④回归金属本身的表现力:强调材质感与光影质感。这些年来,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确实朝这一方向发展。例如:波兰雕塑家和金属章(MEDAL)雕塑家玛格达莱娜·多布鲁茨卡(Magdalena Dobrucka/1951- ),国内称她为麦格娜,2025年创作《波兰选举》,展示了人物肖像,以雕塑语言表达,保加利亚金属章(MEDAL)雕塑家娜迪亚·罗泽娃(Madia Rozeva)创作《国王和驴子》,采用金属(银)和非金属材料(水泥)相结合,讲述基督诞生的故事,用个人的语言展现。</p><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注入艺术家个性、材质语言与思想深度,是技术工具无法复制的感染力。</p><p class="ql-block">四、工具与艺术不可混淆</p><p class="ql-block">在中国雕塑界,主流观点认为:3D 建模和 AI 是辅助工具,不是最终艺术表达;如雕塑学会会长曾成刚在上海美术学院讲授中强调:技术虽必学,但作品终究应回归手工个性;类似紫砂壶的分类——手工制、半手工(模具辅助)、全自动(机器制)——真正的收藏家仍偏爱手工壶,而机械壶只是实用品。</p><p class="ql-block">同理,金属章(MEDAL)若完全依赖高科技制作,就可能成为“共性风格”,失去收藏与艺术价值。书法亦是如此:电脑或 AI 生成的书法,注定少了书写者的节奏与灵魂。</p><p class="ql-block">五、未来展望与建议</p><p class="ql-block">未来的金属章(MEDAL)艺术应走在 传承和创新的中间道路:保持传统的手作流程、创作者的思考与感受;将3D和 AI技术作为辅助提升的工具,而非创作主体;鼓励艺术家发挥个性,从材质、构图、概念中注入生命与意义。</p><p class="ql-block">2025年德国慕尼黑举办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大会将展示全球金属章(MEDAL)艺术家的作品,我期待看到更多手工赋魂的掌中雕塑,也期待世界各国雕塑家坚守手作的核心,共同维护金属章(MEDAL)作为活的、具有震撼力的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顾贻达:金属章(MEDAL)资深研究人、金属章(MEDAL)策展人</p><p class="ql-block">中国钱币学会币&章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审专家组成员</p><p class="ql-block">上海市钱币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会员。</p><p class="ql-block"><b>在身体欠佳中编辑《金属章(MEDAL)艺术荟萃》特刊是一段充满挑战却意义非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身体的脆弱,但金属章(MEDAL)艺术的生命力让我感受到精神的坚韧。</b></p> <p class="ql-block"><b>这个藏品称为什么?</b></p><p class="ql-block">国内这个藏品与MEDAL相关的中文名很多,如:奖牌、金属牌、金属章、铜牌、奖章、勋章、纪念章、大铜章、铜章、铜质纪念章、章牌、铭牌、铭章、法语译音“美达意”、英语译音“麦朵尔”等,本期刊选择<b>「金属章」</b>(MEDAL)。</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语:金属章(MEDAL)</p><p class="ql-block">意大利语:Medaglia(译音:麦达里安)</p><p class="ql-block">法语:Médaille(译音:美达意)</p><p class="ql-block">英语:Medal(译音:麦朵尔)</p><p class="ql-block">日语:メダル(译音:麦朵尔)</p><p class="ql-block">俄语:медаль(译音:麦朵尔)</p> <p class="ql-block"><b>各国金属币(硬币)&金属章(MEDAL)艺术展示</b></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看见一枚《南市 董家渡 求新》,材料为银,尺寸<span style="font-size:18px;">81×56</span>毫米。资料介绍为1937年中国·淞沪会战纪念金属章(MEDAL),此章纪念1937年8月至11月日本帝国陆军与蒋介石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淞沪会战(中日第二次战争)。与朋友一起推理和求证①南市为民国时期上海市南市难民区,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南市区,2000年撒区并入黄浦区。推理和求证②董家渡该区域自宋代形成沿江集市,清代依托沙船业发展为商贸重镇,聚集竹木、油酱等行业及商船会馆等机构。上海开埠后建成的董家渡天主堂(上海最早主教座堂),日军轰炸后形成棚户区。推理和求证③求新为上海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是中国旧时的私营造船厂,1904年为民族资本创办,1918年被法资以"中法合办"形式吞并。厂此为上海南市区机厂路,现为黄浦区机厂路,该属为董家渡地区。通过上述推理和求证,估计是上海求新制造机器轮船厂外方委托法国艺术家创作。</p><p class="ql-block">由法国油画、雕塑家、金属章(MEDAL)雕塑家爱德华·查尔斯·弗雷斯(Édouard Charles Fraisse/1880-1945)创作伽利亚女神浮雕头像。他的作品本质上是受到体育运动的启发。他是法国艺术家协会的成员,并在法国艺术家沙龙上展出,并于 1937 年获得金质奖章(MEDAL)1929 年,他被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参加了1932 年夏季奥运会的艺术比赛。