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民心中的诗人

景熟熟

<p class="ql-block">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 诗人藏克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诗人,他已离世千年。可至今祖国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的人民都忘不了他,处处都竖着着他高高的雕像,你说他是不是还活着。诗人的名字叫:王维。</p> <p class="ql-block">  宁夏沙坡头,诗人的雕像大气洒脱。他挥毫泼墨,豪情万丈。导游小马感慨地说,近几年来,西北的各省,为他一句诗的归属地,是大动“干戈”争夺版权。各方都动用了不少的人力、财力和宣传机器据理力争,都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句是在我们这片故土上写出来的。显然都想与诗人靠近乎,都要以与诗人为伍而骄傲。</p> 不朽的诗句 <p class="ql-block">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悠悠岁月无情地淹没一代又一代人,唯有日月是永恒而千古不变的。望着雕像,小马又动情地说,我们看不到唐朝的那轮明月照着诗人,但我们看到了唐朝时的那轮明月,今天还挂在夜空照着诗人和我们。“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如同那明月高高在上,诗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西北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b>(宁夏沙坡头诗人王维大气洒脱的雕像与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浑然一体气势如虹)</b></p> <p class="ql-block">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经典之作,不朽的诗句。诗人用大漠里的狼烟直直升起,来形容此地风平浪静;用落下的夕阳咉在河面上,日圆无缺,来形容平安圆满;表达了此地的百姓安居乐业,平静安宁,没有战争。</p><p class="ql-block"> 在唐朝边寨,每天要报平安,黄昏时分,戍边的将士就会在烽火台上燃烧一堆狼粪冒烟,以此报信。据说狼粪烧出的烟雾颜色很白,而且烟冒得特别直、特别高,老远都能看得见,这叫平安烟火。看到平安烟火,则万民安心。所以“大漠孤烟升起,长河落日圆满”,代表平安的一天。看似写景,其实蕴合了盛唐的繁荣昌盛。漠之大,使孤烟显得“直”,河之长,让落日显得“圆”。这就是诗人王维的诗意之妙。</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大西北再也看不见狼烟直直升起的景像了。别说烧狼粪了,连狼的影子都难见到了。如今的西北,万里边陲在人民解放军的护卫下,铁马冰河筑长城,胡马岂敢渡阴山。西北的各族人民天天过着祥和幸福的生活。然而日子越是安样、越是幸福,西北的人民越是忘不了这句诗。正因为他们天天沉浸在诗的意境中生活,才无时不刻挂念着这位伟大的诗人。</p> 经典永生 <p class="ql-block">  一首优秀的诗句竟然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千年之后还有人想着它。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魅力?叫人感慨万分。</p> <p class="ql-block"><b>(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因诗人王维写下的不少诗文与此地景物融合,今天这也有了一尊雕像)</b></p> <p class="ql-block"><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王维在甘肃河西走廊阳关写下的不朽诗词,他又有了一尊雕像)</b></p> <p class="ql-block"><b>(在陕西蓝田诗人王维还有一尊大型雕像)</b></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各路英雄豪杰,帝王将相,霸业未竟时都会发出的无奈之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向天再借五百年,可天命难追啊!这不过是一个美好却不切实际的愿望而已。人是不可能有五百年生命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生命是永恒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设想,五百年后,当你问那时的老百姓,五百年前有什么理论?什么思想?……我敢说,没有哪位普通百姓会知道 。但是,如果你要问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华人是否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三人行,必有我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我敢说只要是华人都会略知个一二。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入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它是永生的,代代相传,谁也挡不住。</p><p class="ql-block">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这是李白的一首诗,诗中的意思说得更明白:楚王也罢,美女也罢,最后可能就是一丘黄土埋了。只有那些深受百姓喜爱的经典诗词,才能与日月同辉。千年不倒,万年不朽。这就是文化和精神的力量。</p> 充满哲理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还想起了一个真实故事。西北歌王王洛宾在八十岁时还外出采风创作。朋友们都劝他,年纪大了,别忙了。他却对朋友们说,我的目标是活500年。许多朋友说,不可能,你能活100岁就不得了了。然而他却说,只要我的作品能活500年,就等于我活了500年。说得真浪漫,富有哲理。我想歌王王洛宾的歌被人唱上千年绝对不成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的生命能活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将搁笔之时,书房里传来了小外孙女琅琅书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不就是王维的诗吗?都收入小学课文中了。读起来舒心悦耳,它让我们的孩子,幼小心灵里便有了家国情怀。对家园的情,对故土的爱,如同颗颗红豆,泣血相思。薪火相传,经典不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熟熟</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日于家中</p>