他是一位将现代主义形态与古典浮雕结合得优雅而富有表现力的金属章(MEDAL)艺术家。他的作品兼具动感表达、美学风格与主题深度,展现了 20 世纪初法国金属章(MEDAL)艺术的高度水准。</p><p class="ql-block">属性:金属章(MEFAL)</p> <p class="ql-block">中国金属章(MEDAL)雕塑家罗永辉创作《国家货币会议》,材料为黄铜,尺寸尺寸为90X55毫米,日期为2013。上海国际货币会议2013年年会于2013年6月3日在上海开幕,会议聚焦全球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包括全球监管环境变化、金融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p><p class="ql-block">此次会议由国际货币会议组织主办,该组织成立于1952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成员包括全球32个国家/地区的67家主要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作为成员单位参与会议。 ‌</p><p class="ql-block">他采用设计理念与主题表达,注重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投入。这枚纪念金属章(MEDAL)的设计围绕货币、金融合作、经济全球化等概念展开。浮雕创作,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枚纪念金属章(MEDAL)运用精湛的浮雕技法,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细节丰富。</p><p class="ql-block">属性:金属章(MEDAL)</p> <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时期金属章(MEDAL),意大利金属章(MEDAL)雕塑家尼科洛·迪·福尔佐雷·斯皮内利(Niccolò di Forzore Spinelli/1430-1514)创作的金属章(MEDAL)作品《乔瓦娜·德利·阿尔比齐肖像(1468-1488)》,材料为青铜,尺寸为79毫米,日期为1486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属性:金属章(MEDAL)</p> <p class="ql-block">这两枚纪念金属章(MEDAL),前者为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北洋军阀奉系首领、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肖像,后者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肖像,有作者签名为P.Turin,这枚章并未正式发行,估计存世仅此一枚。两枚不是国内章(MEDAL)而是委托章(MEDAL),估计是法国巴黎造币厂铸造,前者没有详细资料,但于后者比较,应是同一位金属章(MEDAL)雕塑家,后者是法国装饰艺术金属章(MEDAL)雕塑家皮埃尔·图兰(Pierre Turin/1891-1968),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师从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德·韦尔农(Frédéric de Vernon)、雕塑家亨利-奥古斯特-朱尔斯·帕泰(Henri-Auguste-Jules Patey)和雕塑家朱尔斯·库坦(Jules Coutan)。他的作品以装饰艺术风格、肖像与象征性设计、青铜工艺和多样化主题著称,代表作如1925年巴黎博览会金属章(MEDAL)。</p><p class="ql-block">属性:金属章(MEDAL)</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币(硬币)和徽章。</p><p class="ql-block">注解:硬币(英文为coin)是一种小型的、扁平的(通常是)圆形的金属片,由政府官方发行,作为法定货币用于商品交易和支付服务。</p><p class="ql-block">注解:徽章(英文为badge)是一种小型物品或符号,用于表示成员身份、成就、资格、权威或纪念。</p> <p class="ql-block">1804年法国金属章(MEDAL)雕刻师贝特朗·安德里厄(Bertrand Andrieu/1761-1822)创作《卢浮宫博物馆:拉奥孔厅(古希腊)和阿波罗厅(文艺复兴时期)》,材料为青铜,尺寸为34毫米,工艺为手雕钢模章(MEDAL),估计那个年代还没有仿型雕刻机,艺术风格为新古典主义。</p><p class="ql-block">属性:金属章(MEDAL)</p> <p class="ql-block">2024年新西兰艺术家安东·哈特(Anton Hart)创作的 《潮之歌(Tidesong)》。该作品为以3D打印技术制作的沙质浮雕金属章(MEDAL)形式,表面喷涂黑色,尺寸约 145毫米。他选择以沙这一材料为媒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力量的孕育。艺术家的表达强调,浮雕形式不仅承载了物质转化的过程,也传递了对“起源”“归属”与“记忆流动”的情感回响。</p><p class="ql-block">该作品参加2025年德国慕尼黑举办国际金属章(MEDAL)艺术联合会(FIDEM)双年展。</p><p class="ql-block">属性:当代非金属章</p> <p class="ql-block">金属章(MEDAL)艺术画廊出版</p><p class="ql-block">发表于/2025年9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